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有“猫腻”,农民“断缴”为何越演越烈?老农指出4个问题
引言
由于新农合关系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在每一年的缴费时段都会出现很多相关的热议话题。就前些年的缴费情况来看,人们的缴费积极性高涨,毕竟缴费之后,他们在医疗方面就有了保障。
但是,这样的情况目前却有了较大的改变,原因就是不愿意缴费的人数现在越来越多。

而且人们纷纷抱怨,他们认为新农合有猫腻,所以他们最终选择了断缴,为何这种情况出现越来越频繁?有一些农民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4个问题。
新农合的出现,让很多农民朋友的身体健康有了一定的保障。事实上,新农合与城市里面的职工社保是有一定区别的。有关部门希望让老百姓能够获得更多的保障,特别是农民,买药看病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所以后来所出现的新农合就非常适合他们。

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改进,人们所熟悉的新农合才得以出现,后来它还有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有了这样的改变之后,相关政策和以前也有了较大的不同,这样的改变和以前不同之处在于,以后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居民都可以缴纳这笔费用,无论是谁,只要参保都能够享受一定的医疗保障。

换句话来说,参保人今年缴纳了相关费用,明年就可以得到保障,享受到各种福利以及优惠政策,而且在看病买药的时候。产生的费用也能根据相关规定按一定比例进行报销。
由于各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所以目前各地的收费标准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有些地方哪怕是同一个城市,在不同的区域也存在着收费不一样的情况。

例如江苏省,该省经济发展的水平在全国范围来说都是比较好的,所以这个省份的居民所缴纳的新农合费用就比较高,例如南通,之前这个地区所缴纳的新农合缴费标准就达到了每人每年530元。
但是在徐州的缴费标准只是360元,而扬州地区的老百姓每年则需要缴纳440元。从以上江苏各个城市的收费标准我们就可以看出,虽然是同一个省份,但是各个地区都会根据自身不同的条件,经济水平来收取相关费用。

根据往年惯例,每年的9~12月份都是缴费的时间吧,如果超过这段时间没有缴费,那么就意味着已经出现了断交。
在以前人们出现断缴,很可能是由于农民疏忽大意,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人们就显得非常着急,因为这意味着下一年他们将失去保障。但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缴费,即便村干部上门催缴,他们也无动于衷,一些老农指出了现在新农合所存在的4个问题。

首先就是新农合的相关费用年年都在上涨,而且上涨的幅度还比较大,每年都上涨30元~50元。随着费用不断地增长,有不少人虽然愿意缴纳,但是囊中羞涩。
特别是这些年来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人没有了工作,也失去了收入来源,甚至成为了无业游民。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想交新农合,但是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年年上涨的费用也让很多老百姓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且新农合是每一年都需要缴纳,并不是只要交一次以后就一直能够享受到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长期积累下来,最后也会成为一大笔费用。
第2个问题就是新农合报销比例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之前农民之所以缴纳相关费用,是考虑到让自己以后有个保障。很多人在看病过程当中,需要花费很多钱,有了新农合之后就可以报销,减轻自身的经济压力。

但是有人去医院看病买药之后,发现能够报销的比例只有70%,有一些地方报销的比例只有50%,甚至更低,另外还有一部分药物并没有被纳入医保当中。
第三就是账户的资金不能积累过期就被清理。也就是说,人们缴纳一次费用只能得到一年的保障,在这一年当中不管用不用,只要超过时限之后,如果不继续缴费的话就会失去保障。而第4点就是即便广大农民朋友参加了新农合,但是医疗的费用依然高昂。

例如过去人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只需要花费100元,就能够解决问题,但是现在有了新农合却需要花费150元。
小结
所以从表面上看,人们治疗疾病是有了保障,但是他们花钱比以往更多了,这也就是人们不愿意继续缴纳相关费用的主要原因。毕竟花了钱,却似乎遭遇了套路,换做是谁也会产生抵触心理。
今日热议:新农合有“猫腻”,农民“断缴”为何越演越烈?老农指出4个问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