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国军队只是看上去比较厉害,俄:你上去试试
最近,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印度近期有很多专家都发表文章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中国军队是个纸老虎。
说中国军队虽然看上去很厉害,但是真实战力,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准(说的就跟上是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打不过印度一样)。为什么他们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呢?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中国军队已经有四十年没有经历战争了,实战经验严重缺乏。
虽然说这几年中国的装备越来越好了,但是这些在和平环境下长大的士兵,还能不能和以前那样悍不畏死,骁勇善战么?水准必然不如天天和巴基斯坦这个大敌交战,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印度精锐。
所以,这一增一减,一上一下,就给中国军队算个平均数吧。就当成军事水准没涨没落,就好了。算是给中国人一点面子了。
就是不知道印度专家在满嘴跑火车的时候,心里慌不慌。如果他们能像海峡对面那些名嘴砖家那样,说话的时候中气十足,双腿不打颤,没准咱还真的信了。
还不等中国军人反驳,俄罗斯人就先放话了:既然印度人那么有信心,敢不敢真的来试一试中国军队的深浅呢?
俄罗斯专家表示,之所以中国人能在过去的40年里,没有经历站着,保持国内外的和平。如果靠的不是强大的军事能力的威慑,难道是你印度人给面子,不惜的侵略中国?要真的不害怕中国军队,当年洞朗发生那点屁事儿的时候,你们印度人怎么溜得比谁都快呢?
中国现在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军队(这里特指人数)。此外,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也越来越先进。不仅是各种常规武器,在卫星、激光、电磁、信息等未来战争领域也有自己的建树。虽然我国军人人均军费比美国人低了很多,但是该有的东西那是一样都没少。正是这些东西的威慑,让外国人不敢轻易动中国。反倒是印度人,没事儿就被巴基斯坦摸一下老虎屁股,从哪个角度上看都不像是强国。
再说印度人最关心的军队作战水准。他们恐怕不知道中国人的演习,那都是实战标准的。且不说导演部一般只会给出两个战术目标,然后完全让部队自由发挥。有士兵为了获得演习胜利直接在走投无路(看清楚,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抱着炸药包钻坦克底盘。虽说是演习,但是履带是真的啊,如果坦克驾驶员一个不注意拐弯了。那这个士兵就是真的死了。
我们在演戏中都能玩命,在实战里会不敢玩命?怕不是印度人想多了。
说句毫不吹牛的话:再给印度人二十年,他们的军力都不一定能超越中国。
就不说什么作战意志的问题了,那玩意儿印度人八百年都比不上中国。因为在印度文化中,军人是刹帝利,向刹帝利投降不丢人导致印度军队在战场上经常大量投降。就说军事硬实力,谁都知道印度人的军工到底是怎么样的。
印度有些军队连枪都配不齐
现在中国之所以给人一种不厉害的错觉,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锋芒被和平的剑鞘所包裹。只希望当印度人逼着中国人拔剑的那一刻,他们还能保持今天的自信。
综上所述,无论是软实力还是硬实力,比起嘲讽我们的印度来说,我国都要强很多,而要知道的是,当初中印两国,可以说是难兄难弟,都只是人口大国而已,在国际上几乎没有话语权,甚至由于一些因素,印度当初的发展环境比我国还好一些。结果,现在双方的差距却如此明显。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这和我国十分重视人才发展有很大关系。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十分重视教育、人才,投入了大量精力、资金等,这些人才分散到各行各业,就造就了今日中国的辉煌。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才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了。
据印度deccan herald网站2月26日报道,印度目前和美国达成一致,决定一起反对中方和东盟一同制定的《南海行为准则》。两个和南部海域毫不相干的国家,这次突然一起反对中方的南海行为准则,尤其是印度此前一直没有亮明对南部海域问题的态度。因此公开站队美国,也被看做印度正式加入其阵营的标志。
事实上,中方与东盟国家一同签订的《南海行为准则》,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在南部海域争议海域相遇时,军事舰船之间可以遵照一定规矩行事,避免发生冲突甚至发生进一步的局势恶化。
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核心便是为了避免冲突
印度媒体称,印美之所以决定干涉南海行为准则,是为了“保障东南亚国家的利益”。印媒不仅将维护秩序的准则,歪曲解读为“禁止其国进入南部海域”,还抱怨称“无法参与开采南部海域资源”。显然,这是在为跟随美国介入南部海域制造借口。
美国此前一直以军事演习为理由,向东南亚国家驻军
对美国来说,印度此次站队堪称“雪中送炭”。此前菲律宾刚刚宣布终止《访问部队协议》,令美国失去一个在南海周边驻军的绝好机会,而印度的加入则让美国看到另一个希望,尤其是在美方大力推进“印太战略”的背景下,更是意义重大。
印度作为一个不结盟国家,甚至还是国际不结盟组织的发起国,选择加入美国阵营,十分耐人寻味。
印度作为一个经济外向型国家,对外贸易的依赖性自然不用多说,然而美国在2018年突然以印度拥有对美290余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为由,对印度进行贸易关税惩罚。其中包括了价值50亿美元的商品,这让印度立刻出现了动摇。
通过贸易来控制其他国家是美国近几年的惯用手段
不仅如此,印度还追随美国展开了进一步试探:首先是发表与中方对峙的言论,称目前中方正在对印度展开外交包围,并且主动寻求美国的帮助,随后更是与美国商议印太战略的战略部署——其中包括印度洋、太平洋、澳大利亚以及被其囊括其中的东南亚海域。
从这些信息中,已经大概能了解到印度为何突然转向美国一方。
中国未来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不过印度想介入南部海域,颇有些“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味道。印度国内局势的动荡和克什米尔问题已经让其内外交困,同时美国自身在东南亚地区的控制力减弱也已经成为事实。未来美印两国的军事合作能否继续对南部海域形成影响力依然是未知。
不过,中方依然要提高警惕,美国目前依然在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所谓的“军事援助”,我国未来可能会面对更为严峻的挑战。(大国方阵)
印度又来了!在中国困难的时候禁止口罩出口,暂停棉花出口,扣留中国货船后,印度又没收了归国华人的口罩。即便中方已经要求做出改变,印度还是置之不理。
|印度扣押医疗资源
印度对中国疫情的态度属实令人失望。近日,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限制两国人员交流,停飞中国航班,甚至将一些中国医疗、慈善机构、个人在印度采购的口罩等医疗资源扣押。这不仅会为中方带来困难,也会影响两国的正常交往。
对此,中国驻印度代表发出声明称:根据世卫组织的建议,不赞成甚至反对采取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各方应遵照执行。我方希望印度能够以客观、理性和冷静的态度看待此次疫情,本着合作的态度处理中方急需的物资,尽快恢复两国的贸易和人员交流。
但印度对此似乎并不在乎,印度外交部回应称,印度当前采取的应对措施符合世卫组织的建议。印度认为,该国人口庞大,医疗资源已供不应求,所以才做出此决定。但谁都知道,印度的做法并不符合世卫组织的建议,甚至还有更过分的。
|扣留中国货船
此前,印度还宣布禁止口罩出口,在中国急需口罩的时候。1月31日,印度外贸总局发布通告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印度禁止出口口罩、防护服等个人保护设备。印度最大的棉花出口商Kotak还表示,由于疫情影响,将停止向中国出口棉花。
在2月5日,印度还扣留了中国一艘名为“大翠云”的货船。理由是该货船装有可以货物,但实际上这只是一批运往巴基斯坦的普通货物。
更过分的是,印度还要向中方索赔。此前由于疫情影响,中国大量企业停工,包括许多出口企业。印度却以此为由,要求中方赔偿合同损失。中方已经对此做出解释,疫情的爆发是不可抗因素,印度不必在此刻“咄咄逼人”。
|不需要中国帮助了?
不过印度在对中国频频做小动作之时,似乎忘记了他们也需要中国帮忙。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印度的药企又高度依赖从中国进口原料药。由于中国疫情爆发,导致生产原料药的企业复工时间延长,这让许多印度药企担心会因为原料药库存不足而被迫停产。
虽然为了缓解原料药库存紧张的问题,印度已经组成工作组,研究如何提高印度原料药产量。但远水难救近火,印度还得从中国进口。据悉,印度工业联合会已经向印度政府提交了报告,希望政府出面与中国协调原料药优先进口事宜。
如今印度再次出“骚操作”,不用中国帮忙了?(中油网)
中国抗疫期间,印度又前来藏南搞事情,外交部严厉警告:不要玩火。据了解,在2月20日,我国正值抗疫时刻,印度却着急给中国添堵,他们在当天前往到两国边界地区,参加所谓的建邦活动。
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立刻给出回应。耿爽出严厉警告,我国政府对两国边界东段地区,也就是我国藏南地区,向来保持着坚定明确的立场,而且也不承认他们口中所说的阿鲁纳恰尔邦,劝告印度不要玩火。
印度应该看得出来,中国现在正在全国上下忙着抗疫,所以,才挑选了这样一个自认为合适的时机,在边境问题上给中国添堵。
两国边境问题的历史摩擦
其实,在两国边境发起争端摩擦,这并不是第1次,比如在2017年6月18日就,曾经发生过一次洞朗对峙。
而当时的涉事地区,其实只是两国领土中一小部分的分歧之处,可这一次,我国外交部所说的阿鲁纳恰尔邦,关乎到我国藏南地区,这才是两国关于领土分歧的重点。
中印两国边界总长为2000公里,分东西中三段。在东部地区,领土分歧有2000平方公里,西部地区则为3.3万平方公里。而藏南地区的领土分歧为9万平方公里。
我国藏南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南坡,还曾有一部藏文典籍,在讲述松赞干布时代的吐鲁番时,曾说道,这片区域的人们,都是黄种人,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也都是汉藏语系,这和印度人的差别非常明显。
印度忘了旧痛还来挑衅
其实,清政府自从18世纪初,就开始在此地区设置管辖,而且在1910年时,还驻军于此。在1911年,因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之时,西藏出现大混乱,而英国也想要利用此次混乱,将西藏从中国划分出去,在1913年,英方就曾经拿中印边界大做文章。
虽然英国多管闲事的拿地图划分区域,不过,我国政府却不承认这份条约,所以它也不具备法律效应。
在1950年印度独立以后,还承袭了当年英国那套边界论,在1959年,甚至开启对中国的挑衅计划,这也致使在1962年,两国边界冲突的发生。
现在,印度又想把这片区域,划到自己的领土范围内,而且还光明正大的想建邦,很显然,是已经忘记当年冲突中留下的伤痛。
当年在二战结束后,英国留下一堆问题转身就走,而边界问题引发多场冲突,这都是殖民主义带来的困扰。
现在已经并非那个时代,所以,印度也不要再妄想拿着笔杆子,肆无忌惮地把我国的土地轻易划走,这就是在玩火,后果自负。(崛起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