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得更远!歼15伙伴加油再曝光!实战意义重大
【军武次位面】:风林火山
近日,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开展了舰载机空中加油训练。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数架歼15舰载战斗机依次升空,到达指定空域,随即展开"伙伴加油"训练。也就是加油机和受油机均为歼-15舰载机,由于飞行性能接近,两机的飞行员经常一起训练,因而协同配合更加默契。通过"伙伴加油",可以让歼-15舰载机挂的更多、飞的更远,作战效能大大提升。
所谓"伙伴加油",就是不依赖大型专业空中加油飞机,而是通过由战斗机或攻击机挂载外部加油吊舱,向另一架战斗机或攻击机实施空中加油的方式,由于加油机和受油机的块头差不多,所以被形象地称为"伙伴"空中加油。伙伴加油主要是舰载战斗机用,谁让空中加油机一般又大又重,很难部署到航母上。战斗机要变成伙伴加油机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装,不过并不复杂,主要是在座舱内安装一个加油控制装置,再发动机腹的油路设计,增加一个隐藏的出油口,不用的时候用盖板盖住,飞机还是战斗机。用的时候打开盖板,将出油口与外挂的加油吊舱连接,就成了加油机。
伙伴加油机使用的外挂式加油吊舱工作原理与空中加油机使用的软管加油吊舱一样,结构也基本一致,就是体积要小一些,以适应战斗机挂载。歼-15舰载机采用的国产加油吊舱,外型与俄罗斯UPAZ吊舱基本一致。吊舱前部安装有涡轮叶片,后面是一个小型的空气涡轮机,用于驱动油泵。该吊舱的加油速度可达到2000升/分钟,一分钟能加一吨多油,为一架半油状态的歼-15加满油,只需要三四分钟时间。
伙伴加油的优点是,由于伙伴加油机本身是战斗机,加油只是兼职,所以配置起来较为灵活,后勤保障容易,而且拥有自卫能力,无需护航。至于缺点,就是加油量受到战斗机载油量的限制较大,一架重型战斗机,减去加油吊舱的重量,减去自己起飞消耗的油量,再给本机留下空中飞行和降落要用的燃油,能加出去的油料不多,也就能给两三架飞机补油。当然,伙伴加油机也可以通过挂载副油箱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携油量。比如美国海军的FA-18E/F战斗机,该机在执行伙伴加油任务时,就在翼下挂载4个1800升的副油箱。
伙伴加油最主要的难点有两个,一是研制出体积小、重量轻、流量大、可靠性高的加油吊舱。因为是战斗机挂载,所以吊舱的体积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飞机的气动能力。而且重量有限制,太重的话就不能使用通用挂架,会限制舰载机的配置灵活性,还会影响载油量。二是对舰载机飞行员的要求更高,因为受加油吊舱体积限制,加油软管的长度比专业加油机的短,需要加油机和受油机飞行员配合一致动作娴熟才能安全对接。
另外就是歼-15战斗机都是单人驾驶,充当伙伴加油机时,加油机的飞行员一边要控制飞机以较为稳定的姿态飞行,一边还要操作加油控制装置,处于一心二用的状态,没有高超的飞行技能是不行的。这一点从飞行训练实时视频就可以看到,两架歼-15进行"伙伴加油"时,位于后方的受油机受气流影响,加油软管持续是动,难以实现一次性成功对接。"五米,三米,两米…","对接!"经过几次尝试,两架歼15舰载机才成功对接,开始进行空中加油。
▲歼15加油吊舱
虽然伙伴加油机加油量少,但对舰载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毕竟舰载机着舰困难,危险性大,需要的时间长,要将安全落下的飞机移开,拦阻索复位后,オ能让下一架飞机降落。在恶劣海况下,这个间隔时间会拉大,还会发生尾钩没有勾住拦阻索,战斗机被迫爬升复飞的情况。经过训练和作战任务的大量消耗之后,此时战斗机余油能否支持另一次着舰就成为人命关天的大问题。所以此时必须有伙伴加油机为燃油不足的战斗机补充燃油,加注容量不需要多少,足够一次或两次着舰就行。在也是为什么美国和法国的核动力航母在飞机着舰作业之前,总是会有一架"阵风"或"超级大黄蜂"伙伴加油机升空待命的原因。
另外,舰载机要多挂弹,为保证起飞安全,势必就要少加油。如果有伙伴加油机,就可为其补上少加的燃油,确保其作战效能不受载油量影响。"伙伴"加油技术在国外舰载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美国海军"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的日常飞行任务中,有大约20%~30%的飞行架次是用来执行空中伙伴加油任务,保障其他舰载战斗机的任务出航和返航回收,增加其任务安全裕度。不仅如此,美军的F/A-18E/F还凭借"伙伴加油技术"的广泛助力提升作战半径,进一步拓展了航母的作战半径。
对辽宁号航母来说,由于采用的是滑跃起飞方式,使得歼-15战斗机的大载弹量和载油量无法兼得,为保证作战范围,只能少挂弹药。现在有了伙伴加油能力,就可以满弹少油起飞,然后通过伙伴加油机补满燃油,从而充分地发挥重型舰载战斗机的载油量和载弹量优势。
目前,中国已经完成并且掌握了航母舰载机伙伴加油的研制技术和运用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国海军航空兵作战能力,加大作战半径和战场持续能力扩充辽宁舰在反舰、对地打击和争夺制海空权等领域的优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