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式宣布制裁,澳高官急打电话,中国拒接!
5月18日,商务部网站发布2020年第14号公告,宣布自19日起对澳大利亚产进口大麦征收反倾销税。
近日来,澳大利亚一直想要就反倾销税一事与中方“协商”。澳大利亚ABC新闻当地时间5月18日声称,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两国“正保持沟通”,但是在正式征收反倾销税前夕,钟山“没有接听”澳大利亚贸易部长西蒙·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的电话,也没有“给出拒接原因”。
报道称,一个多星期以来,伯明翰一直在寻求与中国进行对话,讨论大麦反倾销税,以及中方暂停接受四家澳企的牛肉产品进口申报的问题。
但是伯明翰17日对ABC新闻说,他请求与中国商务部部长进行讨论,但是“这一请求没有被接受”。
同样被拒的还有澳农业部长戴维·利特普劳德(David Littleproud)。利特普劳德17日向ABC新闻证实,他近来也一直无法与中国农业部长通话。他说:“我提出和他们沟通,他们回复说,近期我们没有机会讨论现在面对的难题。”
报道称,澳大利亚拒绝承认中方有关大麦倾销的指控,还威胁称,如果中国征收关税,澳大利亚将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市场。2018年,澳大利亚出口了价值15亿澳元(69.15亿人民币)的大麦。但在2019年,由于干旱等原因,澳对华大麦出口额下降至6亿澳元(27.66亿人民币)。
18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问及此事:“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伯明翰昨天在采访中称,他希望和中国对口官员就贸易问题进行通话,但中方并未安排。中方能否证实?中方是否有兴趣与澳方就近期贸易问题进行正式接触?”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我想,如果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希望同中方联系的话,他应该通过正常的外交渠道去联系。关于近期贸易问题,中国商务部已作出回应,我也回答过有关问题。我愿再次强调,有关案件是一起正常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中方正根据相关法律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推进有关调查。具体情况请你向主管部门了解。”
而关于中国与澳大利亚近期的贸易问题,外交部已经做过多次回应。在5月12日,赵立坚就曾明确表示,暂停4家澳大利亚企业肉类产品的进口申报是因为“中国海关在对进口肉类产品进行查验时,连续发现澳大利亚个别企业多批次输华牛肉产品存在违反双方主管部门共同确定的检验检疫要求的情况。”
至于澳方推动所谓疫情“独立国际审议”,赵立坚也表示,“全世界都清楚,病毒来源和传播问题需要由医学专业人士进行科学研判。利用疫情搞政治操弄只会干扰国际疫情防控合作,也不得人心。”
在18日,赵立坚还就此事驳斥澳媒记者,指出疫情应对决议草案和“独立审查”完全是两回事。赵立坚说,“欧盟向今年世卫大会提交了新冠肺炎决议草案,各方经过充分讨论,就决议草案内容达成了一致。中方同各国一道积极参与草案磋商并参加了目前案文的协商一致……有关案文内容同你所谓的‘独立审查’完全是两回事。”
美国鼓吹造谣,国际舆论亲美势力同样猖獗,其中澳大利亚包括政府领导人、媒体等的一些言论也引起了中方注意,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方发出自己的声音后,澳国内也发出了对反华势力的善意提醒,得罪中国真的准备好了吗?
澳站队美国支持向中国索赔、调查
站队美国是澳大利亚一贯的做法,在此次疫情中也不例外,美国政府如今已经成为最大的“造谣团体”,但国外依旧有不少跟风势力跟随美国在疫情问题上抹黑中国,此前澳总理莫里森发推文称支持美国提出的对新冠来源问题的国际独立调查。
一石激起千层浪,过去虽然澳洲内部也不时地传出对华不利的言论,但包括澳洲小媒、政治作秀议员的小丑式发言都不足以让人重视,相比之下一国领导人的态度关乎一国对外的政策可能,因此对于莫里森的说法,中方也发出了强烈警告。
中国外交部呼吁澳洲政府不要追随美国把弄是非,多做有意全球抗疫的事,同时中国驻澳大使也发出友善提醒,不希望看到两国关系被破坏从而让中国人民失望。
澳政客威胁断供铁矿石
尽管随后的舆论风向突变,澳内部开始呼吁不要攻击中国,但依旧有反华势力不依不饶,有澳政客马克拉瑟姆还扬言要用矿石出口为威胁要求中国接受国际调查。其表示中国需要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如果以此威胁中国必定服软。
西方虽然喜欢走精英路线,但实则小丑也不少,马克拉瑟姆引以为傲的澳洲矿业真的能成为“制衡”中国的武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有关矿产出口合作问题,巴西一直希望能扩大中国市场,我国同巴西有大量的贸易往来,不过更多地还集中在农业,但巴西的矿产也不少,铁矿石出口中国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在澳的铁矿贸易。
实际上这名澳议员还是没想明白问题,尽管中国需要从国外进口铁矿石,但澳大利亚就不需要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了吗?
澳一年出口中国的铁矿石总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澳铁矿产业的发展,如果贸然中断两国的贸易往来,受影响的不仅仅只是中国,如今陷入经济困境的澳大利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因此一些议员所说的话其实是盲目自信的表现。(烽火崛起)
在“资源为王”的时代,谁掌握着能源,谁就具有高人一等的话语权。在这点上,澳大利亚表现得异常的高调,即便和中国交恶,甚至说与中国断绝关系,莫里森似乎“不以为然”。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5月15日报道,莫里森就“疫情来源问题”再度发表声明。他认为自己将坚持对中国的立场,坚守澳大利亚持有的价值观,(无论什么情况发生),他都不会失去原则,不会做任何妥协。
这是迄今为止,澳方就中澳关系做出的最强硬表态,也是对中方此前对澳大利亚大麦、牛肉等产品展开贸易调查的回应。
这一方面揭示了中澳“脱钩”的大格局,一方面凸显了堪培拉打压北京的强硬立场。那么问题来了,澳方不怕因开罪中国,而失去14亿人的巨大消费市场吗?说出来可能大家都不信,澳方在能源领域确实或多或少有“把控”中国命门的嫌疑。
根据澳官方提供的数据,仅2019年澳方就有1.2亿吨的铁矿石出口,其中的80%流入了中国的市场,直接为澳大利亚赚取了超过500亿美元的顺差。反观中国,由于能源短缺的格局多年未变,其不得不将超过70%的铁矿石份额交给澳方。
这种资源不合理的分配形势,致使中国面对澳大利亚的挑衅,所用经济手段不多,更多的时候只能以政治声讨的方式挽回一些颜面。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个底线,当澳方拿“疫情来源”一再的上纲上线,其无疑触碰到了中国的“逆鳞”。要知道,新冠疫情已然成为了国际性的公共事件,已经改变了当下的国际政治格局。如果中国被栽赃陷害,承担这莫须有的罪名,将成为众矢之的,给自身的地缘政治环境带来严重的后果。而这也是中国不惜冒着“断供”的风险和澳方叫板的根本原因。
对于中国而言,澳方是不可多得的能源供应国,如果长时间的失位,轻则可导致国内的钢材疯涨,重则可能影响当下正在推行的“大基建”项目。面对澳方的多次挑衅,中国一直秉持求同存异,君子和而不同的原则与之周旋。然而,这种大国的宽容姿态,终被宵小之辈无端的利用,澳方在反华的道路上似已经无法回头,大有鱼死网破的架势。
对此中国有必要做好防范,中澳脱钩如果无法避免,铁矿石供应短缺的问题必然会凸显。我们能做的是,一方面加快国内节能减排的力度,减少对澳方能源的依赖程度;一方面加快能源的战略储备,让铁矿石可用的天数大幅延长;一方面绕开澳大利亚,寻找可靠的铁矿石供应商。而要完成上述目标,需要全体中国人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无疑,澳方对华的撕咬,给中国提出了一个历史性难题:如何在保障民生和抵御“外敌”之间取平衡。这不仅仅牵扯到中国的供给侧改造,更关乎到中华民族的未来。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要有更高明的手段,迫使澳方在某些问题上做出让步。
虽然中国已经阶段性的暂停了澳产品输华通道,但也只是给澳方的一个警告而已。为了能打破西方围堵,中国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既然中美、中澳已经无法恢复到之前的合作关系,双方已经很难恢复信任,那么直接的硬碰硬又何妨?
如同莫里森而言,其在疫情问题上坚决不让步,立志成立一个特殊的调查机构,对中国施以黑手。作为回应,我们不仅仅要在经济上反制约澳方,甚至要在政治和军事层面要有相关的准备动作,否则很可能后患无穷。(兵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