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巨无霸”,年销售达80亿的三株口服液,却被湖南一老汉扳倒
引言:在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任何看似无人问津的老物件都曾在不同的时代取得了民众的欢迎和认可,这些时代性的产物见证了很多人的成长。早在上个世纪末,国内市场诞生了一款名为三株的口服液,一经问世吸引了国内无数家庭争相购买,在当时有很多人都使用过三株口服液,无论有病没病有钱没钱。

三株口服液最巅峰的时期,曾做到年销量高达80亿的水平,在当时看来三株口服液的发展前景已经无人能撼动,并在国内保健品领域遥遥领先市场。正是这样一个称之为“巨无霸”的品牌,却最终被湖南一名老汉扳倒,走向了覆灭之路,这位老汉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三株口服液又为何被市场唾弃?
一.三株口服液创始人吴炳新
吴炳新是个非常聪明的商人,由于家境贫寒的缘故,吴炳新自幼对金钱的观念格外重视,吴炳新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和钱沾边,于是选择了村会计这份工作。到了1958年,吴炳新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成为当地矿务局的销售科长,这些工作虽然都和钱沾边,却难以让吴炳新收获巨额的财富,吴炳新决定下海经商。

1978年恰好赶上我国开放时期的关键阶段,当时国内诞生了无数像吴炳新这样的商人,吴炳新辗转反侧先后经营过豆芽销售和制作糕点等行当,销售表现都非常一般。一次偶然的机会,吴炳新发现国内的保健品市场有很大的空缺,当时上海交大刚刚完成“昂立1号”的研发,吴炳新就这样成为了“昂立1号”的经销商。
事实正如吴炳新所料,吴炳新得益于“昂立1号”的帮助,仅仅一年时间就做到销售规模突破1亿元的显著水平,他也因此成为了亿万富豪。当时“昂立1号”并不成熟,有很多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吴炳新的经营急剧日下,经过在保健品领域的锤炼,吴炳新还是不愿放弃这个市场,于是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三株集团就此诞生。

二.三株口服液的发展
相比于以往经营的“昂立1号”而言,三株口服液的优势并非是产品的保健功效有多好,而是三株口服液的营销水平堪称一绝。当时吴炳新专门设计了“花一样的钱补两样”、“治好一切身体不适”、“生病喝了治病,没病喝了养生”的广告营销语,这样的宣传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和关注,直接打开了三株口服液的销量。

城里的消费者对三株口服液大多存在着一定的质疑,吴炳新为此将商业目光投掷到城里的老人和农村消费群体,斥巨资在电视上投放各种引人注目的营销广告,还派出大量工作人员前往国内各个农村印刷相关的广告语。1996年,三株口服液收获了80亿销售总额的成绩,吴炳新一举坐上国内首富的宝座,三株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三.三株为何败给了湖南老汉?
湖南有一位患有尿频症的老汉名叫陈伯顺,当时陈伯顺轻易相信了三株口服液的营销广告,特意花了428块钱买来10瓶三株口服液用来治病。可是当陈伯顺老人喝到第8瓶的时候,身体内出现了高蛋白过敏的症状,最终因此不治身亡,陈伯顺的家属直接将三株口服液送往鉴定机构,确定了三株口服液的质量不合格,是致死陈伯顺老人的直接原因。
湖南老汉身上发生的经历,引发了社会各界网友的高度关注,关于《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的内容迅速走红,一时之间三株集团被推向风口浪尖之中。消费者对三株口服液彻底失去了信任,没过多久吴炳新申请破产,三株集团就此宣告覆灭,其实从一开始,三株集团走到今天的地步早已注定。

在湖南老汉事件没有走红之前,国内曾有很多病患饮用过三株口服液,结果病情变得更加恶化,三株集团对外界掩盖消息,对相关的问题一律采取“应付”的方式。说到底,三株口服液本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身为企业负责人的吴炳新从不关注产品的发展,只注重如何从中实现盈利,安有不败之理?

结语:三株集团的覆灭给国内很多企业提了个醒,任何盲目自大恶意宣传却不顾及消费者权益的企业,终将走向一条不归的道路,并为此承担恶劣的后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