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是死局却矢志不渝 土耳其的两线作战意义何在
古今中外,只要是行军打仗,都明白“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而且在历史上,不论你的帝国有多么强大,将帅有多么英勇善战,最终都难免以失败告终。
两次世界大战,德国两线作战的教训历历在目
1812年,当不可一世的拿破仑集结了61万大军,对沙皇俄国发动进攻的时候。这位法国皇帝能征善战的20多万老兵,正在伊比利亚半岛,陷入了西班牙“人民战争”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于是,这位法国皇帝,不得进行双线作战。结果,在俄罗斯和西班牙,这位法国皇帝收获的只有失败。1914年,当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志得意满的率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官兵走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后。突然发现,自己既不能在短时间内让法兰西“流尽最后一滴血”,也不能迫使俄罗斯快速的退出战争。于是,德意志帝国的陆军不断的在东西两个战场,与英、法、俄三个帝国博弈。
最终,只能吞下“帝国毁灭”的苦果。1941年,希特勒指挥着征服西欧的骄兵悍将,希望利用“闪击战”可以一举征服苏联。结果,希特勒低估了苏联人的抵抗意志和动员能力,对困守大不列颠三岛的英国估计不足,也对美国人是否参战预估错误。于是,德国人再一次在世界大战中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最终,第三帝国在反法西斯联盟的东西夹攻中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可以说,历史上无数次的战争都在向人们诠释,两线作战的有百弊而无一利。但是,时至今日依然还有国家对于这些历史上的教训置之不理,毫不犹豫的开启了两线作战。这个国家就是号称北约军事规模第二的土耳其。虽然,土耳其的军力不容小觑,军队总数达到了63.9万,18艘护卫舰,240余架先进战机;
虽然,土耳其的经济GDP达到9622.26亿位居世界第17位,但是2018年的增幅已经跌到了2.6%;虽然,土耳其拥有较为完备的国防工业基础,也能独立生产两栖攻击舰、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主战坦克等先进装备,但是核心技术技术都是依靠外国进口。所以,此时的土耳其看上去就如同老虎眼中的黔之驴。虽然,是一个“庞然大物”,但是“技止此耳”!与曾经的拿破仑第一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德意志第三帝国相比,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实力虽然不济,但是土耳其一直期待能够恢复昔日“奥斯曼帝国”的荣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尤其是2001年之后,打着“反恐旗号”美国将整个中东搅闹的一团糟,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强人”们一个个的逝去。于是,中东地区原本表面上“均衡状态”被打破,各种真空让土耳其看到了拓展自己利益的机会。于是,土耳其(北约阵营)从当年那个谨小慎微,在东西两大阵营之间寻求平衡的国家,开始了在中东地区不断的展示自己的实力。在这个过程中,土耳其不仅在2015年出兵伊拉克打击库尔德人。此后,更是在2016年、2018年和2019年三次出兵叙利亚,尤其是2019年甚至已经抛开了“打击库尔德人”的借口,而是明目张胆的要在叙利亚窃取利益。
当然,无论是出兵伊拉克还是攻击叙利亚,土耳其依然是只是集中优势兵力,去打击一个对手。但是,到了2020年1月,土耳其已经膨胀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不仅继续增兵叙利亚,更是开始直接派兵参与利比亚战争。以直接出兵利比亚为分界点,土耳其从此开始了双线作战。如此一来,土耳其不仅要不断的派兵前往叙利亚,更要海将军队送往利比亚。
那么,土耳其需要重新分配兵力和技术装备,以支持两条战线的作战。同时,还要筹备各种物资,对在这两条战线上作战的士兵进行补给。那么,给利比亚补给将面临巨大的成本问题,毕竟土耳其需要将人员、装备和物资用船,跨越地中海才能运到利比亚。
对于,两栖力量并不强大的土耳其来说,这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更何况,还必须派出护航舰艇,因为的黎波里本身就在利比亚国民的包围中。而在叙利亚,土耳其同样面临补给线被打击的问题,前不久就一队运输装甲车辆的车队,在叙利亚境内遭遇袭击,很多装甲车和坦克被摧毁。
当然,土耳其面对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和哈夫塔尔领导领导的利比亚“国民军”,或许还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土耳其需要考虑的是巨大的资金投入,以及无法预计的人员损失。
要知道,贵为“世界霸主”的美国,陷入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游击战泥潭之后,也耗费了数以万亿美元,也付出了上万人伤亡的代价,也只是确保没有失败!,更何况,阿萨德的背后还有俄罗斯、伊朗的支持,利比亚“国民军”的更是与埃及、沙特等国关系密切,更是与俄罗斯和法国暗通幽曲。所以,土耳其不仅将自己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更将自己置于四面都是敌人的不利环境地。
更为不利的是,土耳其一面指责俄罗斯在伊德利卜省(叙利亚)违反停火协议,一方面又号称不会再军购方面向美国屈服。而这两大国,可以说是土耳其重要的武器提供国,以及军事技术的支援国。所以,土耳其的技术装备方面,必然遭遇东西方两大阵营同时“卡脖子”。所以,土耳其两线作战,看似风光无限,但实质上已经埋下失败的种子。一旦在这两线失败,那么土耳其的“大国梦”也将到了尽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