中国工厂拒接美国订单!有钱也买不到中国货,通货膨胀只能自己扛
自从2020年“口罩事件”爆发以来,美国人民的生活可以用水深火热来形容。无数的美国人下岗失业、国内物价飞涨,就算是对美元进行大量加息效果也不明显。无可奈何的美国企图通过与中国的商品合作来实现危机转移,却遭到了中国的坚决拒绝。

中国工厂拒收了美国大量的订单,美国商人拿着大量的美钞却买不到中国货,只能硬抗通货膨胀!那么我国为何会拒收美国订单?未来的国际经济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一、美国应对危机的惯用伎俩
早在08年的时候,美国就曾经爆发过危机。当时便是世界众国一起出手,帮助美国度过了严寒。看似是帮助美国,也是为了维持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为世界经济与美元直接挂钩。

作为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美国的美元无疑是其在经济市场中所向披靡的根本原因,美元是世界通用货币,与能源直接挂钩,因此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完全收到美元的影响。
但是美国为了追求经济的最大化,在上个世纪进行了大量的工厂外迁,将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向亚洲的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区,因为这些地方劳动力价格更低,水电资源价格更便宜,能够为美国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但是基础工业的缺失导致美国泡沫经济严重,大量依赖房地产、汽车等市场,抗经济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出现问题便只能通过美元的国际通用货币属性进行危机转移。
二、中国砍单美国订单,美元地位下跌
通过先签订订单之后再进行通货膨胀,从而令钱不再值钱,进而导致订单的价值下跌,再通过提高关税进行二次收割,以此填补经济危机对美国自身造成的伤害,并将危机转移给其他国家。

这便是美国经济危机转移的方式,2008年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彼时的美元具备不可撼动的国际通用货币地位,为了全球经济稳定只能同意与美国交易。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08年帮助了美国大忙,是为美国转移危机最多的国家之一。
但是如今的世界货币局势今非昔比。根据最新的货币使用率显示,美元的国际使用率在39.92%,仍旧占据世界第一,却是连续五年来接连下跌的最低值。而欧元的使用比例已经来到了36.56%,并且连续多年稳定上升,也就是说未来可能超越美元,美元或将失去国际通用货币的地位。

而人民币占比3.2%,已经成为丝绸之路以及巴基斯坦等国家的通用货币,逐年升高,局势正好,因此未来的世界货币市场必将百花齐放,各国不再害怕美元下跌造成世界经济的崩盘。中国才有底气拒绝美国订单,美国只能自己硬抗这次危机。
那么在世界货币趋于百家争鸣的未来,那么未来的国际经济市场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三、世界经济市场发展趋势
美国、中国、欧盟是世界三大经济体,欧盟与美国却都在后“口罩事件”时代面临自身的危机。像是美国,首先便是大量人口的失业问题。因为美国泡沫经济严重,有着大量从事金融证券等产业的专业人士,但是随着“口罩事件”的冲击,虚拟经济难以维系,这部分人找不到工作。
而美国本土又不具备足够的基础工作单位,这导致美国人失业率再创新高。而通货膨胀严重的美国自顾不暇,未来经济发展并不被看好。

欧洲虽然经济局势近两年来稳中向好,但是受到国际动乱局势影响,能源将成为制约其再进一步的根本原因。但是中国却是其中的另类,不仅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小,还成为“口罩”时代经济增长的代表。因此未来中国经济必将再进一步,甚至成为超越美国的第一大经济体。
结语
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元更是国际通用货币,美国便通过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进行经济风险的转移,但是美元使用率正在逐年下跌,未来甚至可能被代替,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有了拒绝美国订单的底气。美国只能自己承担通货膨胀的后果。
对于中国砍单美国订单,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大家觉得未来的世界经济市场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