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均存款“出炉”,家庭存款的“标准数”是多少?你及格了吗
存款在多年来一直是备受中国百姓热议的话题,存款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应对风险的能力。对于国内的中老年群体来说,他们在存款问题上一般有着更为积极的态度,或许因为这些人曾经走过一些苦难的日子,他们更知道在这种享乐的时候不能忘记居安思危,这些人平时会节省花销,把一部分钱攒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相比于国内的中老年人,年轻人的攒钱意识要更薄弱一些,大多数年轻人追求的是“当下享受”,他们没有攒钱的意识,也没有攒钱的能力,可也正因为如此,年轻人的应对风险能力较差,比如在疫情发生后,很多年轻人都需要依靠着家里的支援才能勉强生活。

但好在经历了一场疫情打击后,不少人都树立了攒钱意识,而此时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国内人均存款和国内家庭平均存款却引发了大众争议。
现在中国的整体发展实力大家有目共睹,中国凭借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身份在国际社会掌握了较强的影响力和地位,或许是因为中国整体经济实力较为强悍,有很多国外人都认为中国“人均富豪”,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在银行的储蓄总额接近230万亿,这一数据确实让我们拿下了全球第一的成绩,但我们却也不能忘记,我国拥有14亿多的人口,若是平均到每个人口头上,中国国民的人均存款只有7万块。

对于这一数据,大家有两种看法,一些人认为:国人经济实力这么强大,怎么才人均7万存款?还有一些人则认为:怎么就人均7万存款了?我又给国家拖后腿了。事实上人均7万存款之时,这种平均数值因为削峰填谷常常容易忽略普通人的实际情况。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人均存款数据并不作数,它不能代表大部分人的水平。
更何况现在很多人都负担着房贷车贷,挣来的钱也不可能只赚不花,若按照年轻人每个月5000块钱的薪资,再算上年底的奖金分红,一年工资7万块应该算是纯收入,可这份收入再除去日常所需的花销、房贷、车贷,一年到头能够攒一下一两万块钱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不少人都过着月光族的生活,还有一些人赚来的钱都不够花,还需要再借些钱。

若是大家感觉上述人均存款并没有达标,也可以再看看家庭平均存款表现如何,依照官方发布的人均7.31万存款来看,若每个家庭的人口总数在3-4口人,那么家庭存款就要达到22-29万,只有达到这一水平才能算是追赶上了平均值。
当然和上述人均存款一样,大家认为这个平均值也是削峰填谷后的结果,不能代表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实际情况,现实生活中很多普通家庭赚的钱不多,但支出的项目却很多,比如日常的饮食、房贷、教育经费、投资等等,这些收入就占据了家庭总收入的半数以上。
特别是房产,这些年来价格越来越贵,一套房子动辄几百万,可房子就是每家每户不可缺少的东西,以至于现在国内形成了这样一种矛盾又尴尬的局面:很多家庭听起来都是百万富翁,但这些百万富翁家庭却拿不出几万块的存款。

这就是因为大多数人买房都得靠贷款,贷款买房支付了几十万的首付之后,每个月还有多达几千甚至上万的房贷等待偿还,在这种局面下,很难有家庭能够攒下钱。再者是现在的物价和以前也大有不同,物价水平越来越高,工资上涨速度却越来越慢,一年到头能够保持收支相抵就已经很难了。
因为如此,在国家公布了人均存款和家庭平均存款数额后,不少人都产生了一种挫败感,但其实从大多数普通人的现实生活来看,我们都没有达到“平均”标准。可这能证明我们的人生不成功,我们的生活不幸福吗?

并不能。数据有明显的片面性,它不能涵盖所有具体的情况,现实生活中,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具体问题,如果单纯的用一份数据来衡量自己是否“满足平均标准”就略有时偏颇了。不过虽说现在能攒下钱的人是少数,但为了应对日后可能面对的种种风险情况,还是建议大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攒些钱,这也是为那些潜在的危机做好应急准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