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王正兴 : 关羽败亡,完全是诸葛亮的错,只有毛主席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2021-01-08

作者 :王正兴 2021-01-08 10:00:24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本来这篇文章是想驳斥小吏的胡说八道,不过我现在想通了,别人胡说,关我屁事。
公元220年初,蜀汉名将关羽败亡,脑袋被孙权割了下来,送给了曹操
仅仅几个月前,关羽还在襄樊水淹七军,擒获曹操手下大将于禁,走上了人生巅峰。为何转眼之间就兵败身死呢?
说到这个问题一般来说,都是说关羽傲慢自大,没有和盟友孙权搞好关系,后来更是中了吕蒙之计,因此有了两个成语:大意失荆州和白衣渡江。
关羽兵败身死,是刘备暮年遭遇的最大失败,但是责任并不仅仅在关羽自身。刘备自己有重大责任,而另一个人更是第一责任人,这个人自然就是诸葛亮。
老读者都知道,我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但这事就是诸葛亮的错,错在哪?诸葛亮的战略规划——隆中对,从一开始就错了。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毛主席说的。
毛主席是这么说的:“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毛主席就说了两句话,一针见血,毛病出在隆中对。
对于毛主席这个评价,数不清的人做过解释。最终其实都落在一句话上,没有集中优势兵力歼敌。
这是废话,这谁不会说啊,找个中学生来,他也会说。
这些做解释的人,根本看不懂毛主席在说什么。不信,问他们,怎么集中优势兵力歼敌啊?这些人马上傻眼了。
毛主席说的是一个最基本的军事问题,但也是让无数名将栽跟头的基础问题。那就是“歼灭”。
这句话看着好像有点矛盾啊。既然都是名将了,怎么会在基础问题上栽跟头呢?
这就对了,越是名将,越容易在基础问题上犯错。
所以,本文就是对毛主席这句话的注释。
一、当刘备、诸葛亮碰到更高明的曹操
隆中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战略规划,年纪轻轻的诸葛亮帮助弱小的刘备完成了三足鼎立。但错误也非常明显,那就是毛主席指出的“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
我们先不说这个问题,先看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应对。
赤壁之战后,周瑜携战胜之威围攻在江陵的曹仁,双方相持经年,伤亡都很巨大。
深思熟虑后,曹操想起了以前郭嘉击破二袁的计策,命令曹仁放弃江陵,抛出了一块又大又香的肉骨头给刘备和孙权两家去争夺。而放弃江陵也意味着曹操改战略进攻为战略防御,可实力远强于刘备、孙权的曹操改打防守反击,其实是以退为进,反而拿下战略主动权,高明之极(以前跟大家讲解过了,本文不赘述了)。
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刘备集团统一天下的路径是“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按照这一规划,刘备必须要得到江陵所在的南郡,以得到进攻曹操的基地。为此刘备不惜冒险前往京口与孙权会面。最终结果刘备从孙权手上借到了南郡,也就是俗称的“借荆州”。
看起来刘备得到了基地,但风险是同样的,这意味着刘备必须承担在荆州方面对曹操的防务。刘备和诸葛亮性格上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威武以自强”。这一举措虽然有巨大风险,但在刘备和诸葛亮眼里是发展的机会。
随着刘备夺取益州,弊端开始出现了。一就是曹操当年放弃江陵而施展的两虎相争之计开始呈现效果。孙权不愿意自己上游重镇在刘备掌握之中,执意要拿回南郡。孙刘同盟出现了裂痕。二就是刘备集团分成了刘备、关羽两个方面军。虽然刘备整体实力得到极大提升,但重兵集团的分离却让刘备失去了大规模的歼敌能力。
因为夺取益州后刘备的敌人再次换成了曹操,想要击败曹操,首先必须要歼灭曹操的重兵集团。
而曹操自从对刘备、孙权改为守势之后,设置了对孙刘作战的三大战区,关中战区的夏侯渊、荆州战区的曹仁、淮南战区的夏侯惇。而这三个战区都有一座核心的城池,只要守住此城就足以挫败刘备和孙权的攻势。那就是汉中(后为长安),襄樊、合肥。因为地形、交通等原因,曹操不需要在此三城中驻扎主力大军,采取的是驻守要点,援军云集的战略部署。
这其实就意味着,刘备要对汉中、襄樊,孙权要对合肥发动进攻,从一开始就是主力决战。只有击败曹操的主力,才能夺取这些战略要点。
毛主席评价隆中对的那句话,我用一个最简单的词来概括,那就是“歼灭”。
什么叫歼灭?顾名思义就是把敌军给消灭掉。
那么怎么歼灭?我的回答是,得有歼敌的能力。这是军事学必须牢记的核心问题。从某种意义上,军事学就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
二、关羽面临的困局
在荆州战区,曹操当年命曹仁放弃江陵,不仅在战略上取得奇效,从战术也让曹仁立于不败之地。江陵虽然有割裂长江防线的功效,但让曹仁孤军深入,四面受敌,显然这种消耗是不划算的。退守襄阳后,情况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南方通往襄阳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汉水河谷,二是随枣走廊。随枣走廊当时掌握在曹操手中,关羽想要进攻襄阳,只有一条进军道路,从两侧都是高山,自身狭窄的汉水河谷中通过。
这种进军道路,没有十足的把握,任何一个将军都不愿意走。更何况这条路的侧翼随时会遭到江夏曹将文聘的要击,退路随时可能被切断。我们先看看谭其骧的三国地图,曹操的江夏太守文聘处于在荆州战区的右下角,主要任务是对付孙权。可是如果关羽想北上进攻襄樊,文聘正好处于关羽的侧翼,如果孙权没有牵制行动,文聘就会得到机动自由,随时对关羽退路产生威胁。没有哪个将军会傻到在这种情况下去打仗。文聘只要卡住现在的荆门和钟祥,关羽的退路就被截断了。
我们再看卫星地形图。地形图看着就更明显了,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谁去深入到这种容易被敌军关门的地形去?
而且就算进入襄阳小盆地,包围襄阳、樊城,曹操的援军会很快从宛城,汝南、颍川、陈留、江夏、洛阳甚至淮南、关中云集而来。战事只要稍微一拖久,关羽会陷入反包围之中。曹操的战略设计中,关于荆州的防务,这一点是最为显著的。只要顿于襄阳坚城之下,援军马上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而在襄阳小盆地,根本没有回旋余地,只有进行主力决战。
对于这一点,关羽其实是清楚的。他知道自己的对手并不仅仅是曹仁,而是曹操的主力兵团。而关羽更清楚,自己根本没有击败曹操主力兵团的能力。我们可以把战斗定义为夺取空间的战斗和歼灭敌军的战斗。我以前讲的刘备的汉中之战就是典型的夺取空间的战斗,刘备打得非常经典。关羽此战也是夺取空间的战斗,但性质却完全不同,这个战斗是必须要歼灭敌军主力,方能夺取空间,没有投机取巧之道。当自己只有一条机动道路,而敌军却四通八达,这应该成为军事学上的一条铁律,没有绝对把握,这种仗绝对不能打。
这就是隆中对的弊端。当刘备集团分成两个方面军后,无论在关中方向还是荆州方向都失去了歼敌的能力,别说歼敌能力,甚至不足以和曹操的主力兵团对抗。
有人要说了,刘备不是赢得了汉中之战么,你详细讲解过的?关羽最后不是照样出兵了么?
曹操的战略设计是非常高明的,在地形和形势上,三个战区仅用三个要点就掐住了刘备和孙权的咽喉。而且这三个要点都不需要派驻过大的兵力,只需精干的一部兵力,就能逼迫刘备、孙权动用全力来争夺。这是非常划算的。而曹操自己却掌握强大的预备队,主动权完全在曹操之手,他想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都是曹操说了算。但是再高明的战略设计,也架不住手下人犯浑啊。
汉中之战,刘备虽然拼尽全力突破了阳平关,但并没有能力歼灭夏侯渊兵团。不过刘备学起了曹操的故谋,进攻方并有兵力优势的刘备在突破阳平关后改打防守反击,兵力处于劣势的夏侯渊反而积极围攻定军山,因此被黄忠斩杀。当一支实力比你强大的军队采取守势,这时就要小心了。用足球的战术来举例,如果德国队面对中国队打防守反击,而中国队还不知死活全力进攻,那德国队的反击几乎可以一次反击就进一个球。18年世界杯,法国队实力比阿根廷队强,法国的战术却是反击,阿根廷队反而全面压上,结果法国人每一次反击,姆巴佩都可以冲垮阿根廷防线。足球战术和军事战术,道理都是相通的。夏侯渊就是死在这一点上,否则刘备就算突破了阳平关,照样拿不下汉中。
那么关羽为什么会出兵呢?关羽肯定的知道,自己进攻襄阳,是必须和曹操主力兵团决战的。这是基本常识(可惜的是,我们任何一个写历史的人都不懂这个基本常识)。那为什么关羽不在曹操率主力救援汉中时出兵攻打襄阳,反而在汉中战事平息后出兵了?
三、汉水
关羽出兵的时机是正确的。就算曹操在汉中,关羽照样无力攻打襄阳,除非他能解除侧翼江夏文聘的威胁,否则他一进军,文聘在他身后一关门,他就得完蛋。
可是建安24年秋7月,刘备自封为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后,关羽马上出兵了。
因为那一年的秋天,有大洪水。(建安24年秋7月变成公历就是219年8月中下旬到9月上中旬)
关羽这个人其实是个军事天才,他手上最大的筹码是水军。一个山西人跑到南方待了几年,居然成了顶级的水军将领,训练出一支强大的水军。这种人不叫天才,那谁是天才。
既然关羽依仗的是水军,那为什么以前他不从水路进军呢?
这就得说到汉水。汉水在中国的江河中是一条非常有意思的河。别的江河都是越到下游就越宽,而汉水到了下游反而变窄。狭窄的汉水河道是很容易让关羽的船队遭到文聘截击的,而洪水帮关羽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且进军路线只是关羽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洪水还能帮关羽迟滞曹操援军,并破坏襄阳和樊城的城防。

关羽和其他很多名将一样,知道自己不具备歼敌能力,依然选择的进军。原因很简单,当机会出现在眼前,得去抓。所以很多名将在这个基本问题上栽了跟头。
歼灭,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词语。但在军事学上却是非常复杂的,至少要对很多方面进行精确计算,比如地形,水文气象,当地民心,战场面积,通行道路,距离远近,时间长短,兵种兵器,敌方一次性投送兵力的能力,持续投送兵力的能力,能够持续作战的时间,后勤保障最小和最大输送能力,等等。只有算清楚了,才会知道自己有没有把握打这一仗。不要以为韩信、粟裕打得都是神仙仗,都是精算后有把握才打的。
为什么很多名将在这个问题上栽跟头呢?有的人有三分把握他就敢打,有的人则要五分,有的人却要七分,就这么简单。
对于关羽来说,战争的进程开始是非常顺利的。洪水帮助他淹没了于禁的三万大军,洪水帮助他完成了对襄阳、樊城的围困。曹操手下最能打的曹仁只能在樊城的城头看着滔滔汉江水直瞪眼。
但是关羽忘掉了关键的一点,这么大的洪水,使得他只能围城,没法攻城。如果有人看不懂,我加一句,除非关羽有在水上架设攻城器械的超能力。而且就算洪水冲垮了城墙,能帮他拿下襄樊。试问,失去城防能力的城池,在洪水退去后怎么阻挡曹操云集的大军?
所以,问题就很明显了,关羽就算凭借洪水拿下襄樊,他也守不住啊。既然守不住,这个仗没有意义的。
四、诸葛之误
如果这时候关羽选择退兵,那将在历史上留下“威震华夏”的威名。
可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定下的战略规划就是益州向关中,荆州向宛、洛,呈两个箭头钳形攻势,分进合击。关羽必须拿下襄阳,连襄阳都拿不下,怎么进图宛城?关羽跟着刘备流离颠沛了一辈子,等到了60岁才得到这么一个机会。没有时间再给关羽等下去了。
曹操的部队往襄阳救援是非常便捷的,很快徐晃率领援军又来了。
读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此时徐晃的部队都是刚招募的新兵。可徐晃带着他那点新兵大摇大摆就来到了关羽眼皮底下,樊城北面的阳陵陂。曹操唯恐徐晃有失,严令:必须等后续部队到了再进兵。
可仅仅到了将军徐商、吕建等部援兵后,徐晃就展开了攻势,拿下了关羽在樊城的外围据点偃城。偃城,距离樊城5里,看看上面图中偃城的位置。这是关羽部队最外围的警戒阵地。有人拿史书里的“威震华夏”四个字来说关羽把曹操吓破胆了。我劝这些人别看书了,古人来个夸张的描述,你就毫不犹豫地信了。再说一遍,偃城距离樊城5里,这是关羽最外围的据点。请问,关羽拿什么威震华夏?
就这样,纵横天下的曹操就被吓破胆了?事实是连徐晃都没吓破胆,带着他以新兵为主的部队,大摇大摆就晃悠到关羽眼皮底下,还主动发起了进攻。打下偃城后,徐晃修筑营垒继续前移,最近的地方距离关羽包围樊城的长围只有三丈。三丈啊!“威震华夏”的关羽居然没有能力打掉徐晃,甚至没有能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关羽“威震华夏”,可惜徐晃没害怕,还违抗曹操命令,大摇大摆过去了。关羽一点脾气都没有。
将军,最基本的是要会做最简单的算术题。徐晃一算就知道了,关羽根本没多少兵力,把襄阳、樊城两座城一围,就拿不出机动兵力来打援了。
事实就是徐晃计算的那样,他跑到关羽鼻子底下耀武扬威,关羽一点办法都没有。关羽知道自己没有歼灭曹操主力兵团的能力,他连主动进攻徐晃这支小援军的能力都没有(此时徐晃所部不会超过万人)。可是关羽依然赌了。为什么?诸葛亮的战略规划就是这么要求的。
很快,徐晃又得到了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的援军(按编制,一营一千人,但古代军队几乎从不满编,一营能有700人就错了,故得到增援后徐晃兵力近两万)。这下徐晃的底气更足,再次主动发起挑战,要和关羽搞主力决战。当徐晃声东击西拿下围头和四冢后,关羽被迫出战。可关羽带出来的部队只有五千,这对一支拉起长围,围困两座城池的军队来说,这是极限了。两万对五千,再加上徐晃根本不肯好好打仗,还诡计迭出,关羽野战惨败。
事实证明,关羽连徐晃那点援军都打不过,而此时曹操率主力正在南下,张辽率淮南兵团正在赶来。一旦他们赶到,那就将是对关羽部队的屠杀战。
此时洪水还有一点尾巴,关羽要撤,徐晃是拦不住的(等曹操赶到,就有足够的兵力去截关羽后路)。可是看着摇摇欲坠的樊城,关羽舍不得。他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可是这个机会其实错误的,错误根源在于错误的战略。
本来当曹操大军赶到,深陷于襄阳小盆地的关羽将插翅难飞。但曹操不想和关羽死拼,曹操已经知道吕蒙动手了。曹操更想让关羽和吕蒙打个两败俱伤。可是撤军途中,关羽的部队军心涣散,全部逃散了。关羽以对士卒宽厚闻名,当其军败之日,反而不及诸葛诞。(寿春城破,诸葛诞麾下数百人被俘,不降,说:“为诸葛公死,不恨。”司马师命行刑时让这数百人排成一列,每斩一人就招降下一人,但一个投降的都没有。)
关羽败亡,原因很多。和盟友孙权关系搞僵,被吕蒙背后偷袭,被徐晃击败仍不肯退兵,以上皆是。但根本原因是,隆中对有重大纰漏。毛主席的评语是写给自己看的,不用那么详细。只要在前面加几句话,普通人也就能看懂了:当弱小的一方,采取激进的攻势战略,却还要分散自己的兵力,这是取祸之道。
其实刘备在夺取益州后已经察觉了诸葛亮的战略规划存在问题。刘备曾对诸葛瑾说:拿下了凉州就把荆州给你们。这其实不是一句空话,刘备已经有了集中主要兵力夺取曹操较弱环节——陇右的考虑。诸葛亮数次北伐事实上针对的都是陇右,也在印证这一点。顺便说一句,人是会变化的,有的人不要以为27岁的诸葛亮和47岁的诸葛亮一个能力水平。如果一开始刘备和诸葛亮就这样,不要南郡,把荆州方面、淮南方面、扬州方面对曹操的防务全部交给孙权,让孙权和曹操在这一线死拼,自己即可保留荆州南四郡,让南郡替自己挡住曹操;又可以集中兵力攻取曹操防务上较薄弱的陇右,进而谋取关中;出潼关、蒲阪向豫西、河东,出武关向南阳,按照刘邦争夺天下的战略路径实施,历史是会改写的。如果换毛主席,很可能这样做。以后写到诸葛亮北伐还会讲到这个问题,事实上诸葛亮并不仅仅是缺粮,他缺兵。荆州兵团的丧失使得诸葛亮的兵力不足,做不到以一部强有力的兵力遮断陇山去牵制魏国关中兵团,而另一部兵力袭取陇右。诸葛亮被迫寻求与司马懿主力决战,再次走上以歼灭曹魏主力兵团的方式来夺取空间的老路。
古往今来,无数人评价过隆中对,只有毛主席一针见血直指要害:这让刘备集团失去了歼敌能力。而这对弱小却还采取激进攻势战略的一方来说,是致命的。伟人洞见,卓识不凡。

mlx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周仓:关羽帐下的猛将,在历史上为何不出名?
    周仓:关羽帐下的猛将,在历史上为何不出名?

    说到三国名将,很多人都能说出一两个,比如关羽、张飞、赵云等等,这些人都是名气和实力并存的名将,也有人会说那也有一些名气比实力大的武将吗?当然是有的,比如邢道荣,这种只会打嘴炮的名将,堪称“三国第一名将”。当然也有一些被人误解的武将,比如说蜀汉大将魏延,一生都在忠心服侍蜀汉,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不是很好,在我个人看来,魏延的是功大于过的,毕竟他曾经守卫成都,而后北伐也是屡立战功。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 在周仓跟随了关羽之后,在公元219年,刘备夺取汉中取得汉中大战的胜利,而关羽这边为了能左右夹击曹操,从荆州出兵...

    2020-12-21 15:49:31
  • 关羽经典语录2020年12月20日
    关羽经典语录2020年12月20日

    关羽 1、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 关羽 2、昔日高祖与项羽争天下,数败于羽;后九里山一战,而开四百年基业。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关羽 3、悲栽!壮栽!不愧武圣大丈夫。 4、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 关羽 义气深重意气用事 5、乌林之役,左将军亲冒矢石,戮力破敌,岂得徒劳而无尺土相资?今足下复来索地耶? 6、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

    2020-12-20 07:46:41
  • “潘金莲”演陈圆圆,“关羽”演吴三桂,《鹿鼎记》剧情真“乱”
    “潘金莲”演陈圆圆,“关羽”演吴三桂,《鹿鼎记》剧情真“乱”

    新版《鹿鼎记》从开播以来,得到的评论大部分都是差评,对于这部翻拍剧来说,观众们心中已经对陈小春这个经典版本恋恋不忘了。



    相比较而言,新版《鹿鼎记》无论是拍摄画面的质感,还是服装道具的视觉感,或...

    2020-11-23 16:02:05
  • 刘备摔儿子,若摔死了怎么办?原来真相在这
    刘备摔儿子,若摔死了怎么办?原来真相在这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相信对于刘备在长坂坡上,怒摔阿斗的故事情节都有所了解。很多读者对于刘备这样的举动非常不理解,一个孩子有什么过错呢,为什么要摔他?好不容易被忠勇兼备的大将救了回来,正常人谢都来不及,但是,刘备却一反常态,怒摔爱子。其实,这正是以仁义立身的刘皇叔的高明之处。他这样的做法,不仅表明自己对于赵云七进七出,勇救阿斗行为的担忧之情,还表明他担心爱将生死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想要保全自家 公元228年,赵云跟随诸葛亮打关中,却遭遇了曹军的猛攻,兵败回到了汉中,转年就病死了。所以,赵云可以说是战功赫...

    2020-07-29 17:27:05
  • 四大美女结局:王昭君改嫁继子,貂蝉被关羽嫌脏,一个比一个命薄
    四大美女结局:王昭君改嫁继子,貂蝉被关羽嫌脏,一个比一个命薄

    在汉语里,形容女子美到极致,我们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里涉及四个典故。西施浣纱,水中鱼儿见到她的倩影,忘记游泳,沉入河底。此为沉鱼。昭君出塞,空中大雁见到她...

    2020-07-29 14:54:47
  • 关羽曾经也有喜欢的女子,再三要求曹操赐给他,无奈却被曹操霸占
    关羽曾经也有喜欢的女子,再三要求曹操赐给他,无奈却被曹操霸占

    如果要问三国时期哪个英雄最让人们崇拜?那么我认为大多数人都会去选择关羽。因为关羽不仅义薄云天,而且忠心耿耿。自桃园三结义以来,一直与刘备,张飞生死与共。这一点也让后世为之供奉,尊称其为关二爷。话说关羽武艺高强,手持青龙弯月刀脚跨赤兔马,自吕布之后就是天下第一猛将。而在《三国演义》史书中记载,关羽一直以来也是一个比较正义的人。很少有听到他去贪图女色,而且都很多人也一直认为他没有娶过妻子。毕竟归降曹 曹操一直以来就爱惜将才。知道刘备,张飞,关飞投向与她后非常的开心,并封刘备为豫州牧。后来曹操发大军讨伐吕布。刘...

    2020-07-27 17:26:04
  • 如何看待刘备说饿,猎户刘安杀妻给刘备做肉汤?三分真实七分杜撰
    如何看待刘备说饿,猎户刘安杀妻给刘备做肉汤?三分真实七分杜撰

    “刘安杀妻熬汤款待刘备”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因此其真实性有待商榷,需要大家自行甄别,我们今天就这个事背后所包含的深意做一个分析——三分真实、七分杜撰。虽不全真,但自有其缘,或粉饰、或暗喻。“刘安杀妻”抛开罗贯中以《三国演义》一书反应了明朝女性地位之低外,还有一个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这个细节便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刘备军极有可能在断粮时以人肉为粮,所以罗贯中面对这段历史上既想表现这一细节,又不忍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其实很好理解就是那些活着的将士食用死去战友的尸体,其窘迫不言而喻。至于刘备是和将士同甘共苦一...

    2020-07-08 14:26:20
  • 襄阳高新区:擂台比武砺作风 乘势扬帆破浪行
    襄阳高新区:擂台比武砺作风 乘势扬帆破浪行

    三年来,在襄阳市开展的12次项目拉练中,襄阳高新区11次夺得现场成绩第一。其中,东风康明斯公司国六发动机项目在全市拉练过的402个项目中获得单个项目历史最高98.78分。“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科技创新的引领区和营商环境的样板区,高新区必须时刻保持战时机制、奋进姿态,直面竞争、勇于挑战,在襄阳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体现应有的担当和作为。”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襄阳...

    2020-07-06 14:17:06
  • 襄阳暴雨后发现女浮尸 目击者:看上去年轻貌美,可惜了!
    襄阳暴雨后发现女浮尸 目击者:看上去年轻貌美,可惜了!

    美国女记者混进精神病院,经历“黑暗”10天,最终获救了吗? 世上被暗杀最多的3个人:第2是希特勒,最后一位634次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水银?专家:看山上的石榴树就知道了 美军研发“外星”侦察机,为何从不敢来中国?对手被打出阴影 如果美国不投原子弹,日本下场有多惨?真是两颗原子弹救了日本 曾举国向我们捐4万,受尽白眼嘲笑,事后所得回报却让各国羡慕 美国女记者混进精神病院,经历“黑暗”10天,最终获救了吗? 世上被暗杀最多的3个人:第2是希特勒,最后一位634次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水银?专家:看山上的石榴...

    2020-06-30 08:26:15
  • 湖北襄阳古城墙墙体局部垮塌 已开展抢险保护
    湖北襄阳古城墙墙体局部垮塌 已开展抢险保护

    连续发生强降雨天气后,湖北襄阳古城墙东段中部墙体发生局部垮塌,当地相关部门正采取相关措施,积极开展抢险保护工作。[!--empirenews.page--]连续发生强降雨天气后,湖北襄阳古城墙东段中部墙体发生局部垮塌,当地相关部门正采取相关措施,积极开展抢险保护工作。[!--empirenews.page--]连续发生强降雨天气后,湖北襄阳古城墙东段中部墙体发生局部垮塌,当地相关部门正采取相关措施,积极开展抢险保护工作。...

    2020-06-21 21:08:24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