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对印度我们为何一忍再让!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2-24 14:19:03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原创: 吴鹏飞
来源公众号:吴鹏飞观点
已获授权

印度对中国不仅有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还有莫名奇妙的敌意,其原因我们基本上讲清楚了。但是,问题的另一面,众多读者还是很有疑问的。为什么中国历来对印度一直都采取忍让、迁就的政策呢?这一点很多人不理解,想不通。我今天试着来讲一讲这个问题。
我想告诉读者的是,任何国与国的关系现状,都是有两国交往的历史和文化在起作用的。没有一种外交政策是空穴来风,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中国对印度一忍再让的原因,我梳理了一下,也有六个。但是这种怀柔政策,当前也有出现某种转折的迹象。
第一个原因:传统政治文化的惯性在起作用。历史上,中国的威胁全部来自北方,匈奴、蒙古、金辽、女真、日俄等,而南面从未构成政治威胁。南方山林物产丰裕,山民生存无忧,没有扩张动力,加上小国寡民,交通不便,语言众多,很难形成具有威胁性质的大政权。
由于南方山高路远,征战成本高,所以汉人政权对南方部落、小国,多采取安抚为主,征剿为辅的策略。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汉人政权甚至愿意在土地、财政方面吃亏让利,换取南边的安宁以便全力征伐中原。这种历史心态,同样投射在了对印度的关系上。
第二个原因:被殖民的痛苦中国人感同身受。中国近代以来,有过一百多年饱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历史,而印度的被殖民,同样是一件被异族统治和奴役的不幸经历。新中国的缔造者,多是来自社会底层的抗争者,他们最懂一个民族被殖民或半殖民的悲惨遭遇。

这些领导人深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华文化的影响,本身都是救民于水火的大英雄和活菩萨,因此他们对同样命运的印度人民,怀有深深的同情与怜悯之心。这样的人物最大的性格特色是遇强不弱,遇弱不强,尽管当年中国军力远胜印度,但中国不愿恃强凌弱。
第三个原因:中印边界战争留下了某种歉疚。一般人可能很难想到,正是因为中国是这样的文化、是这样的大英雄在领导,所以,在一忍再忍,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中国被迫自卫反击,对印军切瓜砍菜之后,不仅没有任何炫耀自得,反而有些歉疚之意。
因为在中国看来,中印本是同命兄弟,同是被压迫被欺侮的落后国家。两国交战后,这个生活在宗教幻觉中的国家太弱,太搞笑,太不经打。中国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新德里,没有占领争议土地,而是主动回到实控线以内,都是在传导一种安抚与和解的信号。
第四个原因: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敌人是西方。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加入了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冷战时期,东西方两大集团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全面对立,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都被两大集团所争取。亚非拉国家、不结盟运动国家,都成了两大阵营争夺的对象。
中国作为东方阵营的老二,必然会顾全这个大局。在传统的政治文化之上,又增加了这样一层考虑,印度作为两大集团之外的重要国家,自然成为了中国必须团结的对象。由于中印之间曾经有过那样的不愉快,为了化解印度的不快,所以在外交上就更加迁就对方。

第五个原因:印度对中国具有地缘政治价值。中国脱离东方阵营后,成为游离于美苏两强的大国,因此在国际上的自我定位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言人,这当然更需要团结印度这个曾经的第三世界国家的牵头国家,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
而且,正因为中美苏三国演义,使得美苏两国都在长期拉拢印度与中国对抗,甚至在中印边界战争中,美苏都在帮助印度,武装印度。如果中国与印度交恶,则正中美苏下怀。所以中国对印度尽量采取怀柔政策,避免激起印度的敌意。
第六个原因:新时期中国的战略重点在东面。中国迅速在亚洲和世界的崛起,首先引起了日本,其次引起了美国的严重不适,他们在东海、南海、台海不断向中国施压,尤其是台海,是中国战略的绝对优先方向,因此我们不愿意与印度交恶,影响大局。
同样说顾全大局,过去指的是东西方斗争的大局,第三世界国家团结的大局,现在这个大局指的中国统一的大局,中美竞争成为主要战略问题的大局。中国的一忍再让,不是因为害怕印度,不敢强硬,恰恰是因为印度一直处在弱者、骚扰者、次要者的位置。
各位读者,印度的政客其实对此是心知肚明的,故而时时犯边,一旦中国真生气了,它又会示弱,撤退。因此中印边境冲突实际上成了印度政治领导人的民意支持率的提款机,他们都有一点点上瘾了。但这一次,中国可能不太想继续和它玩猫和老鼠的游戏了。

相关文章

  • 时评 | 印度,疯子是怎么炼成的!
    时评 | 印度,疯子是怎么炼成的!

    作者:坏土豆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印度的党派多如牛毛,2014年大选的时候,有464个政党参加了竞选,能搞清楚印度党派的人都是记忆力超群的天才。464个政党,能称上国家执政党,具备全国影响力的就有7个。 1985年,莫迪加入了印度人民党,当时这个组织在印度泯然众人,根本不起眼,也就是一个地方性的政党,但就是从莫迪加入前后,人民党开始了一路逆袭。 人民党最强大的武器是搞煽动。 印度境内的木司令人口2.113亿,占到印度当前全国总人口的15.2%。印度教徒占了多数的82%,其他还有3%的...

    2021-02-24 07:23:23
  • 唐僧有必要去印度取经吗?
    唐僧有必要去印度取经吗?

    原创: 端宏斌来源公众号:老端的观点我们讨论了一下印度,我的结论很简单,印度这个国家跟现代国家根本就不沾边,因为他事实上连统一都没有做到。你就想,他的官方语言竟然还是英语,这就非常奇怪了,英语又不是他们的母语,为何要选这个做官方语言?那是因为印度本土的语言多达一千多种,使用人数超过100万的语言都有33种,完全就是一个硬凑在一起的大杂烩,而且还互相不服,在这种情况下干脆就用英语吧。 前几天还有一个新闻令人震惊,印度卫生部说,印度各地发现了240种变异新冠病毒。在以前的文章里我们说过,印度的真实感染率至少在...

    2021-02-24 00:06:42
  • 戎评:印度战略误判引爆中印边境冲突,终将自食其果!
    戎评:印度战略误判引爆中印边境冲突,终将自食其果!

    若不是官媒正式公布中国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牺牲了4位英雄战士,和1位受重伤的团长,很多人可能还意识不到发生在去年6月的那次加勒万河谷冲突的残酷性。虽然印度此前已公布过印军在这次冲突中死亡了20名军人,但现在看到中国有军人伤亡的消息,依然给国人带来了非常强烈的触动。因为远在千万里之外、享受着中国经济繁荣和国家昌盛带来的安乐生活的内地人,是不会感知到这种你死我活的戍边斗争的。国家的领土完整,从来不是和和气气谈出来的,而是真枪真刀干出来的。目前中印双方军人被点燃的怒火可能早已扑灭,紧张的边境关系也暂时得到了缓和,但...

    2021-02-23 17:18:01
  • 吴鹏飞:此国为啥总是没事找事(话说印度之二)
    吴鹏飞:此国为啥总是没事找事(话说印度之二)

    昨天,我们谈了印度为什么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今天我们来谈谈,为什么印度会这么仇视中国。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当大疫降临中国的时候,全世界,只有两个地方的政府,严令禁止向中国出口一只口罩。一个是家贼蔡英文当局,一个是恶邻印度莫迪政府。蔡英文之流想窃取祖国宝岛,仇视大陆主人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这不出意外。可是印度对中国如此仇恨,在大难关头表现出来这么恶毒的第一反应,可能让很多中国人大感意外。说实话,如果在中国人里面进行调查,你会发现,把印度视为敌人的中国人很少很少。印度对中国,不仅具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2021-02-23 16:24:10
  • 外媒:中印局势缓解后 印度将批准45项中国投资提案
    外媒:中印局势缓解后 印度将批准45项中国投资提案

    随着中印两军于2月10日在班公湖地区同步开始组织脱离接触,一度十分紧张的两国关系似乎出现了积极变化。2月16日,路透社曾援引多名印度政府官员的消息称,该国正准备在未来几周批准一些来自中国的新投资提案。2月22日,路透社又援引印度政府和业内知情人士的消息独家报道称,随着边境紧张局势的缓解,印度将批准来自中国的45项投资,其中可能包括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的投资提案。报道介绍称,这些投资提案从去年开始一 而据两名已看过名单的政府消息人士称,45项提前被批准的投资提案大多数来自于制造业,因为从所谓“国家安全”的角度...

    2021-02-23 10:30:20
  • 突然!印度在中印边境东段扩充3个营的兵力,总数约为3000人
    突然!印度在中印边境东段扩充3个营的兵力,总数约为3000人

    当地时间2月20日,中印两军在莫尔多/楚舒勒会晤点中方一侧举行第十轮军长级会谈,这次会谈是上午10点开始,一直到凌晨2点多才结束,共持续了16个多小时。印度代表团由第14军团司令梅农中将率领。从各媒体报道来看,这次会谈还算顺利,讨论的是边境局势正常化的建议:1.东部从拉达克三个摩擦点撤离事宜,并达成协议。2.印方希望剩余摩擦点撤离能够如班公湖地区那样顺利进行。3.完成了班公湖北岸和南岸的地面恢复 莫迪,这到底是几个意思?据印媒21日报道称,印度陆军计划在靠近中印边境的西孟加拉邦巴纳格尔扩充3个营的兵力,总...

    2021-02-23 10:29:55
  • 吴鹏飞:此国为啥总是牛皮哄哄(话说印度之一)
    吴鹏飞:此国为啥总是牛皮哄哄(话说印度之一)

    19日,军报发表长篇通讯,首次披露边境冲突全过程。2020年4月以来,印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蓄意挑起事端,甚至暴力攻击我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边防官兵予以了坚决回击。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勇士祁发宝被授予“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烈士陈红军被追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烈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被追记一等功。读到这迟来的消息,我不禁热泪纵横,百感交集。对印度,中国真可以说是仁至义尽。我们隐掉了我军牺牲四...

    2021-02-22 20:48:29
  • 惊爆!“印度洪灾是喜马拉雅山上的核监控装置所致?”
    惊爆!“印度洪灾是喜马拉雅山上的核监控装置所致?”

    BBC惊爆一个“美国监视中国”故事……“印度洪灾是喜马拉雅山上的核监控装置所致?”英国广播公司(BBC)21日刊发文章这样问道。BBC报道截图文章从当地村庄的一个传言开始讲起。BBC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上一个印度村庄内,几代人都相信:高山上的积雪和岩石之下埋藏着核装置。因此,当北阿肯德邦雷尼村2月初遭受特大洪水袭击时,村民们惊慌失措。与此同时,该村庄内谣言四起,称这些装置已经“爆炸”,从而引发了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BC提到,1965年10月,一群印度和美国登山者将7...

    2021-02-22 17:50:39
  • 后沙:1962边境战争对印度的影响:原形毕露,慌不择路
    后沙:1962边境战争对印度的影响:原形毕露,慌不择路

    印度,历史上只是一个地理名词,从没有出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国家,直到1947年英国退出南亚次大陆,印巴分治,印度独立建国,它还在为中央集权式还是联邦制国家而争吵。英国人在200多年时间内,对印度采取的是中央集权式管理,所有权力集中在总督一人手中,1947年之前,英国在印度从来没有实行过联邦制。然而,英国在治理印度的实践过程中,又采取了分而治之手段,在政治方面,保留着几百个土邦王公的特权,确保他们各自为政,无法建立横向联系;在宗教方面,当印度教势力坐大时,英国则支持伊斯兰势力,“全印穆斯林联盟”就是在...

    2021-02-22 12:07:19
  • 1962边境战争对印度的影响:原形毕露,慌不择路!
    1962边境战争对印度的影响:原形毕露,慌不择路!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印度,历史上只是一个地理名词,从没有出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国家,直到1947年英国退出南亚次大陆,印巴分治,印度独立建国,它还在为中央集权式还是联邦制国家而争吵。英国人在200多年时间内,对印度采取的是中央集权式管理,所有权力集中在总督一人手中,1947年之前,英国在印度从来没有实行过联邦制。然而,英国在治理印度的实践过程中,又采取了分而治之手段,在政治方面,保留着几百个土邦王公的特权,确保他们各自为政,无法建立横向联系;在宗教方面,当印度教势力坐大时,英...

    2021-02-22 11:13:42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