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人口保持世界第一,很有必要!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4-20 23:34:21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原创: 吴鹏飞
来源公众号:吴鹏飞观点
已获授权

一个国家和一个家庭一样,人丁不旺,就要出大问题。曾经有人预言,13亿人的印度,人口很快将超过中国,令人担忧。从百年或者更长的尺度看,如果我们的人口越来越少,邻居的人口越来越多,这很不安全。直到得到大陆人口突破14亿的消息,才让人松了一口气。
但中国达到14.2亿的人口峰值后,连续五年出现了出生率下降,2020年出生人口与死亡人数持平,2021年有可能首度实现人口的负增长,这又引起了人们的担忧。昨天我就此进行了粗略的讨论,今天觉得意犹未尽,所以再补上一篇,供读者朋友参考。
一个原住民的国家,人口下滑严重,就会引来大量移民,发生战略变局。单一民族的日本十年人口下滑,每年不得不吸收移民39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移民国家,引起了日本人的广泛担忧。西欧各国人口因为逐年减少,穆斯林移民急剧增加,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
俄罗斯人口出生率下降,普京就很有危机感,国情咨文曾经第一条就谈人口。克里米亚回归,就是因为居民95%是俄罗斯人;科索沃独立,正是因为外来的阿族成了多数;以色列不愿与巴勒斯坦合为一国,恰是因为犹太人没有巴勒斯坦人能生,搞一人一票选举永远吃亏。
以今观之,中国总人口将持续减少的担心重新抬头。去年,就有著名人口学者惊呼,我国人口将出现负增长,担心这将是几十年来一个人口下降的拐点。数据显示,2019年新生儿中二孩比例达59.5%,二孩比例连续几年都在提高。可见二孩放开显然是太及时了。
但遗憾的是,这并没有阻止总体生育率的下降。二孩政策如果不及时出台,这两年的人口出生人数之低将不堪设想。中国应该保住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应该保持超过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人口总和的水平,有利于继续分享巨大的人口红利和头脑资源。

目前,欧盟人口是5.12亿,美国、加拿大是3.64亿,日本是1.27亿,澳大利亚、新西兰是0.3亿,亚洲四小龙是0.9亿,俄罗斯是1.4亿,加起来是12.63亿。这样的对比人口优势,才能使我们一年毕业的工程师,超过上述地区的总和,这是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的基础保证。
大陆人口保持14亿,就保持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强大基底。说明它有强大的内需,强大的劳动力资源,一位德国专家说得好,十几亿人团结起来,可以不需要任何国家做朋友。另一方面,如此庞大的人口,也说明它的治国理政的难度系数,超过上述这些国家的总和。
人口基数太大多,什么东西一平均就小。虽然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一平均就变成了第67名,但这比2008年的133名,进步真不小。我们国家有今天的繁荣富强,很了不起,说明我们找对了自己的道路、自己的模式,千万不能听公知们的忽悠而瞎折腾。
14亿人,作为一个大家庭,真是天字第一号的家大口阔。光吃饱穿暖就是个奇迹。单说吃饱这件事,就得益于几代人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平权激发了农民巨大的热情,国营农场大规模垦荒、农村大规模建设农田和水库、农业科技大规模应用,为此问题的解决奠了基。
袁隆平的杂交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亩产提高十倍以上,居功至伟。后来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现代化经营、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创造良好国际环境适当采购粮食调剂余缺,终于保证了十几亿人吃饱肚子。消灭绝对贫困更是举世罕见的奇迹。
14亿人如果要团结起来,不能没有高度的凝聚力。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如何进行文化与法治、信仰与理性的教育,特别是国民思考能力的建设,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尤为不易,从这个意义上讲,微信和百度的发明,比淘宝的创办,要伟大一百倍。

14亿人虽然很多,但我们仍然需要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少量引进外来人口。这包括引进高素质人才、高水平科技人员,也应该包括鼓励引进独联体国家、东南亚国家甚至日本等地的育龄女性,因为我国的男性人口过剩3049万,总不能天天过光棍节啊。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生产大国,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向全世界出口人口。俄罗斯居然对外每年移民40万,印度是37万,中国才20万,太少了。基督教徒20多亿,分布在200多个国家,我们中华儿女也应该遍布全球。世界大同,没有自己的人怎么行啊?
与此同时,我们可能不得不适当引进某些移民。中国不能学习欧美特别是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放松永久移民政策。我们是原住民国家,自己国家的人口改善生活、脱贫致富、建设小康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如果需要解决自身人口不能解决的问题,还可以通过短期移民来解决。
我以为,中国最需要的永久居住的外国人只有三种:一是如上所说,我们人口比重有三千万光棍,需要大量引进周边国家的育龄妇女;二是极少数中国确实没有的科学技术天才;三是愿意到中国投巨资的外国人。
读者朋友们,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人口生产问题终归只能通过自身来解决。昨天谈到,如果人口出生率出现下滑,我们只要对生育孩子给予足够的国家补贴,是完全可以激发生育热情的。生育率下滑,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还是一条,养育成本太高。只要奖励政策到位,中国人还是非常愿意生育的。关键是要未雨绸缪,提早做好政策预案。

相关文章

  • 人口出现负增长,不必慌张!
    人口出现负增长,不必慌张!

    原创: 吴鹏飞来源公众号:吴鹏飞观点已获授权今天的话题,我们先从人类的自我生产说起。地球上所有动物的繁衍,都离不开性。如果一种动物的性是痛苦难受的,那么它早就已经灭绝了。最终留下来的动物,性都是快乐的。但是动物的生殖过程,孵育过程,往往是痛苦的。悲壮的,牺牲的,却是为了避免动物的过度繁殖。 大自然利用这一乐一苦,保持了动物种群数量的微妙平衡。在自然界,没有一种动物可以无限繁殖,就算处在食物链顶端的狮子老虎,他们最终还是要化为食腐动物的粪便。在原本的世界里,食物链是一个闭合的环,所有动物都受到它的制约,不能...

    2021-04-19 12:09:51
  • 厚颜无耻!德大使妄言:北约轰炸南联盟是必要的
    厚颜无耻!德大使妄言:北约轰炸南联盟是必要的

    塞尔维亚才刚举办完北约轰炸南联盟22周年纪念活动,德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托马斯·谢布(Thomas Schieb)近日竟公开声称,“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是必要的”,此番言论随即引发当地官员的愤怒。4月8日,塞尔维亚内政部长亚历山大·沃林(Aleksandar Vulin)批评说这就是傲慢且自大的言论。塞尔维亚人民党主席内纳德·波波维奇(Nenad Popovic)斥责说,这种言论简直厚颜无耻至极 这位外交官还声称,为了给科索沃找到解决方案,北约在用尽外交手段后才作出了“一项艰难而正确的决定”。他还要求塞尔...

    2021-04-10 14:41:39
  • 辽宁舰台周边训练 专家:必要时刻杀鸡也要用牛刀
    辽宁舰台周边训练 专家:必要时刻杀鸡也要用牛刀

    海军新闻发言人高秀成海军大校5日证实,中国海军组织辽宁舰航母编队在台湾周边海域进行训练。直接点出“在台湾周边海域”训练,这在此前的官方口径中非常罕见,专家认为,这意味着航母在未来的对台军事斗争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未来打击‘台独’甚至需要‘杀鸡用牛刀’”。高秀成介绍,这是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组织的例行性训练,旨在检验部队训练成效,有利于提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今后,中国海军仍将按计 这是辽宁舰航母编队跨区机动训练常态化路线:经宫谷海峡进入太平洋,然后经菲律宾海,进入巴士海峡,在台东部海域展开...

    2021-04-06 10:41:06
  • 女人口中呵男人是什么意思什么梗?吐槽男人都是骗子没有一个好东西
    女人口中呵男人是什么意思什么梗?吐槽男人都是骗子没有一个好东西

    网络上之前出现了“中年油腻男”、“恶臭女孩”等这种性别中捎带攻击和调侃行为的恶俗词语,互相攻击。“呵男人”一词是最近常见的网络流行语,那么呵男人是什么意思什么梗呢?和放肆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呵男人 ......

    2021-04-01 12:11:54
  • 四部门发文:不得因不提交非必要信息,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服务
    四部门发文:不得因不提交非必要信息,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服务

    创头条3月22日消息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明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据悉,《规定》共明确了39种常见类型App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将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全文如下:关于印发《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2021-03-22 14:53:02
  • 半佛仙人:有些能,真没必要逞
    半佛仙人:有些能,真没必要逞

    事件的起因小到不能再小,就是乘客提前给司机发信息让他不要打电话,怕吵醒家里人,司机没看到,打了电话,之后乘客上车后和司机吵了起来,司机觉得自己按照流程操作没问题,乘客觉得司机有问题,最后司机拒载,让乘客夫妻下车,男乘客下车后朝车子扔饮料瓶,然后司机失了智,最终走向了这样的局面。我算是骂平台安全骂的比较多的人,从滴滴到货拉拉,我都在讲安全漏洞,但这次事件,别说平台,别说警察,就是神仙来了,也拦不住。司机是一个没有任何犯罪记录的人,这次事件也没有任何人能预防,杀人是突然爆发的极端情绪。甚至正因为平台做到了能做...

    2021-03-18 20:11:05
  • 人口政策背后的多重玄机!
    人口政策背后的多重玄机!

    作者:猫哥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最近放开计划生育的呼声很高,过去我一直的观点都是中国人口数量应该适度下降,总人口规模在十亿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讲一讲到底应该怎么看待14亿人口大国的生育决策。1 决策的“均好性”平衡给大家讲一讲决策的基本常识,以后大家自己都可以做出判断。任何决策都是多种因素下寻求一种“均好性”的平衡,就问题谈问题而不考虑其它因素都是扯淡。什么意思呢?举一个例子。假如你没有行政部门工作的经验,那么总在企业做过事吧。企业稍微重要一点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2021-03-18 15:29:30
  • 崔天凯:若有人认为中方赴美只为妥协,就没必要去
    崔天凯:若有人认为中方赴美只为妥协,就没必要去

    3月17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前夕,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就本轮对话的意义与期待等回答提问。这是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以来,中美双方高层首次面对面沟通。崔天凯表示,中方并不指望一次对话能解决所有问题,并没有过高的期待和幻想,希望会谈能够成为一个开端,希望双方带着诚意来,带着理解离开。至于美方会提及涉港、涉疆与台湾等问题,崔天凯强调,如果有人认为中方这次带着诚意来到阿拉斯加这个还是冰天雪 针对美方对中方制裁措施,崔天凯指出,中方已采取反制手段,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认为有必要的,还会采取。以下为采访...

    2021-03-18 11:20:45
  • 外事儿:人口开始负增长,韩国会成为第一个消失的国家吗?
    外事儿:人口开始负增长,韩国会成为第一个消失的国家吗?

    近日,关于“韩国正在消失”的讨论甚嚣尘上。支撑这一论断最主要的论据就是,韩国2020年的生育率跌至创纪录的0.84,为全球最低。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今年3月新学年开始,韩国多地出现了因缺少生源而关闭学校的现象。即使是在人口最稠密的首尔市,也有近两成小学新生不足50人。而在去年,韩国小学、初中、高中共有30所学校因入学新生数量减少而关闭。早在2006年,英国牛津大学教授、人口学家大卫·科尔曼(David Coleman)就曾发出预警,随着出生率持续下跌,韩国可能会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自然消失的国家。当年,韩国的...

    2021-03-16 09:36:13
  • 马思纯回应自己胖了 称为了角色可以减肥为了形象没必要
    马思纯回应自己胖了 称为了角色可以减肥为了形象没必要

    马思纯无论是在最近备受大家热议的综艺节目吐槽大会上,还是在最新的作品你是我的城池营垒中,形象似乎都有些发胖,特别是吐槽大会上,感觉比同台的其他女明星都大了一个size。马思纯回应自己胖了,表示自己愿意为了角色减肥,但是为了形象减肥没必要。 马思纯回应自己胖了 马思纯这几年确实胖了不少,但愿意是因为她患了抑...

    2021-03-15 16:33:00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