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戎评:纪念袁隆平!今天,我们所有人欠他一句“谢谢”

作者 :戎评 2021-05-22 20:51:02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在今天,专注于科研,同时又对解决民生问题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我记忆中最出名的有两人,一位是在非典和新冠疫情中居功至伟的钟南山院士,另一位,就是袁老。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在城市化已经取得卓越进展的今天,“农民”总是让人忍不住与落后、低端与贫穷挂钩。但是,袁老却将自己的一生都倾注在农业上,并且为中国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有趣的是,袁老并不是一个农家子弟,袁老的父亲在当时的国民政府担任文职,还是冯玉祥部第二集团军上校秘书,母亲是教会学校的英语老师一一旧中国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与旧中国的农民可谓两个世界的人。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三十年代出生的袁老,他的整个童年到青年阶段,都目睹了旧社会的黑暗与贫穷。新中国百废待兴,人虽然还没有现在多,但也是一个超过5亿人的大国,且刚刚经历了战争,在农业技术落后、化肥还未取得进展的情况下,粮食,是一个大问题。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而后来为中国粮食问题做出巨大贡献的袁老,就在这时,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决定学农。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很多年以后,面对采访者的询问,谈起如何走上农业科研的道路,袁老开玩笑说自己是“上当受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在武汉读书,有一次老师带小朋友们去郊游,到了一个园艺场,进去以后,到处的花草景象深深吸引着袁老桃子结在树上红红的,好美丽。葡萄一串串一串串的,引得我口水直流。这学农美啊!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这件事情成为袁老后来坚决选择学农的直接原因,因为种种原因,袁老从小就随家人颠沛流离,小学他换了三间学校,初中又换了三间学校。辗转汉口、长沙、重庆三地,高中又回到汉口,之后又去了南京。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1949年8月,袁老坚决进入重庆北碚夏坝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读书,后又先后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和重庆新建的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学习,直至毕业。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1953年,袁老从西南农学院毕业以后被分配到偏僻的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当时他就已经萌发了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想法,但因为种种原因,他险些与后来拯救无数中国人的杂交水稻擦肩而过。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20世纪50年代,因为苏联的影响,农业科学迷信苏联科学家米丘林、李森科的学说,这两人认为无性杂交可以创造新品种——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是错误的,但在当时的中国却没有人怀疑其真理性,连袁老也曾经被他们误导了好多年。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被误导的时期,袁老就做无性杂交的实验,他把番茄嫁接在马铃薯上面,想着上面结番茄,下面结马铃薯,那该多好啊!实验做了,的确是上面结番茄下面结马铃薯,但是把收获的种子第二年种下去,马铃薯是马铃薯番茄是番茄,袁老失望透顶。他又做实验把西瓜接在南瓜上,长的瓜西瓜不像西瓜南瓜不像南瓜,但是种到地里,第二年还是西瓜,一点没有变。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实验最麻烦的地方在于,完全是事实为根基,不能像理论科学家一样坐在办公室里分析,需要到外面去,而且实验一做,就要等很长时间才能结果,几个实验误导了袁老好几年。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这时登在《参考消息》上的一篇文章将袁老从错误的道路上拉了回来:克里克、沃森和威尔金斯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西方的遗传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这时袁老才意识到,自己居然还在听米丘林和李森科的鬼话,搞什么无性杂交,白白浪费数年时间!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但是,明确了方向,不代表就能一夜成功。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雄蕊雌蕊都在一朵花里面,雌雄同株,是没有杂种优势的品种。加上水稻花小,杂交是当时公认的世界难题,设在马尼拉的世界水稻研究中心就是因为困难重重,差点关闭。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袁老最初也很困扰,但经过冥思苦想,他想到一个办法:专门培养雄花退化的雄性不育系,没有自己的花粉,这样不就可以做到杂种优势了吗?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但要找到这样一株雄花退化而且杂交之后产量猛增的“太监水稻”,何其艰难?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于是从1964年开始,袁老跑遍了大半个中国,那时没有空调车,没有高铁,没有高速,而且寻觅水稻不比旅游,他要跑遍各地的农学研究所、大学,下地去找是家常便饭,为此,他必须经常顶着烈日去寻找他那求之不得的“挚爱”。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的确是挚爱,就像相隔两世的恋人,即使是大海捞针,但是有一种信念在支持着袁老。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终于,1972年,袁老的学生李必湖与三亚南红农场的技术员冯克珊在三亚的一个水沟旁发现了一株野生的花粉败育不育株(野败),杂交水稻的研究之路豁然开朗。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如今的中国,已经不再为粮食问题而困扰,从5亿人口时,粮食是大问题,到今天的13亿人口,粮食已经不成问题!这样巨大的跨越,已经足以让世界侧目。不能不说,袁老在其中居功至伟。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而且,袁老不仅仅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而且,还因为突破了水稻“无杂种优势”的限制,为国际科学界,增添了一抹属于中国人的光彩。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很多年前,袁老就已经被誉为“当代神农”,用来彰显他在农业上的地位,很多人说,袁老应该拿一个诺贝尔奖,农业没有诺奖,生物学奖有的嘛!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但袁老却很少谈奖项问题。其实,袁老生前,领奖早已是家常便饭,并不差一个诺奖,可是我们何时听过袁老将奖项拿出来,炫耀自己的成果?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因为,对袁老而言,有比拿更多奖,重要无数倍的事情。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我在年轻时做过一个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曾经,面对采访者,袁老如是说。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生如夏花之绚烂,袁隆平老先生,一路,走好。edO曹操读书网
edO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清和:缅怀袁隆平!我们面临粮食危机吗?
    清和:缅怀袁隆平!我们面临粮食危机吗?

    编者按: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人类伟大的科学家,他研发的杂交水稻帮助中国解决了亿万人的吃饭问题。谨以此文缅怀袁隆平,致敬国之栋梁!几乎一夜之间,“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成为了社会焦点。这令还存有饥饿记忆的一代人立即紧张起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856亿斤,比2019年增加24.2亿斤。然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官方发布消息,截至2020年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

    2021-05-22 22:12:19
  • 燕梳楼:袁隆平逝世: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燕梳楼:袁隆平逝世: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今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湘雅医院逝世,享年91岁。令人悲愤的是,今日中午11时,CGTN就抢先发布了袁隆平去世的消息。随后被袁隆平秘书和家属辟谣,称袁老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没有逝世。58分钟后,CGTN再次发文,对此前报道深表歉意。抢着转发第一手消息的一众媒体和自媒体也瞬间懵圈。这样的消息也能乱发?你CGTN是什么单位?你是中国国际电视台,是中国面向世界传播的重要窗口啊。什么时候一位科学家的病逝,不是医生宣布,而要媒体来宣布了?何况袁老不是普通的科学家,更不是普通的娱...

    2021-05-22 22:11:10
  • 良文师:暗战!巴以停火背后六方博弈,中国解锁全新技能!
    良文师:暗战!巴以停火背后六方博弈,中国解锁全新技能!

    这个局面,我在5天前的《》里有过初步判断,截图如下:当地时间5月20日,以色列跟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一场巴以冲突,背后六大势力各取所需,可谓皆大欢喜。本文讲六点:以色列,内塔尼亚胡的不死王座哈马斯,偏于一隅的绝地复仇者美利坚,金融和军工集团的缠斗伊朗,吸筹充分见好就收的柚子欧盟,坐地起价“要加钱”的赌棍中国,历经千锤百炼的未来之王以色列方面,内塔尼亚胡借本轮巴以冲突成功转移了国内矛盾,如同很多年以来他所作的那样:只要遇到执政危机就想法去激怒哈马斯,因为哈马斯是个一点就着的爆脾气,你瞪他一眼他就发射火箭弹那...

    2021-05-22 21:36:27
  • 罗富强:为了堵住中国的正门和后门,美国正在策划缅甸内战
    罗富强:为了堵住中国的正门和后门,美国正在策划缅甸内战

    这几天,缅甸问题被巴以冲突的热点盖住了,但我们不要忘了缅甸这个方向。缅甸的内战仍在继续,恐怖爆炸可谓接连不断。为啥我要关注缅甸呢?因为缅甸就是中国的后门。就像一个家一样,中国有两道门:一道是正大门,那就是台湾。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没有被打开过,台湾还成了美国围堵中国第一岛链的关键岛屿,也像第一岛链上的一把大锁。另一道是后大门,这就是缅甸。可以绕开马六甲海峡,走捷径直通印度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的东北、东面及南面全都被日军占领了,偌大的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孤岛,仅剩下从缅甸这个方向可以接受盟友支援的各类...

    2021-05-22 20:44:01
  • 一棵青木:袁隆平先生去世,中国失去了那一粒宝贵的粮食
    一棵青木:袁隆平先生去世,中国失去了那一粒宝贵的粮食

    袁隆平先生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的男人。袁隆平刚参加工作那会,中国的水稻产量是每亩250公斤左右,而如今,水稻的最高亩产已经达到了1500公斤。几千年来,中国政府都没有办法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灾荒席卷全国,饿殍满地,这一切都被记载在了史书上。而如今,中国不仅解决了平时国人的吃饭问题,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3%的人口,而且拥有在极端条件下,也让国人吃饱饭的能力。即便爆发世界大战,即便全球封锁,中国也...

    2021-05-22 20:29:48
  • 巴以宣布停火!以色列却要中国媒体道歉!
    巴以宣布停火!以色列却要中国媒体道歉!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巴以在冲突一周多之后终于宣布停火。然而,宣布停火后立刻就发生了两件事:一、拜登抢功巴以停火,拜登立刻出来抢功,说是白宫向以色列了连续施压,所以巴以终于停火。这简直是太搞笑了,因为美国政府在冲突爆发后,从来没有对以色列说过一句硬话,也没有真正向以色列施压,恰恰相反,拜登还称理解以色列的所谓“反击”。在联合国安理会,美国更是连续三次阻挠安理会发出一致声明,这就是美国向以色列施压?更不要说美国在冲突爆发前3天刚刚向以色列出售7.3亿美元的武器了。巴以停火,...

    2021-05-22 17:47:30
  • 百位LPGP共探新格局下募资之道,第十五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精彩纷呈
    百位LPGP共探新格局下募资之道,第十五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精彩纷呈

    2021年5月19-21日,由清科创业、投资界主办,华发集团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成功举办。百位LPGP聚首珠海,共探新时代、新开局、新机遇下的股权投资之路。2021年新局已开,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正迎来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LP市场持续优化调整。新时代背景下,LP和GP如何把握市场走向?怎样通过合作共赢,构建健康的创投生态圈?为解决LPGP共同关注的问题,峰会集结知名FOFs、政府引导基...

    2021-05-22 17:26:20
  • 复杂难解的人口问题: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会调整吗?
    复杂难解的人口问题: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会调整吗?

    作者:猫哥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5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在众多数据中最让公众关切的2020年中国综合生育率已经跌到1.3。这个数据让“彻底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再一次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1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首先,给大家捋一捋生育率下降的原因。生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绝不是某一项或者几项政策能够左右的。从全球范围来看,整个东亚地区,特别是东亚城市化率比较高的国家,综合生育率不但偏低,而且在全球排名垫底。给大家一组2018年数据。日本综合生育率是...

    2021-05-22 16:56:39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一生献给稻田!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一生献给稻田!

    图源:ICphoto永别了,杂交水稻之父!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三个梦想他的一生有三个梦想。第一个,水稻比人高,禾下可乘凉。(按照袁隆平的设想,以后人类种出的水稻要像大树一样高,像大树一样结出更多的稻谷,农民种粮收成越来越好...

    2021-05-22 16:29:20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猎云网北京】5月22日报道根据新华社5月22日消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根据公开资料,袁隆平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

    2021-05-22 14:41:10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