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规:农村红白喜事新规!12月1日起:村干部会每家每户收钱
农村、农民、农业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以及大力实施,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也在农村全面落地,部分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临近年底,马上就要进入返乡高潮和传统的走亲团圆时节,而国内的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存在诸多不够明朗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各部门对于农村方面的治理力度也会持续增加。特别是农村的红白喜事相关的规定有了变化,本月1日起,村干部将会每家每户收钱,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农村老大难——红白喜事
以前村里办红白喜事都是家家户户的大事,更是人员聚集的主要场合。一个村子聚集到一家一户里,少算也得有20桌,这是农村长时间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随着攀比、还人情等多种因素,这种大操大办的情况甚嚣尘上,越来越夸张。

红白事操办起来,如果按照以往的风俗传统,那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确实非常大,甚至很多村民需要举全家之力,耗费多年积蓄。严重的还要负债才能撑得起这“人生大事”,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可是民风顺延多年,很多村民碍于延续至此的风俗,又不敢办得太简陋,没面子倒在其次,主要是怕因为没办好,受同村人的鄙视,或者冠上了不孝或者不重视亲族血缘的名声。那就影响了以后的生活,所以只能捏着鼻子,大操大办起来。

不过随着疫情的不断复燃,农村也发生了多起因为红白事而导致的聚集性传染。基于此,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与之相关的方案,即《农村移风易俗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此方案不只是针对聚集性问题做出了整治规范,还包括很多陋习都给出了指导意见。
二、农村移风易俗整治方案
困扰农村人的头等大事就是结婚的彩礼问题。农村地区对于结婚嫁妆问题演变的越来越离谱,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元的高价彩礼问题,让很多农民朋友不堪重负。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有适婚女性利用高价彩礼骗婚骗财的事件,不仅给很多农村家庭造成了实际损失,还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

针对这一点,在《方案》中也有相关规定予以专项整治。未来彩礼的形式、金额、归属权和追回权等相关权利义务都会做出相应的规定。以此来保证农民的基本权益,同时进一步规范农村地区的结婚丰富。
除此之外,农村、农民中涉及到移风易俗的还有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问题。关于薄养厚葬,指的是那些家里有老人,做子女的在老人生前不好好孝顺赡养,却在老人逝去之后大兴殡葬以示孝顺,借此赚取份子钱、同时还赚取好名声的行为。铺张浪费也紧跟结婚和葬礼的形式主义问题,都是急需矫正的陋习。

三、村干部上门收费!
年底村里的工作除了要矫正以往的陋习风俗外,还要趁着外出务工人员都回村相聚的时机,把该交的费用收齐。主要涉及到三笔钱:一是合作医疗保险费用;二是养老保险费用;三是清洁费用。前两笔主要是针对没有固定工作的外出打工人员。
目前我国的社会性保险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职工保险,一种是自由职业者自助缴纳的保险。农民多数没能参加职工保险,无论是医疗保险还是养老保险,都需要统一参加户口所在地的农村合作保险。其中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一年一交,保证来年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险是每年缴费,交够一定年限,能够获得养老金。

结语
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先前就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动作了,就此还推行了很多规定,例如《村规民约》中就明确规定要在各村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将操办红白事的标准按照现代的观念确立下来。而当代新农村的文明标准要朝着文明礼貌、保护环境为主要核心的。
除此之外,还需要农民积极响应,助力“三农”问题彻底得到有效的改善。关于村干部上门收费的问题,那更是惠及每一个村民的事,希望村民积极响应。最后想问一下您,对于以往农村婚丧嫁娶的风俗有什么看法?村干部收费是否合适?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