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平均6.1年就爆发1次,中国古代怎么“战疫”?

作者 :中华军事 2020-02-12 14:26:40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中国历史上最漫长的传染病隔离战持续了两千年,最终以“天刑病”的销声匿迹宣告了我们的胜利。Uxj曹操读书网

实际上,古代中国人平均每6年就要面对1次大规模的疫病威胁。Uxj曹操读书网

那么,在科技和医疗保障措施都不那么先进的情况下,我们的先人如何“战疫”?Uxj曹操读书网

文|陈忠海Uxj曹操读书网

编辑|李雪瞭望智库Uxj曹操读书网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Uxj曹操读书网

瘟疫,自古以来就是国家极其重视的大事,稍有规模的疫情必然被史官记录在册。Uxj曹操读书网

公元217年(汉末建安二十二年),江淮地区发生了一次重大疫情。Uxj曹操读书网

曹植在《说疫气》一文中描述了这场灾难:Uxj曹操读书网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Uxj曹操读书网

当时站在中国文学高山顶峰的“建安七子”,有5人(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王粲)死于这场瘟疫。要知道,瘟疫之前,“七子”中的另外两位已经先后故去。Uxj曹操读书网

平均6.1年就爆发1次,中国古代怎么“战疫”?Uxj曹操读书网

可以说,这场大疫在夺走无数人生命的同时也重创了文坛,中国文学史上的这盏璀璨之灯为此转暗。Uxj曹操读书网

那时候,由于医学知识有限,很多认为瘟疫是鬼神在兴风作浪所致,只针对穷苦人家,豪门贵族染病者非常罕见。于是,老百姓为求自保,纷纷插桃符“驱鬼”以防病、求平安。Uxj曹操读书网

大文人曹植认为这种说法很荒唐——瘟疫之所以发生,是自然界阴阳二气失调导致的,根本没有什么鬼神。Uxj曹操读书网

“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Uxj曹操读书网

更严重的一场瘟疫发生在明朝末年。Uxj曹操读书网

当时,北方大旱造成大面积饥荒,百姓四处寻找能吃的东西,树皮、草根吃完了,饥不择食的人们就捉老鼠吃。Uxj曹操读书网

要命的是,无处觅食的老鼠体质变弱,自身携带的病菌较平时增多;加上当时天气很旱,鼠洞里温度升高,鼠疫杆菌大量繁殖。Uxj曹操读书网

于是,鼠疫爆发,仅1644年北京一地就有30%人口丧生!Uxj曹操读书网

当然,古代中国人遭遇的瘟疫绝不止上述两个案例。Uxj曹操读书网

193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救荒史》,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科学地研究中国历代灾荒的专著。Uxj曹操读书网

作者邓拓根据史籍记载统计出中国古代各时期发生重大疫情的大概数目: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Uxj曹操读书网

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王玉兴教授在2003年发表的《中国古代疫情年表》中列出了更详细的数据:Uxj曹操读书网

从公元前243年到公元1911年,在这2154年里,中国发生重大疫情共352次;Uxj曹操读书网

其中,秦汉34次,三国8次,两晋24次,南北朝16次,隋唐22次,宋金70次,元朝24次,明朝39次,清朝115次;Uxj曹操读书网

平均6.1年发生一次重大疫情,后期频率更快,到了清朝,这个数字是2.3。Uxj曹操读书网

这个频率很可怕!Uxj曹操读书网

怎么办?Uxj曹操读书网

《周易》虽不是医书,却最早提出了“隔离避疫”的理论,其中很多卦辞都涉及这方面内容,如:Uxj曹操读书网

离卦之九四爻辞: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Uxj曹操读书网

困卦之六三爻辞: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Uxj曹操读书网

大意是瘟疫突发,一定会造成严重伤亡,令人恐惧,人们纷纷避开。Uxj曹操读书网

节卦第一爻辞:不出户庭,无咎。Uxj曹操读书网

丰卦六二爻辞:往得疑疾。Uxj曹操读书网

大意是瘟疫发生后,只要不出门,疾病就不会传播,也就没有危险;如果不隔离而前去,就可能染上可疑的疾病。Uxj曹操读书网

孔夫子的得意门生冉耕,字伯牛,春秋末年鲁国人,为人正派、品德高尚,与颜渊并称,名列“孔门十哲”。Uxj曹操读书网

有一天,冉耕病了,孔子前去探视,然而,到了地方,只是隔着窗户跟学生说了会儿话就走了。Uxj曹操读书网

这可不是孔夫子形式主义敷衍了事,而是懂得防疫——冉耕的病可能传染,目前正在家中“自我隔离”。Uxj曹操读书网

注:出自《论语·雍也》Uxj曹操读书网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也,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Uxj曹操读书网

《黄帝内经》把这种防疫隔离理论阐述得更加具体。Uxj曹操读书网

黄帝曾问岐伯:“我听说五疫发病,可互相传染,不论大人与小儿,症状都一样,若不用上法治疗,怎样能使它不互相传染呢?”Uxj曹操读书网

岐伯回答:“要想不被传染,首先要做到正气存内、增加抵抗力;其次是避其毒气,避免接触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其中鼻子是最重要的地方,很多传染病都是通过呼吸传入的。”Uxj曹操读书网

注:出自《黄帝内经·刺法论》Uxj曹操读书网

“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天牝,指的是鼻子。Uxj曹操读书网

“养内避外”成为古代应对疫情的重要理论依据,一旦发生瘟疫,人们对染疫者通常都要先执行隔离,然后再进行治疗。Uxj曹操读书网

为了防疫,居家隔离的做法逐渐演变为一种制度。Uxj曹操读书网

西晋时有一项规定,如果大臣家里感染瘟疫的人数超过3人,即便他自己即使没有发病也不能上朝,必须在家隔离,时间不少于100天。Uxj曹操读书网

这个隔离期实在太长,谁都会觉得憋得慌。Uxj曹操读书网

当然,算盘打得精的官员比较乐观——拿着俸禄不干活,岂不是美事一桩?Uxj曹操读书网

这样一来,大家都带薪休假去了,公务就没人管,要紧事可耽误不起!直到人事部部长(吏部尚书)王彪之提出缩短隔离期的建议,100天的超级长假才宣告终结。Uxj曹操读书网

注:出自《晋书·王彪之传》Uxj曹操读书网

“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至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入。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无不染。若以之不复人宫,则直侍顿阙,王者宫省空矣。’朝廷从之。”Uxj曹操读书网

居家隔离虽然便利,但要做到严格执行,必须有其它措施予以保证。Uxj曹操读书网

智慧的中国人早就建立起疫情报告制度。Uxj曹操读书网

秦朝时规定:乡里如果出现了疑似的传染病病例,典甲有责任调查和迅速上报,朝廷根据疫情派来医生检查和治疗,并对相关人员采取隔离措施。Uxj曹操读书网

注:出自《云梦秦简·疠》Uxj曹操读书网

“某里典甲诣里人士伍丙,告曰:‘疑疠。来诣。’讯丙,辞曰:‘以三岁时病疕,眉突,不可知,其可病,无它坐。’令医丁诊之。”Uxj曹操读书网

典甲,秦朝时的乡长,管辖范围约百户,相当于后来的里正。疕,头疮。Uxj曹操读书网

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将会被送往“疠所”进行隔离治疗。Uxj曹操读书网

注:出自《睡虎地秦简·法律问答》Uxj曹操读书网

“城旦、鬼薪疠,何论?当迁疠迁所。”Uxj曹操读书网

城旦、鬼薪指犯人。Uxj曹操读书网

不仅如此,当时还有关于防治“毒言”的立法。Uxj曹操读书网

“毒言”指的是患有烈性传染病的人。知情者应主动断绝与“毒言”者接触,不与患者一起饮食,不用同一器皿。Uxj曹操读书网

注:出自《睡虎地秦简·毒言》Uxj曹操读书网

“某里公士甲等廿人诣里人士伍丙,皆告曰:‘丙有宁毒言,甲等难饮食焉,来告之。’即疏书甲等名事关牒背。讯丙,辞曰:‘外大母同里丁坐有宁毒言,以卅余岁时迁。丙家即有祠,召甲等,甲等不肯来,亦未尝召丙饮。里即有祠,丙与里人及甲等会饮食,皆莫肯与丙共杯器。甲等及里人兄弟及它人知丙者,皆难与丙饮食。丙而不把毒,毋它坐。”Uxj曹操读书网

到了西汉,出现了专门的公立“传染病医院”。Uxj曹操读书网

公元2年(汉平帝元始二年),朝廷辟出空宅,把病人集中起来给予公费医疗,不仅如此,还赐安葬费以便及时安葬死于瘟疫的人,一方面减少疫情传播,另一方面抚恤活着的人。Uxj曹操读书网

南北朝时期,齐太子萧长懋等人设立了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六疾馆,用来收治需要隔离治疗的病人。Uxj曹操读书网

在繁盛的唐代,官办医疗机构更加发达,朝廷设有养病坊,在各州府也设置有类似机构,负责各地医事管理和疾病诊疗,当大的疫情发生时,也承担临时性收容和隔离救治任务。Uxj曹操读书网

宋朝的将理院、元朝的广惠司、明朝的惠民药局等,都是样承担隔离治疗的官办医疗机构。明朝时,各州、府、县普遍设立惠民药局,抵御疫病的能力大为增强。Uxj曹操读书网

为应对疫情,历代朝廷都做了很多努力。但传染性疾病集中爆发后,需要隔离治疗的人成千上万,仅靠官府力量难以承担。Uxj曹操读书网

于是,各路民间力量就参与到共同救治行动之中。Uxj曹操读书网

唐朝时,许多寺院都参与到隔离防疫救治中,其机构一般称为“悲田养病坊”,宋朝以后,细化为“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安乐病坊”等,承担着防疫、治疫的使命。Uxj曹操读书网

1089年,苏轼刚任杭州知府,杭州地区就爆发了一场大瘟疫,一些药铺、医馆趁机囤积居奇、哄抬药价,大发不义之财。Uxj曹操读书网

人们四处求医,却在高昂的医药价格之下望而却步。Uxj曹操读书网

这位大文豪意识到,必须尽快创办一家“贫民医院”以解百姓之苦。办医院需要大笔资金,没有钱寸步难行。苏轼拿出自己平时节省下的“办公经费”2000贯钱和多年积蓄下的50两黄金作为启动资金。Uxj曹操读书网

还是不够,他决定搞一次募捐。苏夫人首先站出来,卖掉陪嫁的首饰力挺老公。Uxj曹操读书网

在这对贤伉俪带动下,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终于建起一所安乐病坊,集中收治病人进行隔离治疗。Uxj曹操读书网

在古人看来,被隔离起来的病人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呢?Uxj曹操读书网

饮食宜清淡。Uxj曹操读书网

晋代医学家葛洪认为,隔离治疗的病人,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他在《肘后备急方》中指出:“一家合药,则一里无病,凡所以得霍乱者,多起饮食。”Uxj曹操读书网

清代医学家王学权在《重庆堂随笔》中则提出:“宣气之法,不但用药为然,如衣被宜洁净,饮食宜淡泊。”Uxj曹操读书网

通风得做好。Uxj曹操读书网

有些病人一旦被隔离,就关门闭窗,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实际上,古代医学家早就认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Uxj曹操读书网

明代医学家谢肇淛在《五杂俎》中指出:Uxj曹操读书网

“闽俗最可恨者,瘟疫之疾一起,即请邪神,香火奉事于庭,惴惴然朝夕拜礼许赛不已。一切医药,付之罔闻。不知此病原郁热所致,投以同圣散,开辟门户。使阳气发泄,自不传染。而谨闭中门,香烟灯烛,焄蒿蓬勃,病者十人九死。”Uxj曹操读书网

接触要减少。Uxj曹操读书网

一旦被隔离,为减少传染,病人尽量不外出。清人郑光祖在《一斑录》中指出:“历观时疫之兴,必甚于俦人广众往来之地,罕至人家深庭内院,故养静者不及也。”Uxj曹操读书网

探视须谨慎。Uxj曹操读书网

传染性强的病人,隔离期应禁止医生以外人员探视;病情稍轻的,也尽量不去被隔离之家,非去不可时,一定要更加注意。Uxj曹操读书网

清代医学家陈耕道在《疫痧草》中列出了“五宜六不宜”:Uxj曹操读书网

“凡入疫家视病,宜饱不宜饥,宜暂不宜久,宜日午不宜早晚,宜远坐不宜近对。即诊脉看喉,亦不宜与病者正对,宜存气少言,夜勿宿病家。”Uxj曹操读书网

麻风病在中国流行了2000多年。在古代,这种病极难医治又极易传染,所以民间称之为“天刑病”。Uxj曹操读书网

这当然不是什么“天刑”,麻风病是由自然界中一种分支杆菌侵犯人的皮肤和周围神经系统,从而引起皮肤损害和肢体畸残所形成的疾病。它的传染性很强,潜伏期又能长达数年,因此,与结核病、梅毒一起被称为三大慢性传染病。Uxj曹操读书网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与麻风病作着顽强的斗争,在特效药没有发明出来前,将病人隔离起来几乎成为各个时期共同采取的一项措施。Uxj曹操读书网

唐朝僧人释道宣所撰《续高僧传》记载,568年,北天竺沙门那连提黎耶舍在河南汲郡西山寺设置病坊,用以“收养疠疾”,其中主要是麻风病人,病坊中设“男女别坊”“四时供承,务令周给”。Uxj曹操读书网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写出这样流芳千古之优美诗句的唐朝大诗人卢照邻就是一位麻风病人,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Uxj曹操读书网

卢照邻曾作《病梨树赋》,以树作比方,倾诉难忍的病痛:Uxj曹操读书网

“尔其高才数仞,围仅盈尺,修干罕双。枯条每只,叶病多紫,花凋少白。夕鸟怨其巢危,秋蝉悲其翳窄。怯冲飚之摇落,忌炎景之临迫……”Uxj曹操读书网

因为此病,才华横溢的他不得不放弃大好仕途而早早退职。连医圣孙思邈都束手无策,结果,他病得越来越严重——不仅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最后,不堪疾痛折磨的卢照邻投身颍水,了结了自己的性命。Uxj曹操读书网

不过,先人从未放弃过与麻风病的斗争,以后历朝历代,人们建起贫子院、麻风寮等专门医院,用以隔离和治疗麻风病人。Uxj曹操读书网

经过不懈努力,医学水平快速提高,两千年后,麻风病最终趋于绝迹。Uxj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报告:2019届中国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5440元
    报告:2019届中国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5440元

    201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5440元,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4295元。从近五年大学毕业生半年内自主创业的月收入来看,自主创业人群月收入持续高于同届毕业生平均水平。...

    2020-07-31 15:08:30
  • 韩国近七成80岁以下老人想工作 理想退休年龄平均73岁
    韩国近七成80岁以下老人想工作 理想退休年龄平均73岁

    【韩国近七成80岁以下老人想工作】7月28日,据新华社报道,韩国调查显示,55岁至79岁韩国老年人中,大约67.4%希望继续工作,理想退休年龄平均为73岁。韩国统计局估算,2047年韩国老人将升至1879万人,相当于届时韩国总人口的38.4% 。韩国2017年迈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总人口的14%。责任编辑:曾少林...

    2020-07-30 11:25:32
  • 2020沈阳“战疫新常态在线新经济”产投大会即将举办
    2020沈阳“战疫新常态在线新经济”产投大会即将举办

    今年,人社部共增加了10个新职业,其中就有互联网营销师,而人们口中的直播网红就属于互联网营销师下设的工种,叫“直播销售员”,这也是国家层面有对带货主播的认可。也说明了电子商直播的强势崛起。疫情以来,中国网民互联网使用时长比日常增加21.5%,其中尤其以直播占据人们的注意力较多,各视频APP直播业务增长突出。淘宝直播带货能力在2019年全面爆发,连续三年直播引导成交增速150%以上。电商直播对服装、...

    2020-07-28 21:17:06
  •  平均降水量达33.0毫米 青岛23座大中型水库“吃水”229万方
    平均降水量达33.0毫米 青岛23座大中型水库“吃水”229万方

    持续降水,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库“吃水”229万方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两天来,青岛持续降雨,青岛部分水库开始“吃水”。7月19日,记者从市水文局获悉,7月18日0时至19日8时,全市平均降水...

    2020-07-19 16:00:00
  • 世界上最矮小的民族,非洲袖珍民族平均身高1米3
    世界上最矮小的民族,非洲袖珍民族平均身高1米3

    非洲人在大家的眼中,除了皮肤非常黑以外,就是那里有很多的部落,还过着原始人的生活。今天为大家介绍的非洲袖珍民族,是世界上最矮小的民族。俾格米人是生活中非洲中部的一个族群,因为他们平均身高不足1米3,倍大 ......

    2020-07-17 15:56:01
  • 世界海拔最高的镇 温泉镇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
    世界海拔最高的镇 温泉镇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

    世界海拔最高的镇在哪里?温泉镇是北京市海淀区辖镇。1997年5月成立,位于海淀区西北部,镇政府驻地距区政府12.8公里,佛香阁西北9.5公里。镇域面积33.19平方公里,总人口6万。设有高里掌村、白家疃村、东埠头村、杨 ......

    2020-07-14 18:56:31
  • 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位
    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位

    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位 多省份应急响应升至Ⅲ级近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持续强降雨,据中央气象台统计:从今年6月1日至7月7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6次强降雨过程,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346.9毫米,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位,超过1998年同期数据。其中湖北东部、安徽南部局地,在过去的10天里,累计雨量超过了600毫米。鉴于洪涝灾情和灾害发展趋势,安徽、江西等地将救灾应急响应等级由Ⅳ级提升至Ⅲ级。据中央气象台统计,7月4日至7日,长江中下游干流沿线累计雨量达到100至250毫米,...

    2020-07-09 18:25:03
  • 于正又“胡说八道”,称千万片酬的明星平均每月只能存几万块
    于正又“胡说八道”,称千万片酬的明星平均每月只能存几万块

    抗美援朝,向美军阵地冲锋时,千万别喊杀!曾经付出血的教训!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我军横扫印军,打出50年和平 31省份新增5例确诊 北京2例 石景山万达疑似女病例当场崩溃 美国女记者混进精神病院,经历“黑暗”10天,最终获救了吗? 世上被暗杀最多的3个人:第2是希特勒,最后一位634次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水银?专家:看山上的石榴树就知道了 在文中,于正拿1千万片酬举例子,探讨给到明星自己手里能有多少。于正称这样千万咖位的明星,团队的工作人员大概需要10到13位,每个月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开销大概30万...

    2020-07-07 18:27:09
  • 学习小组:【基层说】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别忘了还有这群人 |2020-07-07
    学习小组:【基层说】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别忘了还有这群人 |2020-07-07

    【学习小组按】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习近平前不久,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开通“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举报平台”。消息传来,在网络上立即引起广泛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在为教师地位和待遇鼓与呼的同时,有不少网友反映代课教师却面临工资和待遇无法保障的现实难题。小组将大家的意见简单摘编如下:橙色的雪梨:明明缺老师,却控制编制人数,年年不招够。代课教师没地位,工资也难求!一个可爱的摄影师:不是说不努力考编,但要么限制专业,要么要求...

    2020-07-07 12:01:15
  • 中国古代科举舞弊什么下场?考生斩首,副国级杀头
    中国古代科举舞弊什么下场?考生斩首,副国级杀头

    【军武次位面】:杨树科举舞弊,在中国古代是死刑!再过两个月,就是科举制度被废除115周年的日子了。1905年9月2日,经过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奏请,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发布上谕,“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至此,科举退出了历史。▲废除科举的诏书作为一项被废除的制度,科举一直被认为是钳制思想,使中国陷入固步自封、愚昧落后的罪魁祸首之一,长期被口诛笔伐,似乎一无是处。但实事求是的讲,这样的认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古代好像一直都有科举制?但科举最早出现于隋朝,距今约1300多年,相比中国五千年...

    2020-07-06 17:26:44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