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掀起“离职风”?银行员工陆续离职,内部员工道出缘由
引言
老一辈人对编制,对公务员有着深深的执念,所以他们都希望子女将来成为公务员获得编制。很多人从小就被灌输了这样的事情,认为能够进入国企事业单位工作,就是人生的终极的梦想,而这里所说的事业单位就包括了银行。在以前,人们挤破了头都想进入银行工作。
在人们的认知里面,在银行工作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且也等于捧上了“铁饭碗”,很多人为了能够进入银行工作,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托关系走门路。

但是现在时代已经改变,人们对银行的工作不再像过去那样趋之若鹜,不仅如此,每一年银行都会有大批的员工离职,为什么人们的观念会出现如此巨大的改变呢?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很多人眼里银行的工作待遇自然水涨船高,能够到手的工资至少是普通人的好几倍,但如此光鲜的工作为何出现大批员工离职的现象?其实原因非常现实!从严格意义来说,银行属于金融服务业,储户到银行办理业务,就是被服务的过程。

从进门开始,工作人员就会询问他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另外还要帮助客户预约挂号,并帮助寻找空位让储户坐下休息,等待叫号办理业务。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难免会遇到一些蛮不讲理的储户,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难免会产生心理不平衡的现象。
但是他们不能因此随意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因为他们的岗位要求他们时刻保持微笑,必须执行到底。有部分人无法接受这样的情况,他们总感到内心愤愤难平,长久积累下来难免会出现一些抵触的行为以及心理,并认为自己的工作低三下四,不再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所以最终选择了离职。

他们今后也不愿意再找这类服务行业的工作,其他工作即使工资不高他们也愿意,因为他们认为不受气比什么都强。
第2个原因就是收入不高,这与大家想象的不一样。实际上银行的工资不高,而且还辛苦。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当中,银行职员的收入相对其他普通的上班族来说要高不少的。但实际上在银行内部能够拿到高工资的人并不多,薪水的高低对应着职位的高低。那些普通的员工除了有着工资水平不高的困扰之外,还在面临着绩效考核,以及业绩任务考核的双重压力。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没有通过考核,没有完成销售任务,那么他们所得到的薪水工资就会大大缩水,这样一来他们的平均工资每个月也就四五千元。因为不是人人都适合做销售,一个成功的销售必须具备情商,口才以及业务知识的积累,没有这些条件的叠加是无法得到较高薪水的。很多人无法适应这样的工作,最后只能够选择离职。
第3个原因就是晋升难度越来越大。在银行不但工资以及奖金和绩效进行挂钩,而且晋升的希望也非常渺茫。想获得较高的职位,必须从基层一步一步努力争取,这本来是正常的。

如果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最终能够获得回报,相信很多人都愿意留下来继续拼搏,但实际上想要获得晋升没有一定的关系背景,是没有希望的。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感到绝望,最终选择了离职。
第4个原因就是岗位的缩减。现在银行的业务已转到了线上,这是因为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人都通过手机银行来办理业务,所以银行网点的业务量锐减,即便人们去银行办理业务,但是很多基础业务都可以通过银行的自助机进行处理。例如存取款,办卡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银行方面就不得不缩减岗位,减少运营成本。而这就导致了大量的银行工作人员面临着裁员的风险。

从银行离职的员工一般会选择一些公司的财务运营岗位工作,很多部分人会选择去金融投资公司或者保险公司,还有部分人选择了跨行。他们也许会成为公务员,老师甚至奶茶店的店主,以及自由职业等等。离开了银行,他们的发展之路多姿多彩,人生变得更加丰富。
结语
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人们普遍认为在银行工作是非常体面和有前途的,这相当于有了铁饭碗,将来将会吃穿不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银行的工作已经失去了优越性,这是因为银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所以必须做出改变。选择离职的银行职员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们是因为不甘平凡愿意放手一搏,也许换个环境就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