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或又要“禁养”?谁养拆谁?真真假假?请4类养殖户早做准备
引言
农民朋友们要实现发家致富,单靠那一亩三分地很难实现这个目标,在种地之余,人们还搞一些养殖,惯常看到的养殖物就有鸡鸭鹅等等。
在种植之余搞些种植,在农村很常见,也不会有什么限制,但在近些年,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度不断提级,一些养殖行为受到严格限制。

这对部分养殖户来说,会形成一定的损失,但从环境保护角度看,这样的限制很有必要,毕竟依托于这个环境的周边一切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在旅游区附近有养殖场,养殖场里的异味不断飘到旅游景区里,这样的养殖场就要受到取缔。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调下,对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一些对环境有影响的行为会迅速被制止。近期又有“禁养”的消息传出,里面又提及谁养拆谁,这是真还是假,这四类养殖户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一、有违建行为的养殖户
对耕地的保护,坚守耕地红线是目前的重点工作,任何人如果在耕地上进行与耕种无关的业务,比如说建立养殖场等,这些行为都会被判违规,养殖场也是要被勒令拆除的。
我们国家是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量巨大,如果我们国内的耕地面积不断缩减,这会让我们面临粮食危机。

对此不少人会说,如今国家经常从国外进口粮食,粮食危机对我们来说基本不存在。
这样的说法靠谱吗?显然不靠谱。在和平时代各国贸易正常,我们能从其他国家进口粮食。一旦国际形势突变,战乱四起,这时候各国都在保障自家粮食供应,还能有闲暇顾及其他,显然不能。粮食安全始终要掌握在我们自己人手上,只有我们有足够的耕地,我们才不怕被威胁。

在此延伸一个话题,袁隆平先生倾其一生精力提高粮食产量,这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没有袁老等人的不断付出,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能如此可观?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产生更多的粮食,这是国家安全的重要范畴。
二、用泔水的养殖户
以往的农村,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喂猪喂鸭会用泔水,泔水里面含有不少人们吃剩的饭菜,这些饭菜变质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当这些变质了的东西被饲养的动物吃了,有可能让动物生病,当人们吃了生病的动物,对人的身体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一些泔水的收集器皿,经常摆放在巷子周边,这些泔水收集容器直接面对风吹日晒,尤其是在夏天,高温环境下食物容易变质,这些泔水一般要等好几天才被人们送到养殖场。这种情况下,养殖场里的动物吃到嘴里的食物很大机会是变质食品。

三、使用抗生素的养殖户
抗生素在医治病人方面有着不小的作用,然而过度使用抗生素,对人体,对动物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某些养殖户为了能让动物迅速摆脱病痛,他们在抗生素的使用上会无所顾忌。
事实上,当抗生素长期作用在动物身上,抗生素会在动物体内残留,当人们吃了这样的动物,后果很糟糕。

现实中,部分养殖户滥用抗生素,他们不单用抗生素给养殖物治病,更用抗生素做预防。专家表示,滥用抗生素会削弱养殖物的免疫力,得不偿失。另外,抗生素的滥用,还会让耐药菌株出现,当动物发病,抗生素也不能起作用。
四、养殖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养殖户
环保问题是重大问题,养殖场的养殖条件如果达不到环保标准,这些养殖场要接受整改甚至被关闭。

比如说某些养殖场会将动物粪便进行直排,这些粪便对环境的危害可不小,除了污染土壤,还会对人们的生活水源形成极大的负面效应。
如果养殖场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存在被禁养的可能性。对某些养殖场负责人来说,他们心存侥幸,对上述问题不以为然,当养殖产被查处就到处投诉,认为自己有理。事实上,养殖场被关停相关部门都是遵循相关条例,并不胡作非为。

开养殖场本没有错,经营养殖场过程中无视法规,任由违法行为出现,这些都会受到相应的惩处。各位想要生意做得长久,有些规矩还真的要好好坚守。
小结
纵观那些经久不衰的养殖场,他们在规范化等方面就做得很到位,为了生意可以长久,有些投入是必须的,不能规避的。
今日热议:农村或又要“禁养”?谁养拆谁?真真假假?请4类养殖户早做准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