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的摇篮”,长城200号潜射核导弹实验艇
#人民海军生日快乐#
军迷们会一眼就会看出图片里的是我国第一代潜射核导弹“巨浪–1”型,它也是亚洲第一型海基潜射核导弹,“巨浪–1”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具备了第二次核反击能力,也是往射程更远的海基洲际核导弹的起始点。
核潜艇发射洲际导弹是大国的象征,但核潜艇和海基核导弹在研制过程中是难上加难的事情,艇、筒、弹这三大系统要同步进行,而将艇筒弹三结合,并且能够顺利的发射核导弹要经过长时间的艇上验证才行,因为陆上实验与真正的海洋环境相差太远,根本起不到完全技术验证的效果。
但实验要是直接使用核潜艇的代价太高,甚至是风险也极高,因为实验科目本身就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在里面,如果在核潜艇上直接进行实验一旦出现实验失败有可能会严重伤及到核潜艇,假如伤及到核反应堆将是不可挽回的灾难,所以在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实验阶段最好用常规潜艇进行替代,我国在“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高瞻远瞩的指示下,从1958年就开始进行核潜艇的设计工作,但核潜艇特别是战略核潜艇,不但需要强大的工业能力,更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而我国当时的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在短时间内建成是非常困难的,为了不延迟发射系统的研制工作,我国在1960年动工建造了6631型常规弹道导弹潜艇。
6631型常规弹道潜艇就是苏联的629型常规弹道导弹潜艇,北约称之为:“高尔夫”级(G级),1959年1月份苏联向我国提高了该型艇的所有设计技术和工艺技术文件,并且派出专家在大连船厂进行技术指导…顺便说一句,中苏以后的关系如何,我们没资格评论,但建国初期苏联对我国工业化的大力支持这个情谊我们不会忘记的。
6631型艇从1960年开始建造,在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与1966年建成,1968年正式服役,艇号为1101(1968年更名为长城200号艇),从指挥台围壳来看1101号要比033型艇大了许多,不但是因为排水量增加的缘故,还因为它需要使用潜地导弹,受6631艇耐压壳体直径的限制,只能是将发射筒大部分放在指挥塔围壳当中,耐压壳内布置压缩空气瓶、管道、电控室…等辅助装置,所以1101号艇的指挥塔特别大。
从技术水平来说,1101号艇属于大型常规潜艇,水面排水量2700吨,水下排水量3500吨,安装有三具CM60型发射筒(发射R11弹道导弹,也就是海军版的飞毛腿)可携带三枚核导弹,但我国科学家当时就发现这种发射器只能是潜艇浮到水面上才能发射,这也就失去了弹道潜艇隐蔽出击优势,通过与当时美军的“北极星Ⅰ”型潜地导弹的分析认为水下发射固体导弹才是将来的发展方向,在09工程(核潜艇工程)论证之后成立导弹第四设计院,开始固体导弹的研究,1967年下达了潜射型固体导弹的研制任务。
所以,1101号艇建成后我国并没有使用苏制CM60发射筒,而是改为两具自行研制适合水下发射固体导弹的发射筒。
退役后的长城200艇已经移交给了“海军博物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片里就能看到导弹发射筒的上面一段。
那么长城200号潜艇是怎样发射潜地导弹的呢?首先潜艇要进入预设阵地(水深适合发射导弹的较宽海域)潜艇要保持在水下30米处(海域水深要在300米),航速保持在2节左右,此时艇外为3个大气压(水深每降低10米增加1个大气压),潜艇的高压气瓶开始对发射筒进行增压,筒内与艇外气压要保持相同,再打开发射筒上盖(由于外部海水与发射筒中间有一层塑料膜海水不会进入到发射筒内),当接到发射指令后控制室按下发射按钮,发射筒底部的火药被点燃(冷发射方式),产生高压膨胀气体推动导弹向上冲破塑料膜一直向上,接近海面时导弹发动机点火将导弹推出海面…潜艇关闭发射筒上盖,做水下机动完成一次发射。
长城200艇吊装“巨浪–1”发射筒,潜艇的发射筒分为外筒和内桶,外筒就是潜艇在建造过程就有筒位,比如说:092战略核潜艇有12个发射筒就是12个筒位,在筒位内要安装各种与导弹发射筒(内筒)对接的接口和气体管道和阀门、各种输电电缆和控制控制电缆,筒位还要安装燃气火药和燃气发生器…等等复杂的装置;内桶就是潜地导弹的外包装筒,里面不但有一枚潜地导弹,还装有支撑架、电控器…等辅助装置,通过吊运方式吊进潜艇的筒位,然后内外筒对接,发射筒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很窄的空间内布置这样复杂的装置对于设计和设备的制造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1982年10月12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长城200号潜艇在我国黄海海域成功的发射了一枚“巨浪–1”型中程潜地弹道导弹!这次发射成功使我国真正的拥有了第二面核盾牌!并且完全掌握潜地导弹发射系统和潜地导弹研制的所有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潜地导弹的国家,腰杆更硬,国际话语权增加,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核大国。
当然有些人会说:都1980年代了美苏当时的核潜艇和潜地核导弹都已经在大洋深处执行任务了,我们刚刚拥有是不是没啥可骄傲的…?说这种话的人看待问题是肤浅的!美苏的核潜艇、潜地导弹是保卫美国和苏联的,和我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个世界上要想不受欺负,自己是靠自己一点点的构筑大国安全基石,没有人在这上面帮助你,就拿意大利来说,早年间是拥有过“北极星1”导弹的,但导弹的拥有权是美国,能不能发射、有没有密匙(发射指令)都控制在别人手里,真的被核打击之后谁能帮你?所以说,在构筑国家安全基石上这个问题上,不论怎样的艰辛都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自己掌握了核盾牌当然是骄傲的事情。
时间进入到19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对“巨浪–2”远程潜地核导弹的研究,同时094型战略核潜艇也在建造当中,长城200号潜艇通过一定的改装之后又重新披挂上阵,开始了对“巨浪–2”测试任务,通过多次的试射为“巨浪–2”的定型功不可没,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巨浪–2”潜射洲际导弹的射程理论上可以覆盖全球,也就是把核潜艇驾驶到离自己的控制区域不远的地方就能威慑到敌人,这要比射程2000公里的“巨浪–1”进步极大,同时“巨浪–2”的载荷也要比“巨浪–1”增加了很多,可携带多弹头或者核当量更大的单弹头,突防能力也有了极大的进步…这些都与长城200艇实测是分不开的。
在船坞内进行维护保养的200号艇,与边上的033型常规艇相比它确实要大很多,而且它还是三个螺旋桨推进。
2010随着“巨浪–2”导弹的测试完成,长城200号艇也完成了历史使命,正式退出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结束了荣耀的服役生涯,但是它为我国构筑核盾牌的功劳将永久性的记载在功劳簿上。
长城200号艇和351号巡航导弹试验艇同框,静静的停靠在码头,虽然它们都已经退役了,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从它们身上看到了人民海军的发展史。
人民海军生日快乐!
人民海军万岁!!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