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倒台?幕后黑手浮出水面,专家:分裂或在眼前
印度总是鼓吹自己国家有多么强大,多么繁荣,可能做梦都没想到,民众会因为300卢比(约合人民币30元)就受到蛊惑,参与暴乱。众所周知,印度的骚乱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但局势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稳定,反而是迅速向周边地区蔓延,如今已经有十四个邦“沦陷”,上百座城市陷入骚乱。政府采取的断网、“以暴制暴”等方法均没有奏效,并间接促使骚乱进一步扩大。显然,一味的打压制裁并没有阻止暴乱的发生,尤其是,在年末的几天里,每天都会传来伤亡消息。
据最新数据统计,印度暴乱已经导致二十多人死亡,三百多人受伤,被逮捕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实际上,其暴乱的程度已经超乎大家想象,在平暴过程中出现开枪射击的惨剧。而且印度警方也大方承认,死亡人数中至少有一半是死于枪伤。印度本来就人口众多,一旦乱起来,根本就无从下手阻止。而且被派到“重灾区”平暴的军警,不过两万人,这些人在面对蜂拥而上的抗议者时,想必也是十分的绝望。但新德里现在并不打算就此让步,修改已经颁布的《公民身份修正案》。
由于该法案中,将穆斯林移民排除在外,惹怒了2亿民众,认为这是不公平的法案,应该做出修改。不过,在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骚乱也在愈演愈烈,印度媒体也终于说了句实话,这是印度史上最严重的骚乱之一。根据相关媒体1月1日报道,在这场骚乱中,有人在煽风点火,企图将事情再一次闹大。为了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暴乱中,幕后黑手竟以“重金”诱惑,只要参与暴乱,一天赏300卢比。
对于这种行为,莫迪非常愤怒,谴责不要多管闲事。虽然民间对幕后黑手猜测纷纷,有人说是国内的反对派,有人说是外部势力。但从莫迪的语气中可以看出,幕后黑手已经浮出水面。随着骚乱的蔓延,印内部反对派也已经暗潮涌动,指责莫迪执政能力有限,早点倒台。而且大家都知道,印度政府对地下各邦的管理比较松懈,各个邦之间也有嫌隙。因此,专家担心,如果暴乱得不到制止,多方势力借此机会揭竿而起,那么分裂或许就在眼前。(军情鉴)
最近,我们的邻国印度一直不太平。截至12月26日,印度已有24个州56个城市发生严重骚乱,警方逮捕的人数超过3000人,并造成至少17人死亡。
这次动乱的直接导火索,是印度国会12月11日通过的《公民身份修正法案》(下文简称CAB)。这项法案很可能彻底撕裂整个印度社会,并且在短期内,其造成的恶劣影响都不可能消失。
01
我们先来看看法案的具体内容。
根据这项法案规定,所有在2014年12月31日前因“宗教迫害”,从阿富汗、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逃到印度的六个教派的教徒,都能获得印度公民的身份。这六个教派分别是印度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祆教和天主教徒,而穆斯林被排除在外。
这项法案为什么会在印度引发如此大规模的动乱?
因为它得罪了两大群体:居住在东北部的本地居民(派系复杂且有自治传统),以及全国约2亿的穆斯林。
东北部的本地居民生存资源本就有限,却要常年面对源源不断涌入的非法移民。他们早已不堪其扰。而CAB给了这些移民成为合法公民的渠道,这意味着,后续还会有无数的非法移民涌入该地。
对于穆斯林而言,如此带有歧视性意味的法案,他们自然不能接受。而且,他们还有更深层次的担忧。因为除了CAB以外,莫迪政府在推行“国民身份认证制度”(下文简称NRC)。
根据NRC,只有能出示文件证明,自己或祖先在1971年3月24日前迁居该地的居民,才能具备印度公民身份,否则就是非法移民。如果印度教徒被认定为非法移民,他们可以通过CAB成为印度公民,而穆斯林一旦被认定为非法移民,就只能是非法移民了。
虽然CAB和NCR目前只在印度东北部推行,但莫迪政府计划在不久后将它们推向全国。
02
那么,为什么莫迪政府要不顾反对,推动这项法案呢?因为莫迪是一个印度教民族主义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试图建立一个以印度教为主体的民族国家。
一旦CAB和NRC在全国成功推行,将从根本上改变印度国内的人口构成。而对于实行“一人一票”选举的印度来说,谁人多,谁就力量大。这也是莫迪政府敢于不顾全国2亿穆斯林反对,推行这两项措施的底气所在。毕竟,他的政治基本盘是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印度教教徒。
在第二届总理任期刚开始不久,莫迪就推行如此具有争议性的措施,显然做好了长期斗争的准备。目前,印度的暴力抗议活动正在逐步升级,但是莫迪政府始终保持强硬态度。
在印度贾坎德邦举行的一场选举集会上,莫迪表示:
国大党及其盟友正在煽动对《公民身份修正法案》的抨击,他们的行动恰好反映出,议会通过这份修正案的决定是百分之一千正确的。
所以,印度的这场动乱,在短期内都不可能会结束。2亿穆斯林与10亿印度教教徒之间的冲突,将会愈演愈烈。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印度社会的撕裂已成事实。这对于一直被印度视为潜在对手的中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文章写到这里,隐玉有点好奇,那么关心人权与民主的美国政府,会不会通过一项“2020印度人权与民主法案”?(新财迷)
近段时间以来,印度可以说是忙得焦头烂额。据印媒报道,近段时间莫迪当局推行的“公民法修正案”,已导致印度国内大批穆斯林逃往巴基斯坦,印北地区更是暴动频发,令政府感到无比棘手。而内部问题甚至还影响了印方的对外策略,近日,一直“态度强硬”的印度不得不公开示弱,希望与邻国中方“尽快解决争议问题”。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12月21日,印度外交部官网发布了一篇公告,明确指出已与中方达成共识,希望能够尽快在和平、公平的基础上解决两国争议领土问题。印方公告表示,尽快解决争议领土问题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并且正在协商如何和平解决争议领土问题。
此前在20日,我国外交部长王毅抵达新德里,并与印度总理兼国家安全顾问阿基特·多瓦尔进行了会谈。这是中印两国的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的第22次会谈。在此次会谈中,印方一改强硬作风,甚至明确表示“解决边境问题对地区和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见,对方确实非常急于解决争议边界问题。
而究其原因,显然并不是印度“想开了”,而是被时势所迫。这里的“时势”除了国内宗教矛盾,还有巴基斯坦的因素。
印度国防部长什里帕德·奈克此前表示,近三个月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领土争端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还让两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自今年8月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已经爆发了超过950起武装冲突,双方甚至还动用了重炮来互相炮击以宣示“主权”。加上近段时间以来印度国内局势动荡,内忧外患的“双管齐下”导致印度政府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与日俱增。
印度此时显然是希望通过解决中印领土争议问题来修复和中方的关系,再借此机会缓和与巴基斯坦的矛盾,让印度能够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解决国内问题上。如果印度持续与巴基斯坦在边境地带搞“陈兵百万”政策,最终只能导致国内防卫力量空虚,难以抑制愈演愈烈的暴动。
目前印度国内最尖锐的宗教矛盾是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矛盾,而巴基斯坦恰恰是个伊斯兰国家,许多印度穆斯林都希望能够逃到巴基斯坦。按照印方的设想,如果印巴能够缓和关系,让巴基斯坦允许这些人入境,就能极大地减少印度国内的舆论压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印度一直以来都坚持自己那一套“领土主权诉求”,很难因为局势所迫就彻底改变,印度此次“求和”很可能只是一种暂时的缓兵之计,只是为了让中方和巴基斯坦看到印度的“和平信号”,而不是真心想解决问题。
如果印度政府永远以这种虚伪的态度对待问题,那么印度和中方、巴基斯坦之间的领土争议问题永远不可能得到解决。(大国方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