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自诩世界第二海军强国!法媒:这样的舰队中国5年造一支
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发源地,西欧向来有着悠久的航海传统,也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世界重要的造船基地。但是近日法国老牌造舰巨头的老总埃尔维·吉洛,却在其即将退休之前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起了丧气话。吉洛表示法国乃至欧洲的造舰业已经江河日下,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年年下降,他对欧洲造舰工业的未来忧心忡忡。
(埃尔维·吉洛法国造舰局首席执行官)
(法国核动力中型航母"戴高乐"号)
在2009年到2018年的这十年间,欧洲总计12家造舰工厂一共建造了80艘军舰,但是其中49艘军舰都用于出口,占到了总量的61%。欧洲虽然造舰的底子深厚,造舰历史悠久,但是如今却严重依赖海外的军售军舰市场。即使如今欧洲在世界对外军售军舰市场占据优势地位,但是欧洲造舰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竞争对手。这些国家有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甚至印度,都对现有市场的格局产生冲击。
(法国的外销明星产品:鲉鱼级潜艇,印度一共花了40亿美元购买6艘)
对于欧洲造舰工业来说:一整套"研发-购买-制造"的体系越来越难以维系,如果不加以解决将会导致欧洲造舰工业逐渐萎缩,坐吃山空。
在苏联解体后,欧洲的军事压力明显大大减小,欧洲海军的规模已经大不如以前,海军不需要建造更多的军舰,虽然吉洛还自称要维持住法国世界第二海军强国地位。但是实际上,按一家法媒的话说:"中国人仅花费4、5年功夫就新造出了几乎一整支法国海军"。
(法国海军)
而在军售市场,虽然欧洲军舰仍然有着技术优势,但是高昂的售价让人望而却步。以护卫舰为例,我国一艘054A型4000吨级的护卫舰,造价仅仅要15亿人民币。在欧洲吨位和功能相近的法国地平线级护卫舰,以及挪威的南森级护卫舰,造价分别为64亿和40亿人民币。一般的小国根本买不起这样价格高昂的军舰,也就像印度这样的有钱却没技术的主儿才会买。但是如今印度的国产造船业也在发展,尽管速度较慢,但是将来也有可能形成规模。
(2003年法国舰艇建造局成立,该集团是一家由法国政府绝对控股(62%)的国有股份制企业)
对于这样的局面,吉洛给欧洲指明了一条出路,那就是联合。早在2005年法国造舰局(DCN)就不断整合法国国内的大大小小的造舰和军工企业,目前也是整个西欧最大的军用舰船研发和生产企业。光整合一国的力量还不够,吉洛提议要整合整个欧洲的造舰工业资源,成立一个类似于空中客车的巨型企业,来应对国际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该方案目前得到了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的支持。
(法国地平线级护卫舰,标准排水量5600吨)
不过虽然听上去这确实有利于欧洲整体造舰工业的未来发展,但是西欧各国却又都各有各的小九九。如果该方案通过,无疑法国会成为将来欧洲造舰业的核心,也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在另一边,北方的英国、荷兰等造船业较发达的国家表示观望,而隔壁的德国目前没有表示明确的支持。欧洲造舰业的整合可能是大势所趋,但是要由谁来主导,具体步骤怎么做,未来还有很大变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