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疯狂的食谱:人类野味小史

作者 :中华军事 2020-01-22 14:25:04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一部人类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人类饮食史。耐人寻味的是,即便是进入定居社会的文明时代之后,无论中外,古人的食谱中都不乏“野味”存在。FHy曹操读书网

中国古人“什么都吃”,欧洲人也不遑多让。FHy曹操读书网

当中世纪的欧洲旅行者跨越万水千山,沿着“丝绸之路”抵达遥远东方的时候,他们几乎立即发现这里的饮食习惯与自己的故乡迥然不同。FHy曹操读书网

在地中海世界,食物的选择范围有着诸多限制,其中最主要的是各种宗教的约束。FHy曹操读书网

诚然,犹太人与基督徒尊奉的《圣经(旧约)》在《创世纪》里确实说了“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你们,如同菜蔬一样”。FHy曹操读书网

但实际上,《圣经》又对食物(肉食)来源做了严格规定,比如“但是有翅膀有四足的爬物,你们都当以为可憎”,这就是说各种两栖、爬行动物(蛙、娃娃鱼)都是不能吃的;“凡在海里、河里,并一切水里游动的活物,无翅无鳞的,你们都当以为可憎”,这样一来,吃甲鱼、螃蟹似乎也成了上帝所不赞许的事情。FHy曹操读书网

疯狂的食谱:人类野味小史FHy曹操读书网

《圣经》里不允许吃的娃娃鱼FHy曹操读书网

所以,当13世纪的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时候,他愕然发现自己熟悉的各种宗教饮食忌讳在这里荡然无存。FHy曹操读书网

他在著名的《游记》里记载,在昆明,人们蘸着蒜汁吃生肉,还吃蛇——甚至是毒蛇。在杭州,“人们什么肉都吃,包括狗肉、野兽肉和各种动物肉的”。FHy曹操读书网

在福州,“你要知道,当地人什么样的野兽肉都吃……”下一个世纪的阿拉伯旅行家,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同样注意到,“中国的异教徒不仅吃犬豕之肉,而且还在市场上出售。”FHy曹操读书网

此后,蒙古帝国在14世纪的衰败阻断了从欧洲到中国的陆路交通,一直到16世纪海路的开通,西方人才又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大名鼎鼎的利玛窦率先发现,中国“东西以及南北都有广大的领域,所以可以放心地断言:世界上没有别的地方在单独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可以发现有这么多品种的动植物”。FHy曹操读书网

另一位葡萄牙传教士加斯帕·达·克路士(Gaspar da Gruz)更是惊叹中国人可取用食材的广泛程度:“他们也吃蛙,蛙是养在门口的大水盆中出卖,售卖的人要负责剥开。在极短时间内他们能剥100只,他们是从背面剥开个口子,从那里把皮剥光……”虽然这些早期传教士们的信条“是入乡随俗”,但其字里行间仍然满是惊诧之情。FHy曹操读书网

疯狂的食谱:人类野味小史FHy曹操读书网

青蛙烹饪FHy曹操读书网

再晚些时候,瑞典博物学家彼得·奥斯贝克曾以一名随船牧师的身份登上了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卡尔亲王号”来到中国。他在1750年初从瑞典哥德堡出发,同年8月22日到达当时清朝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广州,并在这里一直呆到次年的1月4日。FHy曹操读书网

广州人所吃的田鸡(青蛙)也让奥斯贝克觉得新奇,青蛙在广州的街上每天都有得卖,人们用绳子把它们串起来,活的放在篮子里提着。在奥斯贝克笔下,这是广州人“最可口的食物”。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近代来华的欧洲人众口铄金“中国人逮到什么就吃什么,似乎自然界的生物没有这个民族不吃的”;“中国人在选择食物方面也许是最少讲究的……”。但就对“野味”的嗜好而言,中世纪欧洲人也不遑多让。FHy曹操读书网

比如,在流传至今的一份中世纪英格兰约克郡为内维尔大主教就职而举行的著名宴会的菜单上,六千名宾客吃掉了6头野牛、400只天鹅、104只孔雀。此外还有500多头牡鹿、雄鹿、狍子,1500个热鹿肉饼、608条狗鱼和鳊鱼,12只海豚和鼠海豚……FHy曹操读书网

需要一些想象力的“重口味”FHy曹操读书网

在中国的文献中,关于“野味”的记载同样史不绝书。FHy曹操读书网

五岭之南,气候温暖,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着实被当地的饮食风俗吓了一跳,他在《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就一口气例举了鲎、蚝、蛤等几十种令他“莫不可叹惊”的食材。FHy曹操读书网

宋代的周去非《岭外代答》更是总结,“深广及溪峒人,不问鸟兽蛇虫,无不食之”。晚唐五代人刘恂所撰的《岭表录异》同样记录了当时岭南地区的一大堆野味食材:鸟类有越王鸟、猫头鹰、鹧鸪;虫类有蛇、蜈蚣、蚂蚁……FHy曹操读书网

其中最有名的当然还算是“蛇馔”。这种野味的名气是如此之大,以至于鲁迅先生说过,“或者他是广东人,想吃蛇肉。”也就是说,蛇肉已经成为广东菜的一大特色。FHy曹操读书网

晚至清代,根据《粤西丛载》的记载,对于当时岭南的“俚民”而言,蛇就是他们普通人家的平常食物,烹制蛇类食品的本领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技能,如同以面食为主的北方人必须会擀面、做馒头一样。故而他们用“若修治水蛇黄鳝,即一条必胜一条矣”而不是“裁袍补”来夸耀姑娘的能干。FHy曹操读书网

疯狂的食谱:人类野味小史FHy曹操读书网

蛇肉FHy曹操读书网

从岭南往北便来到以“饭稻羹鱼”著称的长江流域。早在春秋时代,《楚辞·天问》就记载楚人食用蜗牛。尽管今天随着法国大餐的流行蜗牛已经显得不是一种另类的食材,但在两汉时期,这种食俗仍旧被目为异常,所谓“楚越多异食,蛮荒之民,有以山虫为食者,尤喜食蜗”。FHy曹操读书网

至于另一种爬虫蜈蚣(俗称“百脚”),根据《清稗类钞》里的记载,清代道光(1821-1850年)之前,青浦县(今属上海市)有位仁兄就嗜好吃蜈蚣,将其“去其手足与皮”之后“复杀鸡”一起煮之,据说蜈蚣尝起来有类似牛肉或者大虾的味道,只不过大多数人(尤其是女士)实在是望之生畏不敢尝试吧。FHy曹操读书网

疯狂的食谱:人类野味小史FHy曹操读书网

蒜香焗蜗牛FHy曹操读书网

再往北去。“熊掌”、“豹胎”是早已闻名中原的美味。三国年间“七步成诗”的曹植在乐府诗就赞美过“鲂䐪熊掌,豹胎龟肠”。FHy曹操读书网

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更说,“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贵者也”。FHy曹操读书网

熊掌的美味,令得孟子宁愿舍鱼不食。至于豹胎(金钱豹的胎盘),《韩非子》里也有记载,看到纣王开始使用象牙筷子,商朝的重臣箕子就感到害怕,“象箸”自然不能配普通的食物,必然要“豹胎”这样的极品美食才行。FHy曹操读书网

如此奢侈无度,是亡国的兆头。FHy曹操读书网

疯狂的食谱:人类野味小史FHy曹操读书网

电影《满汉全席》中的熊掌“一掌乾坤”FHy曹操读书网

至于“逐水草而居”的北方游牧民族,餐桌上更是从不缺乏野味。他们发现黄羊(蒙古羚)肉味可口,远胜畜牧之羊之后,开始大规模猎食。FHy曹操读书网

元明清三朝代定都于北京,从北疆索贡黄羊形成了惯例。几百年来,珍美的黄羊肉始终在皇家御膳中占有一席之尊,就是驻京的大臣和士兵们也经常能够分一杯羹。FHy曹操读书网

明人余继登在《典故纪闻》记载,每年“冬至后,殿前将军甲士赐黄羊、野难、野猪、鹿脯”。那位大吃货袁枚到达北京后,就为吃到“味绝伦”的黄羊肉而大为满意,感觉是沾了皇帝的光(“余沥还沾圣主春”)。FHy曹操读书网

疯狂的食谱:人类野味小史FHy曹操读书网

黄羊FHy曹操读书网

有趣的是,野味不但可以当主菜,还可以做调味品。宋代的洪皓在《松漠纪闻》里就说,北方缺乏生姜,每两价格高达一千二百。因此非常珍视,只有贵宾作客时才切数丝放在碟中,以为珍品。作为替代做法,契丹人只能拿出兔子的肝生切,用鹿舌酱拌着吃。这两种野味的口味固重,滋味如何倒也不难想见……FHy曹操读书网

来自李时珍的警告

为什么古人餐桌上会出现如此之多的野味呢?“菇毛饮血”的时代,人本就是靠猎取野生动物为食的,当时吃的自然都是野味(当然,早期人类也是野生动物口中的“野味”)。FHy曹操读书网

另外,就像宋代的大诗人兼大吃货苏轼在《闻子由瘦》诗“土人顿顿食诸芋,存以熏鼠烧蝙蝠”末尾自注所说的那样,当时在“澹耳(在今海南岛)至难得肉”。FHy曹操读书网

一些地方生产落后,生活条件艰苦,需要以野味弥补蛋白质摄入不足,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生活在极地的因纽特人至今仍然被允许捕杀鲸鱼,也是因为如果失去了这种“野味”,他们自身的生存都是一个问题。FHy曹操读书网

但在古人成功地驯化了一部分动物(“家畜”)作为蛋白质和脂肪的主要来源后,从道理上讲,似乎没有必要再大规模地猎杀野生动物以为口腹之需了。FHy曹操读书网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FHy曹操读书网

在中外的传统饮食中,“野味”反而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东邻日本,“明治维新”前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受到佛教教义的影响(吃肉要坠入“畜生道”),除了鱼类之外的肉食受到了日本社会的排斥——但只是名义上的排斥,起码“病人”滋补的时候还是可以吃肉的。由于当时的日本社会不饲养家畜,“野味”变成了主要的肉食来源。FHy曹操读书网

2002年的“大河剧”《利家与松》里,就有主人公前田利家为了招待来客带着随从到深山老林里去打野猪的桥段。当然了,“野猪”不能直呼其名,而要讳称“山鲸”——因为鲸与鱼一样不在禁食之列,另一种野味“鹿肉”也要叫做“红叶”。为了吃上肉,如此自欺欺人,也算是一个奇景。FHy曹操读书网

至于中国,光是在明清的“水陆八珍”说法中就有鹿筋、熊掌、鹿尾、象鼻、驼峰、豹胎、狮乳、猕猴头等野味的身影。民国年间北洋军阀的末代元首,“东北王”张作霖对“野味”的嗜好也很特别——他喜欢吃老虎肉。FHy曹操读书网

据说,当时的东北名厨赵连壁精烹的“虎肉烧鲜笋”、“虎肉丸子烧雪里蕻”、“姜丝虎肉炒鲜笋”、“虎肉炖萝卜块”等,都为张作霖所热衷。即使到了今天,不少酒楼、饭店,依旧兼营烹炖昂贵的野味菜谱。吃蛇肉、吃果子狸、吃猫肉、吃鳄鱼肉、吃穿山甲肉、吃猫头鹰肉……FHy曹操读书网

疯狂的食谱:人类野味小史FHy曹操读书网

果子狸FHy曹操读书网

之所以会如此,或许有“药补不如食补”的影响,人们希望通过食补达到强健身体的目的;又或者是猎奇尝鲜之本性,在封建王朝宫廷举办的节庆活动中,罕见的“野味”则被当作一种“恩宠”的标志……不独东方王朝如此,古代罗马帝国也无法免俗。FHy曹操读书网

据说赫利奥盖巴勒斯皇帝(218年-222年在位)曾经用600只鸵鸟的脑来招待客人,这显然不是单纯能用“滋味好”来解释的。FHy曹操读书网

但这样的做法真的好么?将野生动物吃成濒危甚至绝种自不必说,即便就人体自身健康而言,“野味”的负面影响,恐怕也不能避而不见。FHy曹操读书网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就总结了一大堆不能吃的“野味”:孔雀肉味咸、凉、有小毒,人食其肉者,自后服药必“不效”(有趣的是最近日本冲绳推出了“孔雀料理”);鸳鸯虽然好看,但跟孔雀一样“肉味咸、凉、有小毒”,更可怕是食后头疼、可以变成终生疾病;野马“肉味辛、苦、冷、有毒”,多吃会“生疮患痢”。FHy曹操读书网

甚至古来一直受到推崇的熊肉,虽然没毒,李时珍也提醒,“有痼疾者不可食”,这句话本身,似乎就否定了民间所谓“吃啥补啥”的说法……FHy曹操读书网

疯狂的食谱:人类野味小史FHy曹操读书网

冲绳的孔雀料理FHy曹操读书网

现代科学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食用“野味”的风险——疾病。“埃博拉”病毒在中部非洲大爆发的起因,就是因为当代居民食用了附近森林里的灵长类动物;更不要说17年前大名鼎鼎的“野味”——果子狸。FHy曹操读书网

纵然果子狸可以煲成汤,但比起“非典型肺炎”的危害,这样的“野味”恐怕还是敬而远之为妙。毕竟,从营养角度看,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差别微乎其微,食用珍稀野生动物,既不能益寿延年,也不能青春永驻。无论古人对“野味”有过怎样的推崇,今时之人,理应有所取舍。


FHy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48国学者警告美国 针对中国的新冷战违背人类利益
    48国学者警告美国 针对中国的新冷战违背人类利益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世界各国本应该齐心协力抗疫,但美国带头发起针对中国的新冷战,导致两国关系不断恶化,更是危及全球经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48国学者联合行动起来警告美国。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中美关系
    7月25日,一场由中国、美国、英国、印度、俄罗斯、加拿大、委内瑞拉、巴西等48个国家学者和活动人士自发组织的题为“任何针对中国的新冷战都违背人类利益”全球在线公开会议举行,引发广泛关注。...

    2020-07-29 16:56:39
  • 1990年,日媒预言“2020年一半人类患传染病”……
    1990年,日媒预言“2020年一半人类患传染病”……

    不过《岐阜新闻》表示,30年前的报道实际上只是一些关键词和现今的疫情有些相似之处,“许多细节并不相同”。“2020年,一半人类将患传染病。”1990年5月2日日本《岐阜新闻》的一则“神预言”最近突然被日本网友翻了出来,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讨论:有人说“预言真准”,也有人觉得只是巧合。不过,《岐阜新闻》对此表示,30年前的报道实际上只是一些关键词和现今的疫情有些相似之处,“许多细节并不相同”。《岐阜新 报道称,这篇30年前发布的报道虽然内文的预测和如今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细节上有不小的差异,但“2020年”、“传染...

    2020-07-28 09:25:08
  • 人类堕落史
    人类堕落史

    2020-07-24完结二改二设严重,人物ooc严重,私设如山,不一定站官推cp,过程1v1,结局无cp,慎入每次闭上眼睛后,又在另一个世界睁开眼睛。受人崇敬的可靠前辈颓废病娇的逆臣被人哀...

    2020-07-26 12:45:38
  • 这种杀死数亿患者、折磨人类数千年的传染病,是如何被连根拔起的?
    这种杀死数亿患者、折磨人类数千年的传染病,是如何被连根拔起的?

    天花,是世界上第一种被永久根除的传染病。在被彻底消灭之前,它至少困扰了人类3000年。在17、18世纪,天花是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传染病;仅20世纪,它就导致了3亿人死亡。直到1979年,人类才真正战胜天花。在纪念世界消除天花40周年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当前,在世界面临新冠病毒大流行时,人类战胜天花这一事实提醒人们——当各国团结一致抗击共同的健康威胁时,什么都可以变为可能。”那么,人类是如何取得这次“历史上最伟大的公共卫生胜利”的?其成功对当下全球抗疫来说,意味着什么?文 | 张大庆 北京大学...

    2020-07-24 20:15:14
  • 袁岚峰: 天问–火星与人类的未来 |2020-7-24
    袁岚峰: 天问–火星与人类的未来 |2020-7-24

    2020年7月23日,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天问一号”正式启程。对此,最容易想到的可能是国家荣誉,以及屈原《天问》代表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宇宙的好奇与向往。这些当然都很好。不过,如果你对火星有更深入的了解,就会发现更多的有趣之处。为什么要去火星一个基本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去探测火星?很奇妙,对此的基本回答居然是:因为火星比金星好。让我们来解释一下。太阳系有八大行星,从内到外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就是说,金星、地球、火星排在第2、3、4位。八大行星如果我们是太阳系以外的智慧...

    2020-07-24 12:01:24
  • 占豪:央视为啥猛批蓬佩奥为“人类公敌”?
    占豪:央视为啥猛批蓬佩奥为“人类公敌”?

    对于央视对蓬佩奥的定位,蓬佩奥本人也是挺不满的,他在当地时间7月17日出席爱荷华州举行的“家庭领袖峰会”时表示,他对央视数月前指责他为“人类公敌”耿耿于怀,称自己和总统特朗普会为美国人民做“正确的事”。那么,为什么央视把蓬佩奥称作“人类公敌”?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蓬佩奥不仅仅对中国采取非常极端的措施,而是这些措施都极其下三滥。譬如,把疫情的责任甩锅给中国,再譬如这次准备禁止中共党员和家属入境等,美国对华外交政策简直都是反人类的,完全是歇斯底里和不讲基本的规矩,完全是癫狂状态。大家都知道,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

    2020-07-22 09:15:31
  •  蓬佩奥吐槽:中国央视称我为“人类公敌”……
    蓬佩奥吐槽:中国央视称我为“人类公敌”……

    自嘲是一种高级的幽默,往往能起到化解尴尬的效果。但这需要一个前提——自嘲的人本身品质不坏。当一个劣迹斑斑的政客试图用自嘲的形式来给自己解围,并博取同情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近日便生动演绎了这样一场“大写的尴尬”。▲资料图片: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新华社)蓬佩奥主动提及,被中国央视称为“人类公敌”当地时间7月17日,蓬佩奥在美国艾奥瓦州出席一场“家庭领袖峰会”,并发表了主题为“我的信 信仰、工作、祖国,每一个词单独看都有相当积极的内涵,但到了蓬佩奥口中,却似乎变了味道。在演讲中,蓬佩奥除了例行...

    2020-07-21 12:25:08
  • 肖磊:美国政客企图剥夺中国对人类做贡献的机会,注定失败
    肖磊:美国政客企图剥夺中国对人类做贡献的机会,注定失败

    最近美国在打压中国方面,又整了不少幺蛾子,我也观察了一下,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每当美国新出台一个打压中国的政策,国内就会冒出一批人,抱怨中国的对外政策,说什么应该继续韬光养晦啊,不要逢美必反啊,那些跟美国没搞好关系的国家都不行了啊等等。我个人觉得,在国际问题上,各自有各自的看法这无可厚非,但如果想当然的看问题,那就麻烦了。就比如现在在香港、台湾、南海、华为等的问题上,中国应该如何跟美国搞好关系呢?如何韬光养晦呢?恐怕天天说要跟美国搞好关系的人,也很难给出一个可以“韬光养晦”的办法。现实是,人家都...

    2020-07-20 18:15:33
  • 蚂蚁庄园2020年7月20日问题答案:猫猫和考拉哪个拥有和人类相似的指纹?
    蚂蚁庄园2020年7月20日问题答案:猫猫和考拉哪个拥有和人类相似的指纹?

    以下哪种动物,拥有和人类相似的指纹?这是蚂蚁庄园7月20号今日庄园小课堂的问题,很多用户还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编会为大家详细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和小编来看看吧!...

    2020-07-20 18:08:37
  • 日本人对蓬佩奥评价 日媒:奉旨撒谎是人类公敌
    日本人对蓬佩奥评价 日媒:奉旨撒谎是人类公敌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以特朗普、蓬佩奥为首的部分美国政客,也是喋喋不休地抹黑并攻击中国了,四处散播“政治病毒”,试图以此来转移美国国内抗疫不力的困境,这也引起了外媒的广泛关注。前段时间,日本媒体也是对蓬佩奥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一起来了解下。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被批
    此前,日媒相关评论人在谈到蓬佩奥的时候,直言“奉旨撒谎”的蓬佩奥正在挥霍美国最后的信誉,现阶段,所有国家都意识到新冠病毒是源自于自然界的...

    2020-07-20 10:56:42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