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催收”新农合,农民态度却“反转”,不愿再交了,为啥?
导语
最近很多村镇当中基层官员正在催缴新农合的费用,本身新农合是很受到农民欢迎的。而基层干部则都是在当地很有威望或者被民意选拔出的人担任,本来收缴这类费用应该不会太难,但是最近的收取当中却遇到了困难,农民的意愿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新农合是医保的一种。新农合是一种新的专门适用于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之所以推行新农合也是为了保障农村人民的就医权利,保证农民在生病的时候有医保兜底,提高我们国家农村人民的健康水平。毕竟医疗费用十分高昂,在有新农合之前,很多农民生病了都选择保守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新农合有了之后,农民看病后可以报销一部分,减少了个人支出,而且农民只需要交很少的钱就可以得到很多的报销,也因此,在之前的推广中,新农合受到农民朋友们的欢迎。
但是今年却不同了,很多地方的新农合缴费已经到了最后时间,但是仍然许多农民不愿意缴纳,甚至明确表达不再参加新农合,这其中的原因让我们来一一分析一下。

新农合最显著的改变就是需要收缴的费用增加了。新农合是按照人头缴纳的,每年都在上涨,虽然每年都只涨了几十块,但是算到每个人头上就是几百块,对于城市里的人来说可能几百块并不多,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几百块是一笔大的开支,这笔开支如果不能为他们带来切实的利益,农民当然不愿意参加新农合。
而且目前新农合的费用并不是几十块,而是最低三百五十元,所以如果一家三口,费用就已经超过了一千块。而且这还是最低标准,所以如果达到了大几百元,就需要超过两千元,这对于农民家庭来说是很高的了。而且本身新农合的主要人群就是老年人,农村的老年人更不愿意给子女带来经济压力,很多就强烈要求不再参加新农合。

另外新农合并不是只涨价一次,反而是每年都在增多。农民会觉得,目前交的钱已经完全是自己不太能承受得了,未来可能还会更贵,索性就不再缴纳新农合。新农合最开始只需要几十块,现在变成了几百块,而且新农合的钱是每年消除的,自己上一年没有用完的额度并不会在下一年累计,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如果一年不生病,这就是一种浪费,白白交了几百块,最后一分钱都得不到。

很多农民会觉得这笔钱就像是白花了一样,很多人并不会有完善的保险的概念,他们只觉得目前自己的身体很好,不需要上新农合,等到将来觉得身体不好了再参与也不迟。虽然这种想法比较片面,但是也代表了很多农民朋友目前真实的心理状态和顾虑。
由于这些原因,农民不在愿意参与新农合,所以可以看出主要限制新农合推进的就是金额。这两年大家的收入因为各种大环境的因素都不是很好,新农合的费用压力也就越来越显著,因此大家不缴纳也是可以理解的。前几年一切欣欣向荣,大家觉得花钱买一个保险是很好的,目前连保持基本生活都很吃力,哪还原意出钱购买呢。

新农合的初衷就是保障农民的健康,让农村人也可以享受到比较好的医疗服务,实现我们国家全民健康的目标。但是目前实际的情况是,由于金额上的高昂,很多新农合的目标群体没有加入这个计划中来,效果不太好。所以后续是否要调整新农合政策,主要是是否要根据部分农民的想法下调价格,还需要进一步的研讨和决定,但是新农合目前推进上的困难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必须要得到重视,不然再过几年如果新农合一直价格上涨,基层干部推进时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结语
新农合作为我国的一项惠民政策,过去广受好评,也挽救和帮助了很多家庭,目前新农合的困境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未来新农合是否需要调整,调整后的实施效果又会如何,目前谁都无法得出结论。但可以知道的是,如果想要新农合顺利推进,需要在新农合的涨价机制和目前的价格水平两方面着手,拿出一个大部分群众可以接受的方案,才是长久之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