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三井战斗,老八路围着日军打,一仗抓了28个俘虏兵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自1937年挺进华北战场,到1945年抗战胜利,对日作战一共有8年时间。而在这8年时间中,八路军团级部队的战斗力是有所变化的。
1937年到1938年时,八路军的作战团大多是以老红军为骨干的战斗团,兵员和武器相对精实,单位战斗力是比较强的;1939年到1940年,由于部队扩充很快,战斗骨干也被分散,故而单位战斗力呈下降趋势。
1941年到1943年,敌后抗战处于极度艰难阶段,部队编制普遍缩编,武器弹药也极度不足,虽然战斗规模小,但这个阶段是实打实地把部队战斗力又练了上去;1944年到1945年,八路军再度大规模扩充,作战团的规模得以恢复,单位战斗力再度上升。
八路军120师大青山支队
我们本文所讲的三井战斗的时间是1938年3月,此时八路军主力团的战斗力就相当强。
三井战斗中,八路军投入的是120师359旅的717团和718团一部,日军则是第26师团独立步兵第11联队一部。
这次战斗的背景是这样的:1938年2月,为配合第二战区晋绥军等部反攻太原,120师主力在同蒲路展开破袭战。日军第26师团趁晋西北空虚,窜犯于此,并占领了神池、宁武、五寨等7座县城。
当时晋西北的中国军队除了八路军120师外,还有晋绥军郭宗汾部和骑兵第1军赵承绶部。
晋绥军炮兵
贺龙师长先与郭宗汾商议协同作战,郭答:我这个烂军队,连自己手里的武器也保不住,怎么敢去同日军作战呢!随后贺龙又找骑1军军长赵承绶,赵答应出1个炮兵连带2门山炮协助八路军攻击。
既然晋绥军不大能指得上,那么收复失地的任务只能由紧急回师的120师主力担负了。
120师出兵抗日时全师兵力8000余人,此时已经扩充到了2万余人,以其359旅来说,原只辖一个红六军团改编的717团(718团留陕北),此时则新编了一个718团(即平山团)和新成立了一个719团,三个团加上旅直属队,总兵力超过了1万人。
虽然359旅一个团变成了3个团,但当时八路军的兵员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717团部分指挥员
新兵中一部分其实以前有过服兵役的经历,大多数则是适龄的精壮青年,718团和719团是新团,领导和战斗骨干则是从老部队中抽调的。
而老的717团抽调出部分骨干后,也补充新兵填充编制。
在对日作战时,八路军不会像国军的一些部队,先让新兵上去消耗,而是战斗骨干带队啃硬骨头,而新部队一开始打辅助,逐步提升其战斗力。
因此当时无论是老的717团的新老融合还是718团、719团的新老融合进行得都非常顺利。
当359旅回师晋西北后,则面临攻坚作战的问题。八路军火力远低于日军,强攻肯定是不合算的,于是717团对守岢岚县城的日军采取了断绝水源和围困袭扰的战术,一方面使日军极度疲惫,战斗力下降;另一方面是想迫使其放弃县城,而我则歼敌于运动中。
1938年3月7日到10日,岢岚县城的日军被困了三天后终于弃城逃走,在逃跑过程中该部被消灭一部分,剩下的部队则退缩在了三井镇据守待援。
三井镇是是岢岚北川的第一大镇,镇北面有明朝建的军堡,日军进占后在这里布置炮兵阵地,以机枪封锁村口,骆驼辎重队在东西大街,由于极其疲惫,日军在三井镇的防御并没有特别严密。
正所谓“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八路军在10日晚就追到了三井镇,而且部署立即攻击。
这里的日军还有约800多人,八路军围攻部队则是717团和718团的2营,实力对比也并不占多大优势,但当时717团是老红军团,战斗骨干多,就敢于主动攻击。
其以3营为主攻,2营跟进3营扩大战果,1营为助攻,新成立的718团2营新兵多,就充当预备队。
夜间正是日军最为疲惫的松懈的时候,八路军突击队递进到日军阵地前以手榴弹干掉了日军机枪据点,并炸开了堡墙,突进了镇中。日军慌乱之下,拒守房屋顽抗,我突击队冲至大街上撞见了日军的辎重队,被射倒的骆驼都成了掩体,进行血战,一些迷糊的日军则干脆被抓了俘虏。
2营6连在冲击过程中发现了日军的炮兵阵地,1门山炮正在开火。2排长杨时雨带着战士们将日军的炮兵干掉,将这门山炮成功缴获。
这是120师第一次缴获山炮,后来贺龙称这门炮为“功臣炮”,日本人的大炮反倒成了八路军的“利器”。
不过毕竟三井镇中的日军还不少,718团2营也投入了战斗,因为考虑到新部队中新战士较多,夜间作战容易伤亡过大,因此决定待拂晓时再围歼剩余日军。
结果到拂晓时意外状况出现了,晋绥军来支援的那两门山炮对着三井镇盲射,日军残部则趁机突围,这是比较遗憾的。
实际晋绥军的炮兵倒也未必是故意的,因为其炮兵主力在先前的作战中损失很大,一些新炮手未必能很好操炮,另外就是阎锡山造的炮品控不太好,准头有问题,打出炮弹后反而给了八路军盲射的感觉。
虽然日军残部跑掉了,但717团和718团2营的战果还是不小的,计毙伤日军300余人,缴获了1门山炮,还抓了28个俘虏。
跑掉的那股日军后来进了五寨县城,359旅又尾随而至,实施围点打援,日军骑兵援军被打垮后,五寨日军也跑了。
随后又经过了一系列战斗,七座县城全部被收复,这就是当时著名的120师收复七城之战。
著名电视剧《亮剑》中,晋西北的李云龙打平安县城闹翻了天;而现实历史中,其实全面抗战前期,八路军主力团打县城的情况还是很多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