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青木:三名航天英雄回家后,需要被人抬出返回舱
作者 :一棵青木 2021-09-22 18:55:16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神舟十二号顺利返回地球,在空间站上工作达3个月的三名中国航天员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航天员的体格是非常健壮的,因为需要依靠自己的身体来承受多种极限情况的冲击。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但细心的人们却在电视中发现,回到地面的三名航天员,是被人缓慢的从返回舱中抬出来的,然后就一直坐在椅子上,动弹不得,看起来非常的虚弱。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甚至到了北京后,三名航天员也是坐在椅子上的。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据说,三名航天员还会被立刻隔离,然后需要进行半年的系统恢复训练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三名健壮的宇航员全部都虚弱到无法站起来了?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报纸一直告诉你航天员是英雄,不仅是中国人的英雄,还是人类的英雄,但你可能不知道是为什么。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不就是上天转一圈么,我上我也行。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实际上,航天员的付出之大,普通人难以想象。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从火箭发射的那一刻起,航天员就可以称之为英雄了。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不是谁都可以当航天员的,身体素质是必须的,但并不是最重要的。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中国的航天员选拔自25~35岁的空军精英,只有成为正式空军飞行员且飞行时间600小时以上才有资格被选拔,然后优中选优,体魄、意志力和心理素质都必须是顶级中的顶级,才 b9l曹操读书网 有可能成为航天员。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这个时候就可以去太空了么?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当然不行,中国航天员上天的平均年龄是43岁,被选拔为航天员后要过10~15年才有资格上天。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这10~15年的时间里,航天员要经受大量的训练,学习大量的知识,每一个航天员都是真正的文武双全。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因为上天后,航天器上出现的问题拥有无穷多的可能性,有些问题是可以和地面中心慢慢沟通,慢慢解决的,但有些问题航天员也许只有几分钟的时间,需要依靠自己立即做出决定和判断,否则就只能壮烈牺牲。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因此,航天员必须精通航天器的所有构造,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大量的理科知识。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就连医学知识,航天员都必须要学很多,因为到了天上是没有医生的,只有储备的药和医疗器械,一旦出现极端意外,宇航员需要自救。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因此,航天员是绝对意义上的人类精英,从事任何工作都一定是可以获得一份高薪的。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这样的人,通常都会很惜命。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而探索太空可不是什么旅游,是有一定的事故率的,而且事故率相当大,因为太空飞船身上的零件,工作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飞船上数百万个零件,只要有一个零件失效,就可能引发一场灾难级事故。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人类载人航天平均每进行78次,就有一次事故发生,一旦出现事故,只有少量能够脱险,大部分都会导致航天员死亡。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平均死亡率,大概在百分之一。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1964年,苏联航天员科马洛夫在返回地球时,减速系统失灵,导致返回舱和空气剧烈摩擦,然后以一个极高的速度,直接砸向地面。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最后,苏联专家在返回舱里,只发现了科马洛夫的一块被烧焦的脚骨。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人们分析,科马洛夫在大气层里也许就已经被烤焦了,因为那时返回舱里的温度就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能承受的极限。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一个小小的O型密封圈因低温硬化出现了1毫米的空隙,导致整个航天飞机在升空73秒后凌空爆炸。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7名美国宇航员,尸骨无存。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这就是死亡率的概念和定义。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而全球民用飞机事故发生率为每百万次飞行1.5次事故,大部分还能自救,不会导致人员死亡。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坐飞机和坐航天飞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从点火发射的那一刻开始,航天员就在承受1%的死亡率,只要还没返回地面,随时都可能死亡。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中国这次上天的三名宇航员,分别是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论学历,两名硕士一名博士,专业知识非常深厚。论军衔,两名少将一名大校,职级相当之高。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上去了。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因此,他们是英雄。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因为考虑到他们是英雄,所以我们对航天员还有一个要求,必须已婚,必须有孩子,否则不允许上太空。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一方面,是因为太空中潜在的辐射,可能会导致航天员生殖细胞被损害。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一方面,是万一那1%的事情发生时,我们至少还能通过照顾航天员的家人,来给他一点补偿。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航天员,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职业。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但敢于直面死亡,只是一个开始而已。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在上天后, 航天员失重了。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失重不仅仅只是可以让你在太空舱里自由自在的飘来飘去,还会给你带来巨大的麻烦。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失去重力后,人的头部会大量充血,带来一系列的不适感,内分泌也会混乱。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但更重要的是,你身上的骨骼和肌肉,也失去了重力。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人类进化出了用进废退的能力。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一个肌肉壮汉,如果当一周宅男,丝毫不锻炼,那么肌肉就会开始萎缩。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如果当一个月宅男,肌肉基本就会萎缩大半。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三个月宅男,能让你的肌肉完全回归锻炼之前的状态,所有健身努力归零。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但你哪怕永不锻炼,你也会有一个保底的肌肉量,这是因为你需要依靠肌肉来对抗地球的重力。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骨骼也是一样,同样是用进废退。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但是到了太空之后,重力消失了,这导致航天员的肌肉和骨骼以一个恐怖的速度在退化。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航天员必须每天做力量训练,用来维持身体的肌肉和骨骼强度,否则他们可能连返回地球时的冲击力都扛不过去。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但这并没有用,再多的力量训练也无法替代重力的作用。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美国宇航局(NASA)的公开记录显示,有宇航员在抵达太空后短短11天后,肌肉质量就萎缩了20%,骨骼也大幅退化。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当初苏联发射联盟九号时,两个苏联航天员在太空舱里度过了一个月,是人类首次在宇宙中呆那么长时间。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返回地球后,曾经上过一次太空的尼古拉耶夫试图打开舱门站起来,却震惊的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没办法站起来,另一个航天员也是一样,最后是搜救人员把他们俩抬走的。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仅仅只是躺在床上不动,尼古拉耶夫的脉搏都高达每分钟180次,心脏疯狂的工作才能在重力影响下给身体泵出足够的血液,因为心脏肌肉在太空中也大幅退化了。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两名苏联宇航员在出舱后,恢复了足足一个星期,才能勉强正常的行走。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这种现象,被后来的航天人谨记于心。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而这次我们的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中足足呆了3个月,肌肉和骨骼早已彻底退化,成了玻璃人。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因此,他们只能被抬出返回舱,而且搜救人员还要小心翼翼的。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除此之外,太空中是一个绝对纯净的环境,为了保护航天员的健康,太空舱内所有的空气都在反复过滤消毒。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长期无法接触细菌和病毒,这是好事,也是坏事。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健康确实是保证了,但身体的免疫系统也严重退化了。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回到地球后,重新接触那无数的细菌和病毒,航天员的免疫系统很有可能扛不住。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因此,航天英雄们返回地面后,需要长时间的休养。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和这些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的大困难比起来,空间站里饮食困难,排泄困难,生活空间逼仄等小困难,简直不值一提。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实施了中国首次出舱活动,成为第一位进行太空漫步的中国人。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那一次,翟志刚只进行了10分钟的太空行走,目的也仅仅只是测试。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而2021年7月4日,中国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出舱执行任务时间长达7小时,是一次真正的太空出舱作业。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出舱的目的,是维修,天宫号已经到了需要维护的时刻了。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维修也很简单,地面人员早就把所有零部件整合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箱子,宇航员只要拧螺丝就好了。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但在这一次的飞行任务中,光卸螺丝,我们的航天员就卸了一千多个。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板啊,盖啊,都得先卸下来,然后才能组装。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但这是太空,不是地面,失重条件下每一次拧螺丝都非常困难,稍有不慎就会被弹到太空之中。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而且,还冒着随时可能死亡的风险。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航天服不是衣服,严格来说就是一个小型太空舱,和航天员之间的空隙非常大。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造这么大的航天服,是为了保证航天员的生命维持。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但这样的衣服非常脆弱,一旦遭到外力撞击就会彻底损坏。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在太空中,有数千吨的太空垃圾,无数的碎片绕着地球运动,碎片之间的互相撞击又会产生更多的碎片,导致很多碎片只有芝麻大小,以超过12公里/秒的速度在运动。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理论上,这种碎片只要有一块击中航空服,气密性被破坏后,暴露在太空中的航天员就会在30秒内死亡。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这种事还没有发生过,因为人类在外太空活动的次数实在太少。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不过,碎片曾经击中国际空间站,造成了一个直径7毫米的裂纹,把所有人吓出一身冷汗。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这种碎片如果击中了航天员,那就是当场殒命,没有任何救回的可能性。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这就是出舱要承受的风险。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人类冒这么大风险去太空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太空比地球舒服?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最舒服,最适合人类的,永远是地球。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但人类有必须上太空的理由。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这次负责在太空拧螺丝的,是1966年出生于黑龙江,2008年辅助翟志刚出舱进行太空漫步的刘伯明。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2015年,刘伯明晋升少将军衔,今年已经55岁。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因为经验丰富,因为祖国需要,本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福一辈子的刘伯明少将,再次上天,重新体验了一次1%死亡率。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在刘伯明少将在跨出舱门的那一刻,他用浓重的东北话不由自主的说: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哇!外边太漂亮啦!”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外面的世界很漂亮,我们不能永远不出门,哪怕会承受一些风雨。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而这些风雨,现在由航天员们来替我们顶着。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为了能让全人类看到风雨后的彩虹,人类的精英们前赴后继,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这次踏入太空的刘伯明少将,在另一名少将和大校的配合下,在太空站里呆了3个月,为祖国总共拧了大概一千多颗螺丝。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这样的将军,我希望越多越好。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现在,欢迎英雄们回家。b9l曹操读书网
b9l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用“上天入地”形容阿努谢赫·安萨里不过分,她身上两个标签足够有分量:成功的女企业家、首位自费进入国际空间站的女性。阿努谢赫今年55岁,对话时能感受到她饱满的中气,回答问题的语速也不快。尽管从小随家人移民美国,她还是有一些伊朗口音。阿努谢赫更像一名“大学导师”:耐心回答问题,没什么架子。可一提到涉及女性发展的问题时,她明显更加激动,手上的动作也多了起来。作为太空行业和环保的积极倡议者,阿努谢赫想通过鼓励科技创新带来真正的改变。这绝非易事,但阿努谢赫还不想放弃。“太空旅行其实很危险”阿努谢赫之前被人们熟知...
2021-09-22 15:54:34 太空宇航员自己的
-
文|凤凰网科技人类的“太空漫游梦”又近一步!北京时间9月16日上午8时许,马斯克旗下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将四位“游客”成功送入太空,飞船将绕特定地球轨道“漫步三天”,游客可通过圆顶式舷窗欣赏地球和太空景色。(9月16日上午8时许,SpaceX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将四位“游客”成功送入太空。)这是世界首个进入地球轨道的“全部非专业宇航员机组(all-civilianh...
2021-09-17 10:01:59 太空太空游四位
-
创头条消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即将在本周送第一个全平民机组进入太空轨道。据外媒报道,SpaceX将在美国东部时间9月15日星期三晚上8点(北京时间9月16日早上8点)之后(视具体天气情况而定),利用其猎鹰9号火箭和龙飞船执行一次名为Inspiration4的任务。这项任务计划在距离地面575公里的轨道上进行,这是自哈勃太空望远镜维修任务以来距离地球最远的载人航天飞行。届时,四名机组人员...
2021-09-13 11:54:16 机组任务将在
-
中新网报道,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近日在菲律宾海启动“马拉巴尔-2021”大规模海上联合军演,被指是美国“印太战略”的环节之一。专家认为,美国在阿富汗战略遭批失败,信誉度下降之际,仍拉拢盟友在亚太制造动荡分裂,而东南亚国家并不愿意选边站,美国的战略收效甚微。国际1.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9日应约同美国国务卿通话表示,阿富汗国内形势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各方有必要同塔利班进行接触,积极引导。(央视新闻)画外音:有事就相求,但还是会继续抹黑。2.东京残奥会女子50米自由泳S11级决赛(重赛),三名中国选手马佳、...
2021-08-31 18:44:31 画外音阿富汗美国新财迷
-
当前,汽车市场愈发年轻化,给到消费者的选择也更为丰富,什么样的车才更受年轻人欢迎?本次成都车展,上汽荣威以全新荣威i5 GT交出上汽乘用车的答案。8月29日,2021成都车展首日,全新荣威i5GT正式上市,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为8.79万元起。新车出厂即自带熏黑性能轮毂、后保险杠高亮黑饰条等新潮外观设计,拥有“双十佳”蓝芯动力,能够实现127kW的最大功率和275N·m的最大扭矩。传动系统方面,新...
2021-08-29 23:14:14 智能上汽新车
-
【猎云网北京】8月21日报道(文/八千)特斯拉从来不是一家车企。行驶在路上的特斯拉汽车更像是集成了公司尖端AI技术的“活招牌”。在当地时间8月19日举行的“特斯拉AI日”上,埃隆·马斯克再次强调——特斯拉是一家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活动上,特斯拉相继发布了纯视觉自动驾驶系统、Dojo超级计算机系统、自研的D1芯片等AI技术成果。当观众们觉得这场技术发布会不够酷,不够“疯”的时候,马斯克突然上台祭出了...
2021-08-21 13:34:38 特斯拉芯片马斯克
-
来源微信公众号:补壹刀已获转载授权执笔/蓝建学 孙文竹今年8月初,印度多家媒体报道称,印度海军4艘舰艇组成的特遣编队拟赴南海,未来两月内计划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多国海军举行双边演习,并在关岛附近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共搞“马拉巴尔2021”联合军演,借机秀一秀自己身上不多的“肌肉”。印度国防部声称,印度此举是在“东进行动”政策指导下,为确保所谓“海上良好秩序”而与“印太地区友好国家”开展的一次军事合作。但明眼人一看便知,印度想来南海浑水摸鱼,实现它脚踏两洋的所谓“印太超级大国”...
2021-08-21 07:00:01 南海印度肌肉
-
来源:谷雨实验室整个世界听到了Pesquet用萨克斯吹奏出《马赛曲》的最后一段,琴声绵长、悠扬,Pesquet在飞船的六边形舷窗前漂浮着,姿势像母体中沉睡的婴儿,窗外是蔚蓝的地球,他的故乡。撰文丨荆欣雨编辑丨糖槭出品丨腾讯新闻谷雨工作室*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宇航员Thomas Pesquet一直想把自己的萨克斯带上太空。然而一名宇航员的行李配额只有1.5公斤,他不得不带着遗憾将2.4公斤的萨克斯留在地球上。他曾在社交网络上发过一张照片,金色的萨克...
2021-08-11 22:20:17 太空萨克斯空间站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陈根德尔塔病毒给全球范围内的防疫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得不严阵以待抗击新一波上行的疫情。在这个过程中,新冠疫苗依然是作为预防控制新冠病毒感染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其成功研发以及推广是人类最终控制新冠疫情的关键所在。当然,面对一种全新的病毒,人类社会还需要多种不同类型的候选疫苗,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找到成功解决方案的机会。在科学界不断攻关的背景下,截止到2021年7月,国...
2021-08-07 10:59:35 疫苗免疫病毒
-
环球网消息,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版刊登一篇思路非常大胆的文章,标题为:美国需要把总统送上太空。而这么做的目的,却是因为“中国在太空探索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威胁美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地位”。文章称,“美国总统”除了激励和引领美国人民,还要为世界树立典范。要充分履行这一责任,美国总统“应该站在外太空这个最高位置,亲自观察地球”。国际1.应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外交主管部长艾瑞万邀请,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3至6日出席以视频形式举行的中国—东盟外长会、东亚峰会外长会和东盟地区论坛等系列外长会。(海外网)画外音:内外...
2021-08-04 00:14:56 画外音环球美国新财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