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打假!郑州、北京、石家庄、昆明出手,下一个是谁?
三年来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大部分人的答案一定是口罩事件,三年来人们不是在做核酸检测就是在做核酸检测的路上,核酸检测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进入11月下旬后全国各地的口罩出现反复,核酸检测机构又开始忙碌起来,可是关于核酸检测造假的新闻也是层出不穷,并且是许多地方都有发生,比如郑州、石家庄、北京、昆明等地都曾被爆出核酸造假事件,那下一个又会是哪里呢?
一、核酸检测造假
据有关部门数据统计2022年以来最少有7地10家核酸检测机构被通报批评或处罚。涉及的城市有北京、合肥、石家庄、许昌、呼和浩特、昆明、兰州等。

比如2022年2月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对核酸检测结果造假,随后该机构的相关人员被处于刑事拘留。
2022年5月有3家检测机构被调查,北京卫健委已经吊销了“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的从业许可证,并对该机构的相关成员进行了刑事管理并立案调查。

对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和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室分别进行了查处,因这两所机构违规采用多人多管的方式进行检测,从而影响了核酸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并对这两个机构成员采取了强制措施。
而在2022年9月石家庄和合医学检验实验室未将核酸检测结果的阳性样本上报,所从而造成未及时做好管控措施,最后社区人员大面积传染。

2022年11月昆明卫健委发现昆明寰基医学检验机构在采样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造成核酸检测结果不准确。同时在收集个人和单位转运的新冠病毒核酸标本的过程未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规定,昆明卫健委对该机构进行了调查并处于严肃处理。

2022年11月内蒙古公安分局接到举报,内蒙古赛斯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职工姜某将信息录入时发生错误,造成部分人们的核酸检测结果不正确,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对此公司相关人员与员工进行刑事处理。
2022年11月兰州卫健委通报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工作人员将个别核酸检测异常人员姓名录入到正常人员名单中,从而造成工作错误,对此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处于严肃处理。

这些还是没有被检查到的,那么没有被检查到的机构一定不在少数。对此国家卫生健委多次强调,在核酸检测过程中要严格管理核酸检测机构和机构人员的资质,规范采样样本地收集、保存、转运等工作,完善监督管理力度,落实及时整改和退出机制,加强核酸检测机构的监管从而保证核酸检测的质量。

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机构明知道违规还要造假呢?
二、造假的原因
首先自从口罩事件以来各个检测机构投入的人力、物力是巨大的,一些合格的机构有时会出现忙不过来的现象,于是一些小的检测机构就出现了,这些机构没有受到专业的学习与培训,认为检测完成后就没事了,没有认识到检测结果的重要性,从而造成检测结果的错误。

其次就是部分检测机构的任务量非常大,短时间内又完不成任务,所以就直接出示假的检测报告来交差。
最后就是有些检测机构违规使用多管样本进行混管检测,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节省成本,检测公司是为了利润而这样做的。

针对核酸检测造假有关部门一经发现是会严肃处理和进行罚款或停业处罚的。我国发布了最新防疫“二十条”,随后各地的医院关闭了核酸检测服务,这使得检测剂的需求减少了很多。
于是我们就看到很多地区出现了核酸检测包月或包年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三、检测的红利
有十家上市的核酸检测机构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收入,总收入为485.18亿元,这十家公司的收入和利润都有大幅增长,最高的达到376.29%,利润超过300%的不止一家公司。
同时有多家核酸检测公司申请沪深市的科创板块和创业板块,针对这种现象沪深交易所表示会坚持严格审核的程序,这也可以看出疫情三年没有几个行业利润能与核酸检测公司相比的。

结语
通过核酸检测结果可以及时发现病例并做出对应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并防止病情传播,这是对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安全负责,所以做为检测机构应该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做好防疫工作。
你是如何看待核酸结果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