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歼15:胜不了越南苏30?性能早已超过本尊!
最近有网上传言,我国的两艘采用滑跃式甲板起飞的航母性能极差,歼-15舰载战斗机在这样的环境下起飞性能严重受到影响,不仅航程短,而且连空空导弹都无法带齐,甚至连越南的苏-30都干不过,事实真的有这么糟糕吗?
采用滑跃式甲板起飞确实会影响到舰载机的一部分性能,这一点我们不可以否认,可这个性能方面的影响有多大呢,其实也不像有些网上传言的那么夸张。
国产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的甲板上都有两条起飞的跑道线,其中一条在右舷前甲板的位置,长度比较短,大概在105米左右,属于一号轻载起飞点,另一条左舷前甲板起飞线则延伸到了降落区的斜角甲板处,其起飞点分前后两个点,长度分别为105米和195米,分别是2号轻载起飞点和3号重载起飞点,总共是三个点。
由于1号和2号起飞点的跑道长度只有105米,歼-15战机如果从这两个点起飞的话,航程和武器的携带量是会受到很大影响的。基本上只能轻装上阵,也就是带齐对空作战的导弹和部分燃油,用来执行防空任务是足够了,但若想执行长距离奔袭或者对敌攻击的话就不太现实了。不过从这两点起飞最大的好处就是准备时间短,而且不影响其他舰载机的着舰,特别适合应急情况下的起飞。
3号起飞点的跑道长度达195米,比2号起飞点多出近一倍,是专门给重载起飞的歼-15准备的,战机从这个点加速起飞的话,最大起飞重量可以达到28-30吨,除了空空导弹外还可以携带反舰导弹、鱼雷和对地攻击弹药,燃油携带量也可以大幅度的增加,适合用来执行远程攻击作战。不过这个起飞点和降落通道存在交叉的问题,会干扰其他舰载机的着舰作业,因此使用起来比较麻烦一些。
其实国产的歼-15战机虽然源于俄罗斯的苏-33重型舰载机,但经过国产军工人的不懈努力,早已脱胎换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当中最大的变化主要有三点,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航电系统全面的升级。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电子技术的发展早已今非昔比,国产航电系统早已大大的超越苏联老大哥,跻身世界前列,尤其在雷达方面更是建树颇丰,保守估计,光是在航电系统方面,歼-15领先苏-33至少一代半,而在功能更强大的情况下至少减重1吨,这为机翼折叠和起落架的加强争取了很宝贵的空间。
歼-15的另一个变化是机体强度的加强和复合材料的使用,俄罗斯的苏-33基本上没使用到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用的基本上都是传统的铝合金航材和一部分钛合金结构件,这也是该机型机体重量严重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复合材料的应用对"侧卫"家族的整体性能提升是相当明显的,也解决了该机型跨音速时机体强度不足的缺陷。
最后一点变化就是歼-15使用的发动机歼15没有配备国产航发,依然是进口的al31系列,如今也已经成熟,大量应用于国产多型主力战机上。这为歼-15的短距起飞增加了强大的助力。
至于歼-15与越南的苏-30本身就没有可比性。论用途,歼-15是一款舰载多用途制空战斗机,而苏-30则是一款双座的以对地攻击为主的战斗轰炸机,单论空战的实力,歼-15绝对技高一筹,更何况国产航电系统和机载雷达系统上的优势,苏-30还真不够看的。
延伸阅读:中国航母处于攻坚克难阶段 俄伸出援手,交换这项技术
中国海军的崛起之后可谓是历经千难万阻,可谓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终于修成了正果。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新中国在建国之处,我国在大型水面舰艇的建设上可谓是一穷二白,此后很长一段的时间内我们只能靠苏联引进军舰。而如今随着我国国产航母山东号的交付,我国在海军实力方面已经超越了俄罗斯。
即便是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包括辽宁舰在内的两艘航空母舰,但显然我们是不会满足现状止步不前的,未来我国还要建造排水量更大的航空母舰,但由于此前我国没有建造核动力航母的经验,因此对于核动力航母的建造我国还需要克服不少的难题。
不过早前俄罗斯就曾表态愿意想我国提供核动力反应堆的技术,用于帮助我国知道更大动力的破冰船,但是后来由于外界的各种原因,这项合作最后被搁置了下来。
即便是这样,也没有能够阻拦我国发展核动力的航母的决心。但我们都知道对于这项技术的研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突破的,因此在国内就出现了另一种声音,即将核潜艇的反应堆技术用在航母上;但我们从法国的戴高乐航空母舰上就可以看出这种做法的弊端。
然而就在中国为发展核动力航母而一筹莫展的时候,邻国俄罗斯就表态称愿意跟中国互相交换航母的核心技术,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众所周知,在去年年底俄罗斯唯一的一艘航母在维修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场大火,如何修复这艘年迈不堪的航母成了困扰俄罗斯的一个难题,在这期间就有俄罗斯专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俄罗斯专家还表示,中国人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一艘“库兹涅佐夫”级别的航母建造;而相比之下,俄罗斯最新型的排水量仅为3000吨的护卫舰,却足足花了11时间才完成下水。如果中国帮助建造或者修复库兹涅佐夫,还可帮俄罗斯避免这一型号动力不足的根本缺陷,而作为报酬俄罗斯可以拿核动力反应堆技术作为与中国交换的条件。
其实仔细一想,最赚的还是我们,不管怎么说航母的核动力技术,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难得俄罗斯人鼎力相助,我们当然不能拒绝。
而如今大家都知道我国在核动力航母的研制中最缺的就是核动力技术,可以说俄罗斯专家的这个建议是非常令人感到兴奋的。如果最终中俄两国能够达成这样的一份协议,最终就能实现双赢的局面。中俄两国都可以用极低的成本让本国拥有核动力航母,不过由于这个想法太过于前卫,更重要的是俄罗斯究竟会不会同意这个建议目前还不好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