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打孩子吗?宝宝如果有以下行为,该打还是得打,心软可能更坑娃
原标题:能打孩子吗?宝宝如果有以下行为,该打还是得打,心软可能更坑娃
80、90后的孩子小时候,对父母的敬畏是大于爱的,反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父母的爱超越了一切。我觉得这样的心理成长过程,还是不错的,父母从小给孩子立下规矩,他长大了以后,人生的道路也会过得比较顺畅,但凡事都有个例外。
前几天,一个朋友非常痛心地说:“我儿子太可气了,我忍不住打了他一巴掌,他居然跑到外面去了,找了一晚上才在网吧找到的,这孩子可怎么管?”

原来,她的儿子因为奶奶阻止他玩游戏,朝奶奶摔鼠标,不小心摔在奶奶头上,磕伤了奶奶的眼角。爸爸实在忍不住,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就跑出了家门,直接在网吧玩了一个晚上。
这时孩子已经13岁了,我觉得不是爸爸打孩子不对,而是打孩子打晚了。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爸爸用“武力”教育他,已经没有多少作用了。
孩子能不能打,我们经常说打孩子有许多的危害,但是孩子该打的时候,也不能一味地纵容。孩子在6岁之前要给他立规矩,要让他在心里有敬畏之心。父母对孩子的惩罚,是对孩子一种变相的保护,让他知道有哪些事情是不能触犯的。

孩子小的时候,3~6岁正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在这个阶段,父母惩罚孩子效果会好点。很多父母管教孩子的顺序是错误的,孩子小的时候,觉得他年龄小,犯错是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原谅的。等到孩子长大了,再去管教孩子,会发现孩子反抗得特别厉害。
管孩子,从小开始,如果宝宝有以下几种行为,父母可以“打”!
①孩子有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
有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特别宽容,觉得他还是小孩子,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原谅的,这是非常可怕的,可能会导致孩子对别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比如,有一些儿童在家里高空抛物,砸坏别人的车,或者是砸中行人,在地铁站推人,这些行为对别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如果父母还觉得,孩子小,不愿意惩罚他,孩子以后就可能会酿成大祸。
所以,孩子有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父母可以给他严厉一些的惩罚,让他以后不敢再犯这样的错误。
②孩子有对长辈不恭敬的行为
现在的小孩子都是家庭的统治者,在家里孩子的意愿就是像“圣旨”一样,所有人都要照办。如果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不同意孩子的做法,孩子就会有打骂家长的行为。有些爷爷奶奶觉得孩子还小,不应该责备孩子,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父母、长辈,孩子都是孩子应该尊敬的人。如果孩子小时候打骂长辈,长大了可能会做出更过分的行为。所以,孩子如果出言不逊或者对长辈动手,是不能原谅的,一定要接受惩罚。
③孩子有不遵守规则,胡搅蛮缠的行为
不给我买玩具,我就哭闹、打滚;不喜欢吃的饭菜,我就倒掉,是我的东西我要,不是我的东西你也要给我拿过来,得不到就上手抢。因为溺爱,有很多孩子心目当中没有规则意识,做什么事情都要以自己为中心,不能得逞就开始胡搅蛮缠,这样的孩子以后人际关系交往会形成困难,所以父母也不能惯着他。

虽然孩子有以上行为时可以稍微打一下孩子,但打骂孩子是不能经常使用的教育方法,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算是打孩子也要保持冷静和清醒,正确的方式很重要。
a父母打孩子,要掌握分寸。
孩子身体稚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父母动手打孩子,也要注意安全和分寸,不要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b孩子知道错了,父母要原谅。
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错能改,如果孩子已经认错了,父母就不要把惩罚一定要进行到底。

我们是成年人,应该有原谅孩子的心胸,要允许孩子犯错,只要孩子改正过来,就是好样的。
c父母不要借教育孩子发泄情绪。
如果你在情绪很不好的时候,孩子又犯了错,一般的家长都会非常恼火。可是,教育孩子是教育孩子,父母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掺杂进去,用自己的不良情绪教育孩子,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打孩子是教育孩子的下策,如果你不慎使用了这样的教育方法,还要注意做好孩子的情感疏导,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会挨打,让孩子解开情感上的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