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的东风41、巨浪3技术成熟,为何还要搞轰20呢?
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这一表述是在冷战时期提出的,但现在大国都在寻求隐形飞机的探测和猎杀能力,防空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实时打掉敌军机场的办法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环境下,对于依赖机场、及时性差、容易被发现的轰炸机来说,核打击是否有价值?
由于这些问题,轰炸机变得越来越重要。打掉对方的机场其实有点困难。现在这一切都是通过直接攻击机库来实现的。它曾经封锁跑道,等待攻击舰队轰炸机库。
但对付机库也需要导弹,而且射程越大,成本越高,在一定距离内不可能作战。例如,“战斧”和“东风15”可以在1000公里内任意命中,要是三千公里以外的关岛的话,就要用东风26和轰6发射的导弹了,要是8000公里以外,非洲际导弹莫属了。
轰炸机有很长的飞行距离。在空中加油后,就可以对全球各个角落进行攻击。因此,部署的机场可以靠后些,也就不容易受到对方的攻击。前方部署的攻击机和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为1000-1500公里,其机场容易被击中。
在关岛B-2临时机库中,只有东风26适合攻击关岛。导弹本身价格昂贵,数量不多,而轰6K巡航导弹的突防能力不足。如果是琉球机场,就容易多了。
就核打击任务而言,轰炸机主要从事核威慑,也就是说,如果出了什么问题,轰炸机就可以溜达一圈,显示自己的实力,威胁敌人退却。现在俄罗斯的图-160和美国的B-52就是这样使用的。这个时候,恐怕敌人找不到他们。有什么好担心的?
的确,在核战争爆发前,由于轰炸机飞行速度有些慢,在机上有人的情况下可先把命令发出去,然后决策层会仔细考虑和沟通,最后决定不打核战争,这架轰炸机还能被召回。洲际导弹不行。所以,轰炸机在核战争中提供了后悔的权利,这种后悔药当然是有用的。
目前,部署的陆基移动核导弹随之多了起来,例如ss-27、东风41、和美国新中段等,不能指望洲际导弹击中它们。只有具备空中侦察和目标识别能力的轰炸机才能有效歼灭它们。美国部署B-2,这是针对苏联的SS-25发射车的。
在没有核战争的情况下,轰炸机还可以潜入敌方领空攻击其他高价值的机动目标,而不会浪费。B-2拥有巨大的射程和最好的隐身能力。它可以绕过雷达站,低空潜入目标区域,搜索目标并进行打击。如果它不起作用,那么攻击者就更不起作用。
所以轰炸机还是很实用的。事实上,中国在第五代轰炸机上的开发非常顺利。按照目前中国的科技实力,轰20轰炸机采用的隐身技术绝对优于美军的B2幽灵,机身上也可能采用类似j-20得3D打印技术。
目前,这些技术都是世界级的技术。随着这些技术在新型中国战机上的应用,中国的综合战斗力将迈上一大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我们的轰20快出来了。让我们期待吧!
延伸阅读:真正的轰20不是任何机型的复制品 而是中国军工里程碑
虽然B2已经服役20多年了,但凭借其出色的隐身能力,仍然是世界上最具威慑力的战略轰炸机。尽管它目前只装备了20架,但这20架B2的威慑作用并不比数十架B52来的差。由此可见,轰炸机的隐身带来得是战斗力的倍增。
隐形轰炸机的发展极为困难,而且只有极少数国家可以建立这样的生产研发作业平台。目前,我们已经陆续开发了几款大型飞机和隐形战斗机,例如最近频繁亮相的运-20和歼-20。
生产制造隐形战略轰炸机的基本条件目前已经有所具备与积累,而且有关空军新式隐形战略轰炸机的消息也越来越多,尽管官方都还没有给出确切的回复,但“迫不及待”的军迷朋友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相信不久将会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让我们共同期待。
从轰20的这些虚构图中可以看出,轰20或多或少具有B2的阴影。那么,我们的轰20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只是B2轰炸机的复制品吗?不,真正的轰20将与B2完全不同。
让我们看一下两个经典的战略轰炸机B2和Tu160。这两个轰炸机的设计概念截然不同。一个是对隐身能力的最终追求,另一个着重强调的则是是航程,速度和载弹容量。
B2轰炸机的整个设计思想是为了隐身。没有垂直尾翼,翼展比机长要长得多。尽管此设计对于隐身性很好,但它也付出了很多。B2的最大飞行速度不足1马赫,而弹药负荷也刚过20吨,最大航程不足11000公里。
相比之下,图160的航程则来到了16000公里,最大载荷与飞行速度几乎双双是B2的两倍,分别为40吨,与2马赫,要知道,这速度比许多战斗机都要快!
我们的轰20具有与图160截然不同的能力,那就是更为出色的隐身,但是轰20的设计是否像B2那样只能靠隐身来达到其战斗效果?
答案是否定的,想象一下,如果B2没有隐身能力,性能基本上会像轰6,但是B2拥有强大战斗力的原因是因为美国空军已经使其各项技术变得足够优秀。到目前为止,或许只有美国可以做到。
一个简单的例子,即B2后面的发动机红外抑制技术,我们没有,从歼-20可以看出。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设计思想是从B2复制而来的,那么轰20将是一个缓慢且载弹量不高的轰炸机,但由于技术原因,优化效果肯定不如B2,所以其真正的隐身效果很难达到B2的水平,这样的轰20将非常“令人尴尬”。因此,这种设计思想不是最佳的,因为性能指标不能超过B2。
所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最终版的轰20将会是B2和图160的“组合”。该轰炸机将具有超音速飞行能力,且载弹负荷可以达到甚至超过B1轰炸机,因为它必须首先要确保出勤打击效率。
至于隐身效果,即使它没有达到B2的水平,也比图160和B1的水平高得多。根据这种设计的轰20将是具有隐身能力以及大范围打击能力和负荷能力的轰炸机。轰20很快就能与我们见面。我们将拭目以待,以等待这个我国又一里程碑的诞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