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油价12月19日晚调整,油价或继续大跌,已预计下调超430元/吨
对于有车一族而言,这个月可谓是喜事连连。本月初的例行油价调整中,每吨汽油和柴油的零售限价格分别下调了440元和425元,为今年幅度第二大的下调。按照我国的原油定价规则,本月19号就将迎来本月第二次油价调整。

以目前的油价预期来判断,19号的油价调整后,国内油价将进一步下挫。参考前几个工作日的原油变化率曲线,预计今年的“最后一调”中,油价将会下调470元/吨。
一、国内油价或将再次跳水
算上本月初的油价下调,今年国内的成品油价格总计上调13次、下跌9次,1次搁浅。从11月21日开始,国内油价已经迎来两连跌。且受到国际油价走低的影响,月初的降价创下近七个月来的最大跌幅。国内的每升92号汽油和95号汽油分别下降0.35和0.37元。

部分地区的油价甚至重回到92号汽油的“7元时代”。这个趋势在12月10日的数据中得到延续。
目前加满一箱92号汽油,比上个调价周期少花近20元。而在新一轮的价格统计周期中,油价下降趋势并未改变。按照规定,油价预计波动超过每吨50元的红线时就要调整油价。本周期内的油价预期变化,也从首日每吨跌240元到第五日每吨跌500元,远在红线之上。

这就意味着19号的油价下跌几乎已成事实,且幅度约在0.36-0.44元每升。对于担心供给紧缩导致油价上涨的有车一族们而言,本月将享受到总计8毛钱以上的升均油价跌幅。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二、内外因素导致油价承压
至于油价持续走低的原因,可以分成两部分去看。供给端消息刺激,是油价下跌的推手。12月初的OPEC与非OPEC国家举行了相关会议,会议维持了此前定下的原油减产目标。预计未来OPEC+的原油日产量将下降50万桶。这缓解了市场对于供应紧张的情绪,刺激油价下跌。

此外美国原油库存持续走低也是油价下挫的重要原因。今年以来,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中,原油储备下降了2.06亿桶,骤降32倍,原油产量跌破38年以来的最低值。美国相关部门甚至被迫在上个月底释放了210万桶的库存,这无疑加剧了原油需求方面的忧虑。
而在欧盟方面,俄方与其达成默契,在欧盟禁运俄罗斯原油的法规生效前,尽可能多的达成原油交易。因此俄油这段时间的产量和价格并无波动。

需求端方面的消息刺激主要有两点。首先是美方公布的经济数据超出预期。上个月美国ISM服务业指数为56.5%,较之10月份小幅上扬。这意味着上个月美国整体经济的商业活动有所增长。因此美联储继续采取激进风格加息策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进而导致衰退情绪加剧。

而在国内,疫情政策在上个月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封控限制大幅放松。上个月我国原油进口数量同比去年增加12%,同时也打破了今年的新高。可以预见的是我国对于石油的需求正在逐步恢复当中、未来国内将产生更多的原油需求。
三、新能源车或成最大变数
对于全球石油市场而言,我国疫情防控的放开是全球衰退背景下仅有的好消息。但客观来说,石油价格的变化还存在一个需求端的变数,那就是新能源车。虽然疫情防控导致人们出行大幅减少,但上汽提供的数据却显示,11月上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激增57.91%。

放眼整个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的总销量为670万辆,同比增长90.3%。而这一数字在2023年将进一步增长至900万辆。疫情带来的出行压力以及今年上半年持续走高的油价,都让普通民众们将目光放到新能源车上面。
在享受到每年少花大几千元油钱的实惠后,未来油价回落时,人们是否会重新选择传统燃油汽车,还是个未知数。虽然有专业人士做出预测,未来国内汽车行业将保持温和增长态势。但新旧能源汽车间的选择,毫无疑问将成为左右油价的重要因素。

结语
在有车一族眼中,油价持续回落固然是一件惠及自身的好事。但如果从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这件事,其背后反映出的国际经济环境衰退等问题,同样值得担忧。对于这一点,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留言。喜欢我们文章的,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随时获得有用的资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