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扬言给100亿也不拆,河南“钉子户”任金岭凭啥敢这样张口
这些年来伴随着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市中有很多古老建筑也在时代的变迁中,被那些新建的高楼大厦所取代,他们虽然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也曾记录着时代过往的印记。但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除了极个别房子拥有较大的价值可以得以保留,其他的老房子都要在城市化前进的过程中做出改变。

前些年国内棚户区改造十分盛行,一时之间拆迁户遍地都是,那时候不少人做梦都想让自己的家成为拆迁区域,这意味着自己可以实现一夜暴富的美梦,比买彩票的概率还要高,但有一个人在被划为拆迁户后却不肯拆房子,坚决做起了钉子户,开发商提出要给他一个亿的补偿,但此人仍然不为所动,还扬言100亿也不拆。这个人就是河南知名钉子户任金岭。

2007年都市村庄拆迁改造也在河南郑州乡村正式打响,任金岭所在的东史马村也成了首批拆迁试点村,当时不少村民们都为这种局面的到来而感到欣喜,毕竟房子若是能够被拆除,意味着这些村民不仅能够得到大笔赔偿款,还能住上以前自己想都不敢想的有电梯的小洋楼,为了能够尽快拿到安置款、尽早分得房子,在项目刚刚开始实施时,村民们就主动热情的和开发商协商并签订了同意书。

面对村民们积极踊跃的签下同意拆迁的名字,任金岭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作为任家的第7代传人,他不想让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房子,在他这里变成废墟,再盖成那些和其他城市完全没有差别的楼房,所以当时不管其他人怎么劝说他,任金岭都不同意拆迁,开发商见唯独他这一户人家没有同意,专门派人前去做他的思想工作。

当时开发商找到了任金岭家,敲了许久之后,才有人缓缓打开了大门,当时村支书也在场说和,想着如果能够让所有村民都同意拆迁,也算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即便是村支书出面,任金岭能够做到的就是给他这个面子和开发商坐下来谈一谈,可面对对方使出的浑身解数,任金岭就是一副完全不接招的样子。
当时开发商考虑到任金岭不同意拆迁,也许是因为给他的补偿款还不够,为了可以解决着最后一户钉子户,开发商咬咬牙直接把拆迁补偿款提到了1亿,要知道这个数字不管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不夸张地说,他能够让任金岭全家过着衣食无忧的后半生。放眼全国,能够拿到上亿拆迁补偿款的绝对只是凤毛麟角。

开发商想着,他们既然已经如此有诚意,任金岭应该没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当时工作人员诚恳的向任金岭表示,您只要同意把房子拆了,拆迁费就可以直接提到1亿,听起来也绝非唬人。但面对对方的这种慷慨,任金岭仍自然不接招,他表示这根本就不是钱的事,就算给我100亿也不拆。

意识到这块硬骨头啃不下来时,那些工作人员也只好打起了退堂鼓,为了不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开发商决定绕过任家的大医院开始动工。开发商的动作果然很快,没用了多久,任金岭家周围的地方都已经被夷为平地,曾经的那些邻居欣喜的拿着补偿款住到了城市的楼房,俨然忘记了他们在这里几十年的生活,而任金岭为了防止自己家被强拆,每天都要在宅院里四处巡视。

由于任金岭拒绝拆迁一事在当地闹得非常火热,后来此事还被媒体发掘并大肆报道,一时之间任金岭也被赋予“河南最强钉子户”的称号,让大家对他的生活有了更多的关注。而此时的开发商意识到任金岭确实还不为所动时,他们也耐不住性子,眼看着软招数不好使,这些开发商就重用一些硬把戏。
比如他们给任金岭家停水停电,让他们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此外那些开发商不分日夜的施工让任金岭家饱受噪音的苦恼。当对开发商的这些手段忍无可忍时,任金岭最终决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当时任金岭找到了负责村子开发的开发商决定把事情说清楚,他表示他之所以不同意拆房并不是因为他觉得赔偿款不到位,而是他们家的大宅不是一个普通的宅院,它象征着中国文化的传承,这个宅院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很多古代达官显贵都曾在此地居住过,在清末战乱年代这个宅院也负担着保护文物的重任。
听完任金岭说的这些话后,开发商也半信半疑,他们找来考古专业人士对这个宅院进行鉴定,当这些考古人员对任金岭房子四下考察后得出最终结论,任家大宅确实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博物馆,他的价值已经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定后,任金岭的名声更是响亮,他家的任家大院后续直接被河南文物局认定为私人博物馆,在这之后任金岭除了对宅院进行修缮加固,还布置了摄像头,在庭院里种满花草树木,自己则担任起了这个私人博物馆的讲解员。
回想当初,若不是任金岭执着的守护老宅、面对利益不为所动,或许这样一座传承着中国文化和发展历史的文物,就这样在挖掘机的粗暴施工下成了平平无奇的城市楼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