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此次远海演练意义非凡!外媒:世界一流海军不是吹的
俗话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尤其是“吞金巨兽”航母成为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核心之后,大型综合补给舰就显得格外重要,可以说这直接决定了航母战斗群的持续作战能力。因此,也有人形象的称其为航母奶妈。
近日,根据社交媒体报道,我南部战区海军远海联合训练编队在太平洋某海域组织了一场远海综合救助演练。此次演练在科目和环节设置上紧贴海上实战,为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远海实施综合救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此次演练的最大亮点在于远海实施综合救助,具体来说,就是“拖船远距离驰援、远海离舰损管、大风浪条件下拖带”等接近海上实战演练。这次远海训练还另外给了军迷们一个超燃惊喜,那就是号称“航母奶妈”的901型综合补给舰2号舰---“查干湖”舰(舷号967),首次在公众面前公开参与演练。
“查干湖”舰第一次现身南海,一方面表明该舰已经正式在南海舰队入役了;另一方面,也说明该舰正在为将来配属国产航母编队做最后准备。
901型综合补给舰之所以被称为“航母奶妈”,因为它是专为航母编队而量身订制的。之前,在2018年4月12日的南海阅舰式上,我军的901型大型综合补给舰的首舰“呼伦湖”舰(舷号965),同时紧跟“辽宁”号航母之后亮相。由此可见901型大型综合补给舰在航母编队的特殊重要位置。国产901型综合补给舰在南海进行海上补给任务
“查干湖”号能被称为“航母奶妈”,自然有其非凡之处。首先是排水量超大,满载排水量已经超过四万吨,是此前同类型我军903型综合补给舰的两倍。排水量大,则意味着拥有更大的运载能力,可装载更多的补给燃油和物资。其次是补给设施多,左舷则有4个补给站,右舷布置有3个补给门架;舰艉设置有一组吊车主要用于锚泊补给,这一般多用于对潜艇进行补给;舰艉上层建筑内还有能够容纳两架大型运输直升机的双机库,在战时实施垂直补给也不在话下。
目前,我军的901大型综合补给舰虽然只有两艘正在服役,但这正好满足我国现有的两艘航母组成两个航母编队进行远洋航行。但根据以往的报道,我国今后还会有第三艘、第四艘航母陆续服役,这也预示着我军将建造更多数量的901大型综合补给舰。
内行看门道,外界不仅在看我国建造了多少艘航母,更加关心了解相关的配套舰艇是不是配齐,否则不具备自身长期给养能力的航母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一堆海上漂浮的废铁而已,而大型综合补给舰更是不可或缺。
至今连传统的海上强国,俄欧日英都没有这个能力建造出来,全世界也仅仅只有美军才有大型航母补给舰,而只有配套齐全完善的航母编队,才能真正发挥出航母这个海上超级霸王的恐怖战斗力。得力于中国海军实力的日益强大,我国海军目前具备现代化远洋伴随保障能力的综合补给舰数量已经有两位数规模,仅次于美国海军,位居世界第二。
我国的综合补给舰建造技术实力现已突飞猛进的进展,即便是俄罗斯这个我们曾经的“师傅”,如今也不得把“面子”搁在一边,转而向我国进口海上补给设备,就在上月俄罗斯海军在盼望了30多年之后,新一代补给舰1.6万吨级帕申院士级补给舰终于服役,而这是由我国大名鼎鼎的中船重工所建造。
凭借901“查干湖”舰满载超过四万余吨的排水量,上万吨的舰用燃料和航空燃油,以及舰员生活用品等可以随时充足的供应能力,当作为山东舰编队大奶妈时,完全可以实现远涉重洋,已经有能力将作战半径拓展至9000甚至10000公里,而美军的海洋后花园夏威夷海域也大概仅有8200公里左右,如今我国的052D舰艇编队也已作为先遣部队浩浩荡荡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深入太平洋中心逼近夏威夷海域。
中国海军展现硬核实力,航母超级奶奶首现远海演练,901大型综合补给舰再次入列,从此不再是美军航母一家独霸天下的局面。意义超凡,海上霸王奶妈再显,中国航母编队前往第三岛链夏威夷海域不在话下。甚至有西班牙人称:中国正朝世界最强军队迈进。
延伸阅读:我军双航母一南一北镇守海岸线 战略布局已初具雏形
随着海军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去年底正式服役,我国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航母将成为海军作战的核心,这种情况目前仅次于美国海军,这对海军军力结构、战力提升、作战样式改变及兵力部署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山东”舰将和“辽宁”舰组成海军“双航母”时代的核心,据了解,“辽宁”舰母港在青岛某军港,而“山东”舰母港在三亚某军港,形成一南一北镇守、合理可靠的航母战力。
解放军首艘航母“辽宁”舰2012年9月正式服役,到今天也已服役多年,但其实它是一艘作战/训练舰,起到“种子舰”的作用,主要用以培养各方面的航母人才。
它虽然安装了航母应该具备的所有设施和装备,拥有作战型航母应有的所有能力。但“辽宁”舰采用的仍是30多年前苏联时期的落后设计,我国虽进行了现代化改装,但由于基本布局已定,很难进行大的改变。例如,航母甲板布置仍不够合理科学、内部舱室基本设计有限制、舰岛结构和功能设计不够合理和完善等,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战力。
“山东”舰是在“辽宁”舰的基础上研制的一款国产自用型航母,其实不在当时航母规划上,属于“无中生有”的一艘航母。在“辽宁”舰的改造过程中,我方设计人员已经吃透了航母建造规律,虽然两舰外形上大同小异,但已经针对“辽宁”舰上那些限制和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缺陷进行了全面改进,例如,缩小舰岛、优化布局、增加机库面积,还有舰载机数量小幅提升等。此外,它还采用了346A新型雷达,显著提升了探测性能和距离,而作战指挥系统与电子设备等,也都采用最新式装备,性能有新的升级。
不光是航母本身,部署地点也有大的改进。先前服役的“辽宁”舰驻扎在青岛母港。而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一旦南海等海域有事,“辽宁”舰想要兵临南海,就得带着“航母战斗群”长途奔袭,无论是经过台湾海峡还是台湾东海域,不但耗时费力,而且容易贻误时机。而现在有了“山东”舰舰驻扎在海南地区,就能及时、独立处理南海事端。
此外,南海地区形势更加复杂,有战力更强、更新型的“山东”舰坐镇,更能威慑潜在对手,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另外,相较于渤海、黄海等封闭、半封闭的海域,且和周边海空军强大的邻国相距较近,无法发挥航母战斗力不同,南海更适合航母编队活动,既能东出西太平洋,还能西进印度洋,同时,南海本身也足够大,而周边国家海空军力量相对薄弱。
这些有利因素叠加所带来的利好,对于我们国家航母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来说,也是难得的练兵海域,能够快速提升军事打击与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这对“山东”舰迅速形成战斗力也较有利。
同时,“山东”舰与“辽宁”舰双航母一南一北,拥有两个航母母港,力量体系布局更趋合理。普遍认为,若要打造可靠的航母战力,至少要拥有3艘航母,以确保能够有一艘维修、一艘训练,一艘执勤的航母运作布局。
因为,作为一个大型移动科学城,航母必须定期维护,方可发挥最大的战力。以美国航母为例,一艘航母的轮换周期一般是半年,即大约只有6个月是部署状态,随后就需要返回船厂,进行一次为期几个月的基地维护保养,又用6个月进行训练经维持战力。
这还主要是从和平时期的使用维护上说的,如果真正进入战争状态,只有一艘执勤的航母区区24架左右的战斗机,事实上是很难发挥太大作用的。
以俄罗斯唯一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为例,其命运多舛,先是在维护时被起重机砸成内伤,后来又发生大火,一直在摩尔曼斯克军港船坞内大修,何时能重新部署尚未可知,甚至一二年内是看不到希望的,这使得俄罗斯海军名义上是拥有航母的,但却常常无法使用,和摆设没什么两样。
反观美国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需要使用航母时,都出动了多支航母战斗群,作战成效显著,可见一艘航母在战时的确是捉襟见肘。
解放军海军在太平洋面对的外在环境可能更严峻,要应对美、日军这样的现代化海上力量,只有一艘航母是完全不够用的,而两艘航母刚好能形成比较可靠的战力组合,才尚可一搏。
也因此,“山东”舰服役后,有了双航母,中国的航母力量布局才算是初具雏形,海军才真正拥有可靠的航母战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