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人,真实身份已确定,但为何没有头颅?
武则天的墓也就是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北6公里的梁山,乾陵也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葬着两个皇帝的陵墓,而乾陵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
乾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而且还有120多件巨大的石刻雕群,石刻雕群有述圣纪碑和无字碑,也有巨大的石人石狮,在乾陵朱雀门外神道东西两侧,分布着两组石人群像,整齐恭敬的排列于陵前,东侧一组29尊,西侧一组32尊,共计61尊。
这些石像高度与真人相仿,穿着却各不相同,都是少数民族和异国装束,这些石像的来历原因,就是唐高宗李治入葬的时候,唐王朝的属下少数民族官员和邻国王子、使节等前来参加葬礼,武则天为了炫扬国威,就将他们雕像立于陵前,在石像背后刻上国别、官职、姓名,因为岁月的侵袭,现在能辨认所刻的字只有七尊。
不过最为奇怪的地方,却是这61尊石像全部没有脑袋,关于这些石像为什么没有脑袋,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在民间就有好几种说法。
部分专家认为这些石像头部被毁于明朝嘉庆年间的华阴大地震。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发生了一次八级以上的大地震,这次地震极为强烈,先后造成数十万人死亡。
而乾陵距离华县只有100多公里,同样属于震中地带,因此乾陵也遭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从而导致部分石像的头部因地震而损坏,剩余石像的头部则被毁于明朝末年的战乱。
安史之乱后,唐朝已经不再是那个四方臣服的东方强国,因此后来很多番臣来到乾陵后,发现代表自己国家的石像矗立在乾陵之前,形同守陵人,觉得这是对他们的不敬。因此趁人不备将这些石像的头部全部砸毁,因为毕竟不够光彩,行事比较仓促,因而其中两尊石像还残留着头部。也有说是后来八国联军侵华,那些西洋人见到这些番臣石像后,认为这是对他们的讽刺,因而将其砸毁。
据说明朝末年,乾陵附近经常发生瘟疫,于是有迷信的人说这是因为乾陵外的番臣石像成精了,经常在夜里出来传播瘟疫。对瘟疫无可奈何的百姓们对此信以为真,于是聚集起来,将这些石像的头部砸了下来,说是这样就能避免这些石像再来害人。不过村民们的行动很快就被当地乡绅和官员出面阻止了,所以残留下来两尊带有头的石像。
延伸阅读:辽宁省的萧太后乾陵,多次被盗墓贼光顾,为何值34亿的寿衣无人碰
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凭借盗墓手段来追求荣华富贵的人,虽然当时的政权也都在严厉的打击这种行为,但实在是太过鞭长莫及了,许多大墓还是被盗墓贼光顾了,墓室被破坏了,里面的陪葬品能带走的他们也都带走进行变卖了,这让许多有价值的国宝流落民间,甚至传到了海外,可以说是国家的一大损失。
有传言说坐落在东北的萧太后,她的陵墓虽然多次被盗墓贼光顾,里面的陪葬品也被多次带走,但有一件价值连城的镶满珠宝的寿衣却没有人碰,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这个陵墓不得不提的就是萧太后其人,她在杨门女将的故事之中是不可缺少的最大的敌人。这些故事虽然是后人编造出来的,但萧太后在历史上却是真实存在的。她的本名叫做萧绰,她的父亲在穆宗死之后,帮助耶律贤登上了皇位。
辽景宗十分感激,把作为父亲最宠爱的女儿的她封为贵妃,不久又成为了皇后。只是皇上身体一直不好,她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处理朝政,历史上女人的地位一直不高,也不能参与政事,但她的丈夫却默认了这些,于是朝中的政务都开始由她与重要大臣商议后再做出决定。
她的丈夫景宗不久还是去世了,在临终的时候还留下了诏书,说国家的大事都听皇后的,可见她的政治才能是被认可的。她年仅十二岁的儿子继承了皇位后,她被封为太后。
她十分担心,因为自己儿子的年龄太小,虽然朝中有自己和曾经被自己的才能所折服的大臣,但难保会有宗室亲王会起兵谋反,而且宋、金两国也会趁机攻打。所以她一边下令严加管理边防,防范外来入侵,另一方面又颁布诏令将亲王的兵权都收了过来。
她执政和摄政时期可以说是让辽国进入了最辉煌鼎盛的时期,她在内重用了许多有才能的大臣,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游牧社会转向了封建社会。对外她还联合了金与宋朝抗衡。在宋辽的战争之中她多次亲自上阵,指挥大军多次打败了宋的军队,不仅收回了本该属于自己国家的土地,还将辽国的疆域也扩大了不少。
虽然杨门女将的故事是假的,但杨业却是确有其人的,他就是死在萧太后亲自上阵指挥的战争之中,这一仗打的大宋开始有些忌惮辽军,最终选择了退兵与大辽达成了盟约,宋辽也达成了暂时稳定的对峙局面。
几年之后她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将朝政还给了自己的儿子,几个月之后就去世了。去世之后她与自己的丈夫合葬在了乾陵(辽宁省北镇县富屯乡龙岗子村)之中。这座陵园自从大辽灭亡之后一直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曾经许多的盗墓贼造访这里,带走了许多值钱的东西。
她在下葬之时最珍贵就要数穿在身上的金缕衣,著名的文物专家裴元博,他的估价为34亿,但是这件衣服在以前并没有现身,直到上世纪的九五年才突然在辽宁出现,可见曾经的盗墓贼都没有拿它,但却无人能说出它是如何出现的,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挖出来的。脱别人的寿衣在古代是要折寿的,是不是盗墓贼担心被折寿呢?但是他们做的挖坟的活儿本来就是天理难容,遇上这么一件金丝绣的、上面还镶了许多宝石的衣服怎么会将它弃之不顾呢,最起码也是要抠几颗宝石的。
其实在历史上这个墓并不是只被盗墓贼造访过,在萧太后过世之后的一百多年里,辽的国力开始日渐衰退,曾经交好的金也开始与宋结盟,最终两国联手将大辽灭亡。虽然曾经金与大辽曾经缔结了友好之盟,但却因为国力长久的居于辽之下,尤其是在萧太后时期,这让他们国家的人对大辽都非常的仇视,所以就闯入了陵墓之中进行了洗劫,所以这件金缕衣也很有可能是那个时候就被带出陵墓重新埋藏了起来,而之后进入的盗墓贼也不曾碰过,更不会出现无人敢碰的情形,无非就是早已经被盗墓贼带走,先下手为强而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