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天九思:伊朗反无人机作战能力不错,我军如何?且看印军“苍鹭”是如何被诱捕的!
作者 :戍天九思 2019-06-23 12:08:59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2017年12月7日上午,新华社发布权威消息,西部战区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张水利7日就印度无人飞行器侵入中方领空并坠毁发表谈话。他说,近日,一架印度无人飞行器侵入中方领空并坠毁。印方此举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我们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反对。中国边防部队采取专业和负责任的态度,对该装置进行了识别查证。我们将扎实履行职责使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
12月7日15时06分,印度国防部发表了一份声明回应称,“一架印度无人机在印度领土内进行常规训练时,因出现技术问题失去了与地面控制的联系,并跨越了锡金段的实际控制线。”
随后,中国外交部7日下午证实军方消息并回应印度称,“中印边界锡金段已经划定,边界线中方一侧是中国领土。印方此举侵犯中国主权,不利于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中方对此表示不满并已向印方提出了严正交涉,要求印方立即停止飞行器临边抵边的活动。”
12月7日晚上,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新闻联播》和七频道《军事新闻》均没有提及此事,说明中方有意作了冷处理,并不希望此事升级。
这些天,笔者戍天九思看到多篇文章的解读,但明显缺乏专业知识,这里根据公开信息从专业角度谈几点看法。
印度无人机入侵坠毁事件的初步推断
从上述公开报道,笔者戍天九思有六点初步推断:
①从事件性质看,这是中印洞朗对峙后,印度公然入侵中国领空,显然印度没有吸取洞朗危机的教训,行为仍然放肆,性质十分严重。
②从发布消息主体看,这次入侵事件是前些天发生的事,现在由西部战区联合参谋部作战局首次主动发布,既不是按照通常途径由我国国防部发布,也不是由印方主动发布,说明这是一次由西部战区组织的一线作战部队的作战应对行动,而且印军明显是挑衅吃亏了,丢人丢到家了,因而不敢张扬。
③从印军入侵目标看,中方说法是“无人飞行器”,印方说法是“无人机常规训练”,说明这是一架印度军用无人机。
④从应对处置结果看,中方的说法是“入侵并坠毁”,印方的说法是“因出现技术问题失去了与地面控制的联系”,说明印度入侵的无人机实实在在坠毁在我国境内。至于是如何坠毁的?后面再作进一步分析。
⑤从后续发展趋势看,中方“采取专业和负责任的态度”“进行了识别查证”,可以说完全掌握了印度无人飞行器入侵并坠毁的可靠证据,并且通过“识别查证”掌握并丰富了反无人机的有效手段,并随时做好了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的准备。印度再想耍无赖,已经铁证如山!再想抵近侦察,必定是有来无回!印度挑衅的结果必定是:挑衅——失败——再挑衅——再失败!
⑥从双方政府态度看,中国外交部“表示不满”“提出严正交涉”,并要求“立即停止飞行器临边抵边的活动”,并未像中国军方的态度表示“强烈不满和反对”,实际上保留着进一步要求“印度道歉”等权利;印度国防部强调的是“常规训练”“失联”和“跨越实控线”,没有正式道歉。估计印度只好吃哑巴亏、打掉门牙往肚里咽,无人机暂时是不敢临边抵边飞行了。但是,下一步可能还会伺机报复。
最大可能的是印度从以色列进口的“苍鹭”无人机
根据网上资料,目前,印军装备比较先进的无人机主要有从以色列进口的三种无人机:
第一种是我们熟悉的察打一体、执行反幅射作战任务的“哈比”(Harpy)无人机,我军也装备有类似无人机。
第二种是短程、车载发射、降落伞回收的“搜索者”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426公斤、最大航程150公里、续航时间16小时、升限5638米,属小型无人机,共108架。
第三种是中空长航时的“苍鹭”(Heron)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1100公斤、最大航程250公里、续航时间50小时、升限10668米,属大中型无人机,共45架。
另据报道,巴基斯坦军方曾多次在克什米尔地区击落过越过印巴实际控制线的印度从中国大疆公司购买的民用无人机。但是,印度还不至于蠢到用大疆生产的无人机来对付中国。莫迪访问美时美国同意向印出售的价值20亿美元、22架MQ-9B“海上卫士”察打一体无人机,目前还没有引进到位。
从这次入侵情况来看,印度的国产货相当不靠谱,不太可能出现在中印边境;“哈比”主要用于反幅射作战,侦察不实用;“搜索者”实用升限不够,中印边境锡金段海拔高度都在4500米以上,飞得太低侦察范围小、效率也低;只有“苍鹭”适合高海拔地区活动,且续航时间长,因而是可能性最大的。
印度入侵无人机坠毁最大可能是技术诱捕
从一般“入侵坠毁”的情况看,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无人机自身故障或操作错误。2014年11月26日,印度空军一架“苍鹭”无人机在印度西部城市Bhuj附近坠毁。有消息显示,此次毁机是由于发动机故障引起的,这是印度军队引进“苍鹭”无人机10年来发生的唯一一次坠毁事故。总的看,以色列的无人机品质还不错,而且在边境执行侦察任务时,一般事先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并选派优秀操控机组,因而发生故障或操作错误的可能性很小,基本上可以排除。
▲2014年11月26日,印度空军一架“苍鹭”无人机在印度西部城市Bhuj附近坠毁现场
第二种,空中或地面发射导弹击落。从历史情况看,一国临边抵边侦察活动多数都不敢侵入它国领空。特别是在中印洞朗对峙事件之后,中国明显加强了中印边境防御力量,印军要想抵近侦察而不被发现难度明显加大。但是,印军一旦抵近侦察,无论是起飞歼击机应对,还是地面防空导弹部队应对,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技术难题就是:如何保证发射导弹击落入侵敌机后能确保坠毁在我国境内!如果入侵飞行器在边境附近或侵入我国领空不多时击中,随后就会飘移,可能会因为飞行器高度、速度和自然风的影响,坠毁落不到我国境内,这样可能会引发两国争议。笔者戍天九思认为,采取这种手段风险比较大,因而可能性也不大,特别是在中印因洞朗对峙两国关系比较敏感的时期,应对可能会更加慎重一些。
第三种,反无人机技术诱捕。2011年12月4日,伊朗军方就成功俘获了一架美国最先进的RQ-170“哨兵”隐形无人机,令美国大失脸面。一位参与研究这架无人机的伊朗工程师透露说,伊朗利用美国无人机GPS“信号微弱、易于操作”的弱点,切断其与美国基地的通信线路,然后重构它的GPS坐标,引导它降落在伊朗境内。
▲伊朗军方就成功俘获了一架美国最先进的RQ-170“哨兵”隐形无人机
另据报道:2017年11月23日,广州白云机场全国首个“无人机侦测防御系统”正式投入试运行。这套系统可实现8公里范围内的无人机监测、发现和跟踪,在空旷环境下其有效范围更可达到13公里。由此推断,军用反无人机技术和手段肯定会更高一筹。
▲广州白云机场苍擒无人机侦测防御系统示意图
大家别忘了印度国防部的解释是“因出现技术问题失去了与地面控制的联系,并跨越了锡金段的实际控制线”,这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印度故意说谎,好为入侵中国领空并坠毁开脱;另一种是讲了事实,实际情况可能是印军无人机的控制信号被中方压制和切断,中方成功诱捕印度入侵无人机迫降在中国境内。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印度国防部也只好这样讲,笔者更倾向于后者。
近年来,中国民用和军用无人机发展迅猛,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中国生产的彩虹-4、翼龙-1等军用无人机远销世界各地,而且经过实战检验效果非常好。最近,媒体报道的“风影”、“云影”、“双尾蝎”、彩虹-5和彩虹太阳能临近空间无人机等高端无人机,更是让世人刮目相看。
▲中国“云影”无人机
何况上面分析的印度“苍鹭”无人机,是2007年从以色列引进的早期无人机,技术相对落后,后来正在升级的“苍鹭”无人机还没有返回印度,中国早已能够研发各种型号的高端无人机,对付和诱捕像“苍鹭”这种无人机,可以说是小菜一碟。
这次印度无人机入侵中国领空并坠毁,印度必须为此向中国道歉!印度如果胆敢再次挑衅,以中印悬殊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中国想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教训印度军队,我们有充分的战略选择权和主导权!印度幻想战略上无比强大、气势上“压倒中国”的白日梦,早该醒醒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