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明确:36城试点个人养老金,7点了解谁能买?有何利弊?
引言: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个人养老金的政策在网上沸沸扬扬,人社部明确发布了关于个人养老金先行推动的36个城市,其中包括了北京和天津以及石家庄和山西晋城等城市。由于本项个人养老金政策是在国内实现初步的落实,老百姓对于个人养老金的利弊和规定尚未完全了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关于个人养老金的7个注意事项。

一.什么人可以参保个人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缴纳自由,相比之下个人养老金属于国内职工和居民养老金的补充保障制度,是为了保障参保者退休以后的养老金实现增加,因此缴纳者必须符合参加基础养老保险的规定。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个人养老金的收益方式和银行的储蓄产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每年的收益高低无法百分百确定。
仅仅依靠个人养老金很难维持晚年的养老生活,当前国内老龄化形势严峻,未来的退休养老保障迫在眉睫,故而个人养老金的诞生是为了保障退休人员手里的养老经济生活更加充实。

二.如何办理个人养老金?
符合参缴规定以后,我们应当如何参加个人养老金保险呢?个人用户首先要做的就是开户,向有关单位提供个人的基础养老金参缴证明和办理入保以及社保费代扣代缴的协议。个人养老金的账户主要包括个人养老金账户和个人养老金的资金账户,开户地点为国家指定的国内商业银行,这一点需要格外注意。
三.个人养老金为何会有2个账户?
个人养老金分别有养老金账户和资金账户两个板块,其中两个账户属于绑定相关联的关系,但两个账户之间并不共享。个人养老金账户主要负责记录相应的数据和信息,并不直接负责资金方面的存储和所得收益,关于资金来源均由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所管理,这也是为了确保个人养老金缴纳过程不会出现混乱,整个流程能够得以稳定的运营。

四.个人养老金缴费问题
按照相关部门颁布的政策规定来看,个人养老金每年缴纳的最高金额不得超过12000元,这12000元可以在一年之内单次完成缴纳,也可以分开进行多次缴纳,但绝不能超过12000元的最高年限。如果分到每个月,也就是说个人养老金缴纳用户月缴纳金额平均不能超过1000元,这一点需要大家格外重视。
另外,个人养老金的缴费计费方式属于自然年度计费,也就是说即便缴纳者是在2023年年中开始缴纳,也会按照2023年1月1日到2023年年底为一个自然周期,并非按照365天向第二年过渡。

五.个人养老金的免税待遇
根据相关缴费规定来看,个人养老金缴纳的同时可以实现25%的部分进行免税,其余75%则要缴纳10%比例的个人所得税税款,按照平均计算为7.5%的税负。目前该政策已经进行了下调优惠调整,实际税负的比例仅为3%,也就是说个人养老金领取的过程中,会按照实际发放金额的3%进行扣除,比如发放1000元实际到手的金额为970元。
六.领取年限和方式
个人养老金针对的是退休人员的晚年经济生活保障,故而缴纳者只能在退休以后方能办理领取,不管参缴者是30岁还是40岁,都需要等到退休以后才可以取出。要注意的是,如果参缴者在退休之间丧失了劳动能力或移民海外,可以提前办理个人养老金的支取,还有一种情况是参缴者身故离世,继承家属可以取出个人养老金的账户资金。

七.低薪就业者是否建议办理?
个人养老金虽然是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福利政策待遇,但未必真正适合所有社会群体,比如说低薪就业者就需要慎重购买。按照目前来看,个人养老金的实际收益利率是不稳定的,并且低薪就业者本就不需要缴纳税款,个人养老金的免税政策对于这类群体而言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故而是否缴纳还需要格外慎重。
结语:个人养老金不像职工或企业养老保险那样,企业或单位不会为我们提供部分缴纳费用的支持,所有缴纳费用都由个人完全承担。从以上规定来看,大家是否参缴还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经济状况做出选择,对此大家是否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