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又要“禁养”?谁养拆谁?不论真假这4类养殖户应早做准备
导语:
对于一些农村人来说,如果他们想要凭借在农村种地发家致富,或许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毕竟现在粮食价格并不高。如果他们只想凭借几亩地,作为一年的花销,这听起来似乎也不太现实。因此有的农民为了能够挣更多的钱,就想办法在家里养殖,比如养殖鸡、鸭、鹅、猪、牛等。现在这些肉类的价格也不低,如果家里养殖的这些鸡、鸭、鹅等比较多,也能够多挣些钱。之前对于农村养殖,并没有什么限制,但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强度的不断升级,近日又有消息传出,农村货又要“禁养”,谁养谁拆?真真假假?不过这4类养殖户还是要早做准备比较好。

禁养的原因
很多人都说了,作为农村人,如果不养殖,他们又该如何养活自己呢?毕竟打工和种地都不是长久之计,他们也想挣更多的钱补贴家用。其实国家之所以会出台禁养政策,并不是真的不让农民养殖了。虽然这项政策的出台肯定会让一些养殖户受到损失,但是我们必须要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待这样的情况,其实这种禁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毕竟,如果大规模养殖,肯定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旅游景区,如果附近有大的养殖厂,除了这些异味会飘到景区里,同时也会对这里的河流造成一定的污染。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环境保护政策,一旦有任何污染到环境的行为,都应该被制止。但是如果对于一些符合规定的养殖户,国家肯定不会不让他们继续养殖的。
首先是有违建行为的养殖户,一直以来国家都在保护耕地,如果有人在耕地上进行与耕种无关的业务,比如建立养殖场,这都是违规的,这有些养殖场是要被开除的一次,这里的养殖户要注意了,如果他们的养殖基地建在一些耕地上,那么很有可能就会有拆除的风险。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人口的需求量非常大,之所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人口粮食的需要,一旦我们的耕地面积不断缩减,那么就有可能面临粮食危机。

有部分人会说,如果我们自己的粮食满足不了,完全可以选择进口。那么这种办法真的靠谱吗?显然不靠谱,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只依靠进口,这很容易被其他国家卡脖子,况且目前的国际形势并不稳定,一旦出现战事,到时各个国家都会把国内的粮食储存起来,以便他们国内的民众不会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根本没有办法出口其他国家,因此粮食只有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才是最靠谱的。

禁养的养殖户
紧接着就是用泔水的养殖户,有很多养殖户为了减少他们喂养的成本,经常会喂给他们的鸡、鸭、鹅等泔水,这里面几乎都是人们吃剩的饭菜,之所以倒掉就是因为饭不能吃了,而这些东西也是最有可能变质的。人吃了变质的东西会生病,动物吃了这些变质的东西,难免不会有问题。如果他们真的还想继续养殖下去,就不得使用泔水养殖,一旦到时有关部门查出来,养殖厂也只能关门。

第3种就是使用抗生素的养殖户,在人类的医疗疾病方面也是需要用抗生素的,但是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只要过度使用抗生素,就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动物也会有生病的时候,有些养殖户为了让动物快速好起来,就给这些动物打抗生素,但是一旦它们打的用量过多,就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并且这些抗生素是很有可能残留在动物体内,养殖户养动物就是为了卖给消费者,人吃了,可想而知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最后一种就是养殖条件严重不符合的养殖户,国家之所以会出台禁养政策,也是为了能够保护好环境,一些大的养殖场周边非常容易出现环境问题,在这个时候,他们更需要在养殖场做好环保。如果这类养殖户的环保条件达不到标准,很有可能也会被禁养,因此他们必须要小心了。

结语
虽然下一步国家或许要出台一些政策,但并不是就禁止农民在家养殖了。在乡下也不乏有一些大的养殖场,他们的养殖的数量也非常多。但即使是这样,他们仍然非常规范,避免污染周边的河流,这类养殖户是不会被禁养的。如果真的要形成规模,有些步骤是不能省略的,这也是目前养殖户应该明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