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中俄贸易逆势增长,这个细节很硬核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中俄贸易额同比增长5.6%,达到171亿美元。俄罗斯对华出口增加21.7%,达到111亿美元。
俄罗斯《独立报》网站10日评论称,中俄双边贸易额逆势稳步增长,创造贸易奇迹。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在促进中俄贸易逆势增长的因素中,有一个细节尤其值得关注。俄方透露,俄对华出口中,医疗产品的出口显著上升,许多俄罗斯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生产商仅仅为中国服务。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俄罗斯在精神上、物质上对中国抗击疫情提供了各种硬核支持——
俄罗斯总统普京第一时间向中国表示慰问,并表示愿向中方提供必要协助。
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扎哈罗娃在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用中文支持中国政府和人民抗疫斗争,她表示,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俄罗斯与中国同在。
俄罗斯是首个派出防疫专家代表团来华的国家,俄“矢量”病毒学与生物科技国家科学研究管理中心同中方积极开展疫苗、药品研发合作。
俄方还用伊尔-76运输机为我国送来宝贵救援物资,帮助缓解中国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用品的紧缺状况。
非常时期,中俄贸易逆势增长确实罕见。
俄媒援引俄罗斯-亚洲工业家和企业家联盟主席维塔利·曼克维奇的话分析称,得益于新启动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和“亚马尔液化气”项目,俄罗斯提高了对华石油、天然气和液化气的出口速度。
曼克维奇表示,医疗产品的出口显著上升,许多俄罗斯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生产商仅仅为中国服务。同样增长的还有食品供应。
据俄卫星通讯社10日消息,俄罗斯红十字会哈巴罗夫斯克市分会主席维克托莉娅∙马卡尔丘克透露,该市分会已将当地居民为中国抗“疫”募集的医用口罩、消毒用品等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交给了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馆。
当地时间4日,俄罗斯政府在其官网上发布公告,即日起至2020年6月1日,俄罗斯将禁止部分医疗物资的出口,包括口罩、绷带、一次性医用手套、一次性医疗防护服、医用防护镜、呼吸机、消毒液和外科手术服等,但用于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以及供个人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除外。
作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俄方严格防疫的同时也在全力维护中俄关系。
新华社13日的报道称,疫情尽管汹涌,却无法阻断中俄交往合作。在海上,中方企业首次以万吨轮装载自俄进口的14857吨俄产大豆;在陆路,中俄铁路2月份货运量不仅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反而逆势上涨10%,成为疫情之下双边合作的一大亮点;在空中,即便在最艰难的时期,中俄之间必要的航班往来始终没有中断,仅北京与莫斯科之间便保持着每周8个航班。
根据俄罗斯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通告,到目前为止,俄罗斯确诊新冠病例总数已达34例。
据俄媒消息,莫斯科市政府12日透露,正在修建“方舱”医院以应对疫情。
报道称,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当天透露,莫斯科将加大对新冠疫情的打击力度,目前正在新莫斯科行政区修建一个传染病医院。他介绍,医院选址远离居民区,与最近的一栋住宅楼相距250米,医院设有500个床位,其中250个为重症监护病床。
疫情终会过去,相信在经历了合作抗疫的“大考”之后,中俄关系会变得更加成熟、稳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