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在餐厅的传播速度有多快 可在空中停留12分钟 !
当地时间13日,世卫组织召开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新冠病毒可能成为长期问题,很难预测何时可以战胜病毒,它可能成为永远不会消失的流行性病毒。迈克尔·瑞安以艾滋病为例,尽管艾滋病毒没有消失,但人类已找到治疗方法和预防手段,人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恐惧艾滋病。迈克尔·瑞安表示,希望可以研发出高度有效的疫苗,并分配给世界上所有人。
近日,日本NHK电视台发布了一个模拟病毒传播视频,展示了新冠病毒在餐厅中的传播速度。十名志愿者参与实验,其中一位是“感染者”,他的手上涂了荧光材料,试图模拟新冠病毒是如何在室内传播的。
在场的志愿者一起用餐,半小时过后,实验结果出人意料:手上的“病毒”不仅沾到了志愿者的嘴边,而且扩散到餐盘桌子杯子上。此外,同桌的其他食客也粘上了不同程度的“病毒”。NHK电视台表示,实验证明如果没有防护措施病毒可以迅速传播,洗手、戴口罩以及分餐制可以大大降低病毒传播。
不过,尼科尔斯也表示,实验情景是“人为”模拟的,接触本身被强调得比较多。神户大学传染病专家岩田健太郎对此表示赞同。岩田称,“实验只是描述了(病毒)通过接触传播的可能性,这并不能证明(实际)发生了什么,所以必须明确区分可能发生和已经发生的情况”。
一项发表的新研究显示,说话产生的液滴可以在封闭空间的空气中悬浮十多分钟,这突显了语音传播可能在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方面的“重要作用”。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国家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疾病研究所(NIDDK)的一组研究人员让接受试验的人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大声重复“保持健康”这句话25秒。投射到盒子里的激光照亮了液滴,使它们能够被看到和计数。
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研究显示,通过语音产生的唾液微滴在空中平均停留了12分钟。
考虑到唾液中新冠病毒的已知浓度,科学家估计,每分钟大声说话可以产生1000多个含有病毒的液滴,能够在封闭的空间中停留8分钟或更长时间。
研究人员总结道:“这种直接的可视化展示了正常语音是如何产生空气中的液滴的,这些液滴可以悬浮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并且非常有能力在有限的空间内传播病毒。”
该研究小组4月份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另一项研究中表明,说话声音越小,产生的液滴就越少。
如果可以通过语音确认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水平,则可以科学地促进许多国家建议民众戴上口罩,并有助于解释该病毒的快速传播。
戴口罩对于抑制新冠病毒的传播能起多大作用?
围绕这个问题,来自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巴黎高等经济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和芬兰家庭联合会的研究人员利用两种人工智能模型,来预测戴口罩对新冠病毒传播的影响。
根据研究,表现最好的AI模型表明,当人群中至少有80%的人戴口罩时,对于新冠病毒的传播会产生“重大影响”,而当只有50%或者更少的人选择戴口罩时,对抑制新冠病毒传播能起到的作用“最小”。
这篇4月22日发表在预印本论文网站Arxiv.org上的论文,显示的结果美国疾控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指导意见一致,两者均建议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研究结果显示,只要尽早地戴口罩,即便是非医用口罩或是家庭自制口罩对于减少病毒传播也能起到作用。到了病毒爆发期,如果全员都带上口罩,感染病毒人数会急剧减少;如果90%的人带上口罩,对病毒的抑制作用会在第50天开始显现;同时如果口罩佩戴率低于50%,需要等到75天的隔离措施后,病毒传播程度才会降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