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粮食不足,军人吃饭都是问题,这支部队却天天吃牛肉喝可乐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这首诗是伟人为了纪念中国远征军所写的,42年,日本将魔掌深入缅甸,致使我方西南边境受到严重威胁。解放军派出远征军开展激烈战斗,把敌军打得落花流水,远征军由此威名大振。
自从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之后,中国水稻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中国百姓再也不会因为缺粮少米而发愁了。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水稻产量实在太少,根本无法解决百姓的生活需要,饥肠辘辘已经成为了常态。甚至在抗战的时候,粮食也是严重不足,军人的吃饭都成问题。
缺衣少食,饥饿是军人的常态。
当时,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农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着自己的汗水和血水,辛辛苦苦插秧种稻。因为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效率低下,粮食的收成十分有限,即便在激烈的抗战时期,国家仍旧是无法为军人提供充足的粮食。
这些军人都正处在壮年时期,每天要上战场打仗,出生入死,十分辛苦,饭量也很大。可是下了战场,却得不到充足的粮食供应,饿得两眼冒花,浑身乏力。
为了缓解自己的饥饿感,他们去田野里挖野菜,爬到树上剥树皮,甚至把自己唯一的皮带、皮鞋放在锅里煮了吃。
这些稀少的随身物品常年佩戴在身上,经过了多少的汗水雨水浸泡,煮起来的味道究竟如何可想而知了。可是对于这些已经饿到胸膛贴脊背的军人来说,竟是天下少有的珍馐佳肴,他们大口大口地吃,发出吧唧吧唧的吞咽和咀嚼声,露出了一种满足感。
即便军人已经把对食物的要求降到最低,几乎能够入口的都被他们想方设法拿来充饥,也有许多人因此丧命。可是他们仍是无法维持正常的体力消耗,有很多人不是战死,而是活活饿死在战场上。
吃牛肉喝可乐,远征兵的伙食很丰富
可是却有一支部队,他们的伙食供应却很丰盛,天天吃牛肉喝可乐,甚至有军人实在吃腻了大鱼大肉,经常出去找点蔬菜来换换口味。他们就是远征军。当时,野心勃勃的敌军意图征服世界,连英美等大国也完全不放在眼里,频频出兵挑衅。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军之前虽然跟英美的关系并不融洽,但是面对着日本这个嚣张跋扈的敌人,他们难得地紧密团结起来。
许多国际援助的物资都是通过缅甸进入我方的,因此,缅甸这个地理位置对我军来说举足轻重。一旦缅甸被日本攻下,那么对我们的整个抗战都是极为不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帮助缅甸对抗日本已经势在必行。
可是当时,我们国力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缅甸那边也并不富裕,两国的近况都是不容乐观。我军可以组织的起来人数庞大的远征军,可是这么大的部队开过去是需要庞大的物资供应的,要是物资跟不上,军队将会不战自败,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英美就站出来,表示只要我军派出军队,他们愿意承担所有的费用和开支。英美那时候国家已经发展得比较好,物资充足,百姓特别惜命,觉得多花点钱不要紧,保住性命才是至关要紧的。可见,在贫穷面前,最不值钱的是生命。
在英美的援助下,中国远征军果然伙食很好,天天吃牛肉喝可乐,英美还生怕战士们吃腻了这些东西,给他们11种其他轮换的搭配食物,比如隔几天,就搭配巧克力牛奶等,营养丰富。这些军人在国内的时候挖野菜啃树皮,至于肉啊,想都不敢想,一年到头难得吃到过一回。
有些电视剧上放抗战的影视片,说军人在某个战场大获全胜,然后把缴销上来的猪牛羊马杀了,所有的战士个个都吃饱喝足,吃得倍儿香。而真实的情况是哪怕真的有几头猪羊牛马,面对黑压压的成千上万的军人,哪里够分?别说肉了,连一口肉汤都很难沾上边。
因此当时的军人们个个吃得面黄肌瘦,瘦的都快要成为竹子了,比起日本军人的矮小精壮,他们真的是瘦骨嶙峋,十分可怜。
如此一来,英美援助的食物对远征兵来说无疑于天宫上的琼浆玉液,吃得津津有味,吃饱喝足,浑身有力气。有时候,他们也会厌倦了这些大鱼大肉,改成吃点清淡的蔬菜,这样的天差地别,对于国内的军人来说简直是难以想象。
英勇杀敌,代价惨重
由于食物富足,远征兵们作战的时候就更加勇猛了。他们不辱使命,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彰显了军人的军威。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歼灭了4.8万日军,成功收复8.3万平方公里失地。
这个成绩真的是令人骄傲,连英美等国都是刮目相看,他们远远没有想到这支军队竟然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
不过,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远征军们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浩浩荡荡的40万大军,回来的只有20万,相比日本兵的4.8万的损失,我军的20万兵实在令人心酸。也不难想到当时战况的复杂激烈,许多战士们个个都豁出来性命,用自己的血肉跟敌人拼命。
当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英勇的士兵在牺牲后就长眠在缅甸的土地上。而落叶归根几乎是每个中国人的心愿,远征兵的家属们日夜煎熬,思念自己已经牺牲的亲人。
对他们来说,既然人已经没有了,哪怕要回遗骨也是好的。好在,他们的心愿得到了政府的重视,最近几年,在政府的竭尽全力的努力之下,有将近300多名的远征兵遗骸从缅甸运回来中国,终于魂归故里。
幸福的生活来自不易,正是有那些不畏生死的先烈们的付出,我们今天才能拥有一段岁月静好的安稳日子。因此,我们应该牢记牢记那段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缅怀那些在战争中不幸牺牲的烈士,砥砺前行,开创更美好的生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