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测试远超欧美高端产品,为何中国轮胎在国内却被当作低端货?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广阔的消费市场,这就是中国各行业能够发展稳定且辉煌的主要原因,这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纷纷进驻中国市场,他们利用各种手段打开在国内市场的优势,使得他们所生产的产品逐渐融入中国市场,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现在我们所了解的很多日化、食品、电子品牌都来自国外。

当这些国外巨头企业纷纷看重中国市场,挤破头想要融入其中时,却也总有一些国内企业目光短浅放弃国内市场、竞争海外市场,这也让他们陷入到“里外不赚钱”的境遇,更为悲惨的是有些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并不差,但在国外却也只能卖出低价,这一点就以国产轮胎为典型。
提到轮胎品牌或企业,大家更为信任的普遍是一些国外巨头轮胎品牌,提到国产轮胎,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劣质或低端。可国产轮胎的实际发展情况却并非如此,历经多年国产轮胎实力不断提升,它的质量和口碑却成反比发展。

国产轮胎实力究竟有多强呢?在此前曾有专业人士对国内外的轮胎品牌进行测试,这也让国产轮胎的性能得到了印证。当时专业人士对不同品牌的轮胎进行了多次撞击,测试结果显示在历经8次重击测试后,价格最为昂贵的法国轮胎骨架断裂、美国的一大知名轮胎品牌也在7次撞击测试后出现了漏气情况,与之相反的是,国产轮胎在这样的多次撞击下毫发无损。
除了抗击能力强以外,在水压爆破测试方面,所有测试的轮胎品牌中价格最低的国产品牌耐压数值高达2563 kpa,安全倍数为标准数的10.3倍,其表现优异。而比国产轮胎价格高出两倍的法国轮胎安全倍数仅有5.2倍,还不及国产轮胎的一半。

在刹车测试中,同样是价格最低廉的国产轮胎,刹车距离为27.5米,法国知名轮胎品牌为两米。
这几轮测试下来,国产品牌的轮胎质量得到了印证,但大家却也发现,国产轮胎这样强的实力却始终卖不出高价,相反很多质量不如我国本土生产的外国轮胎品牌却总能卖出高价,还受到消费者的哄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一方面是源于那些国外大品牌轮胎更会搞营销,他们每年有一部分的成本支出都用于营销方面,这也使得这些外国轮胎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即便我们没有使用过这些外国品牌的轮胎,但想必也听到过或看到过他们的广告。

除了对手的原因以外,这也和国产轮胎自己有一定的关系。当时这些国产轮胎品牌试图通过低价方式争夺海外市场,但与此同时他们却把国内市场直接拱手相让。
像是在中国各大企业中,华为、福耀玻璃等移动企业之所以可以称之为国产制造的顶峰和尖端代表,一部分自然源于他们强大的实力,另外一部分也在于他们依靠着国内庞大的市场辅助。就拿福耀玻璃来说,他们在国内汽车玻璃市场中拥有65%的占有率,是当之无愧的国产第一大汽车玻璃生产商,有这样的发展成绩服药玻璃在走出国门以后也底气十足。

另外华为虽然曾受到美方的打压,导致海外市场业绩下滑严重,但国内市场却给华为带来了5849.10亿的营收,同比增长了15.4%收入占比高达65.6%,有了这样的基础,华为才能走得越来越稳,可与之相反的是,国产轮胎并没有利用好国内市场的优势。
但在中国轮胎行业发展之时,他们所选择走的低价路线确实也起到过一定效果,比如山东地区得益于轮胎产业发展的天时地利因素,拥有着东营油田和载重汽车、工程机械等一系列发达的用胎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里就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轮胎生产基地,但是在轮胎生产出来后,当地的各大国产轮胎品牌却都走上了低价路线,他们除了拿下了国内市场还大量对外出口,但当各个外资品牌打入中国市场时,走低价路线的国产轮胎便难以发挥作用,他们逐渐将国内市场拱手相让给外资品牌。

当各个外资品牌一度拿下国内轮胎市场80%的占有率时,有一些国产轮胎品牌也开始回过味来,他们不断扩大声量,试图加大营销力度,提高实力追求高端,想要加快国产品牌对外资轮胎市场份额的替代,但也终究是收效甚微。
在这种局面已经定型后,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国产轮胎企业走向破产,国产轮胎多年也始终摆脱不了“廉价”的标签,这既是对中国轮胎行业的教训,同时也应该是对其他各行、各企业发展敲响的警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