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人成长---豪仕阅读网

杀人鳄鱼古斯塔夫,10年夺走3百人性命,被机枪扫射毫发无伤

作者 :中华军事 2020-06-10 12:25:34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笔者-小文qB9豪仕阅读网

鳄鱼的形象就和大白鲨一样,都是被人们搬上荧屏,拍摄了大量恐怖电影的生物,但在现实生活中,鲨鱼的罪行确实被人们放大了,全球每年被鲨鱼杀死的人数量不超过两位数。qB9豪仕阅读网

杀人鳄鱼古斯塔夫,10年夺走3百人性命,被机枪扫射毫发无伤qB9豪仕阅读网

而鳄鱼与之相比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因为在非洲就有一种鳄鱼,每年制造的杀人事件至少在200起以上。qB9豪仕阅读网

鳄鱼是现存的最大爬行类动物,它们尖锐的牙齿和血盆大口就给人一种它不好惹的感觉,而非洲的尼罗鳄更是被称作“食人恶魔”,它们会主动袭击靠近河岸洗衣服的人类。qB9豪仕阅读网

杀人鳄鱼古斯塔夫,10年夺走3百人性命,被机枪扫射毫发无伤qB9豪仕阅读网

非洲一条名为古斯塔夫的鳄鱼还成为人口流传的恐怖故事,它在短短十年间就杀死了超过300人,至今仍然逍遥法外。qB9豪仕阅读网

古斯塔夫是一条体重超过700千克,体长至少在5.5米以上的非洲鳄鱼,早在上个世纪90年,古斯塔夫就开始在非洲布隆迪的鲁济济河和坦噶尼喀湖附近活跃了。qB9豪仕阅读网

杀人鳄鱼古斯塔夫,10年夺走3百人性命,被机枪扫射毫发无伤qB9豪仕阅读网

古斯塔夫的名字来源于法国生物学家帕特里斯·费耶,这位生物学家认为,杀人鳄就如同德国制造的超级大炮一样吓人,而这条鳄鱼最大的特征在于它的身上留有一排弹孔,这是当时人们追击古斯塔夫留下的伤痕,但奇怪的是,即使被机枪扫射过,古斯塔夫也没有落下任何致命伤,它的皮肤就如同钢铁一般坚硬。qB9豪仕阅读网

杀人鳄鱼古斯塔夫,10年夺走3百人性命,被机枪扫射毫发无伤qB9豪仕阅读网

从1987年开始,就陆续出现了有关古斯塔夫的目击报道,有人说古斯塔夫是带有主动攻击性的生物,它不仅仅会潜伏在水中袭击靠近河岸的人类和动物,还会主动进入到人类的村落当中,把人类小孩当成食物。qB9豪仕阅读网

杀人鳄鱼古斯塔夫,10年夺走3百人性命,被机枪扫射毫发无伤qB9豪仕阅读网

法国生物学家帕特里斯·费耶在听闻了许多关于古斯塔夫的传闻之后决定亲自捕捉这条杀人鳄鱼,不过他的本意不在于杀死古斯塔夫,而是将其保护起来。qB9豪仕阅读网

帕特里斯设计了一个10m×2m×1.5m铁笼,并用活山羊作为诱饵,前两天人们并没有发现鳄鱼踪影,但到了第三天,笼子里的山羊已经不见了,而且铁笼已经变得破烂不堪。qB9豪仕阅读网

杀人鳄鱼古斯塔夫,10年夺走3百人性命,被机枪扫射毫发无伤qB9豪仕阅读网

直到今天,关于古斯塔夫的传闻仍在流传着,一些人还打算将这条传奇鳄鱼的故事写进剧本中,为下一步恐怖电影做准备。qB9豪仕阅读网

相关文章

  • 常州男子切芒果捅破动脉休克 医生无防护射线下抢救挽性命
    常州男子切芒果捅破动脉休克 医生无防护射线下抢救挽性命

    晚饭后吃个水果,是十分惬意的事情。但对常州的赵先生而言,几天前晚上吃水果的经历,却像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差点让自己送了命。而接下来的经历,让赵先生和赵先生全家既后怕又感动。...

    2020-06-01 23:08:03
  • 一挺机枪单挑美军航母编队:日本小渔船的绝命突击
    一挺机枪单挑美军航母编队:日本小渔船的绝命突击

    1942年4月18日清晨,美军以 大黄蜂 号和 企业 号2艘航母为核心的特混舰队已经悄悄驶抵东京以东约700海里的区域,准备对日本首都及其一些重要城市发动攻击。作为珍珠港被袭后美国所发动的最著名的反击措施,这次被称之为 杜立特空袭 的轰炸行动规模并不大——仅依靠 大黄蜂 号上所搭载的经过减重措施的16架B-25中型轰炸机,这次对日本本土的首次空袭更大程度上具有象征性意义。然而,舰队还没接近到预定 1942年初开始,为防范美军对日本本土的报复性袭击行动,日本加强了对本土以东洋面的监视和巡查力度。当时负责在该...

    2020-05-17 12:26:23
  • 靠火力出名 注重火力的解放军为何没有加特林机枪?有更好替代品
    靠火力出名 注重火力的解放军为何没有加特林机枪?有更好替代品

    【军武次位面】作者:leon作为轻武器中靠火力强度闻名于全世界的重型枪械,加特林机枪在开火时倾泻出的子弹想必在全世界重型枪械中都难觅敌手,事实也确实如此,凭借着多根枪管,类似于加特林这种多管式旋转机枪确实能够达到一种非常恐怖的射击频率,在各类影视剧中,这也是加特林机枪闻名于世界的立身之本。不过,作为一款靠火力出名的重型枪械,按理来说解放军应该非常看重这款机枪才是,毕竟我军的火力不足恐惧症是闻名于 除此之外,虽说在各类影视剧中,各类主人公手持加特林向敌军开火的样子确实非常之帅气,但是,这种情况仅仅只会在影视...

    2020-04-17 20:25:59
  • 中国最快的口罩机堪比德国机枪 一分钟生产一千个
    中国最快的口罩机堪比德国机枪 一分钟生产一千个

    现在全球各个多家都非常需要口罩,据悉中国最快的口罩机堪比德国机枪,那么生产速度快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一分钟可以生产一千多个口罩,简直太厉害了,目前海外疫情严重,只有中国才有口罩出口,所以很多国家都从中国购买口罩。口罩
    从接受多国捐赠,到向他国捐赠医疗物资。短短一个多月,中国口罩“一进一出”,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刷新了医用物资生产新速度。现在很多国家的疫情都比较严重,不过中国的疫情已经控制住,...

    2020-04-08 20:55:36
  • 火力堪比机枪,特殊弹匣让冲锋枪化身轻机枪,为何却没几国装备?
    火力堪比机枪,特殊弹匣让冲锋枪化身轻机枪,为何却没几国装备?

    【军武次位面】:路芷如何提高单兵火力一直都是各国最关心的话题,持续的火力输出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提高单兵的弹药基数和弹匣容量是枪械设计师毕生努力的目标。机枪使用弹链供弹可以大幅提高火力持续性,俄罗斯最近也公布背包式大容量弹箱,不但容量更高,甚至还不需要换弹。美国著名的M249轻机枪可以使用多种规格的弹箱,紧急时刻也能使用M4的30发弹匣,以保证火力的持续性。冲锋枪作为一种军警用高射速武器, 世界上最早的螺旋供弹枪械是美国的卡利科冲锋枪,短弹筒的容量为50发,长弹筒高达100发。卡利科M960A最为著...

    2020-03-31 16:25:17
  • 特朗普心急全美复工 性命和经济发展哪个重要?
    特朗普心急全美复工 性命和经济发展哪个重要?

    美国疫情迅速升级,美国政府已经采取了隔离防疫措施,然而,他在24日接受福克斯电视台专访时表示,想在复活节放开限制,让人们复工。特朗普的说法引起舆论热议,到底是性命重要还是经济发展重要呢?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特朗普
    疫情对美国的影响是巨大的,目前美国已经出现企业裁员和企业倒闭潮了,这不是一个好现象,为了阻止这种情况,必须尽快复工。此外,特朗普还强调,美国每年流感都会有千万人死去,但是也没有隔离防...

    2020-03-26 13:56:53
  • 坦克并列机枪没用?我军曾用它上演真实版“狂怒”
    坦克并列机枪没用?我军曾用它上演真实版“狂怒”

    远看吓死人,近看五对轮——这是当今军迷朋友们对我国59式中型坦克经魔改后巨大变化的一种感慨。在其诞生60多年后的今天,59式的各种改进型依然是我军装甲兵的重要组成力量。作为我国第一代坦克,它曾在打击侵略者,捍卫国家和平的战争岁月里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今天,军武菌就和大家聊聊59式坦克上的“小口径”(相比主炮而言)武器——并列机枪。59式坦克是对前苏联T-54A坦克的仿制,该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中 另一挺为前列机枪(也叫航向机枪),位置在坦克首上装甲板中央,驾驶员的右侧,由驾驶员控制。不过,这挺机枪没有瞄准...

    2020-03-25 19:27:03
  • 英国疫情最新分析:英国政府赌上全国人民性命,吓得王妃携王子退出皇室去私奔
    英国疫情最新分析:英国政府赌上全国人民性命,吓得王妃携王子退出皇室去私奔

    英国政府对付新冠病毒的杀手锏,竟然是让老百姓去感染病毒,从而让绝大多数人都获得免疫,这样就不再怕病毒了……上面这段话,您可能觉得难以置信,甚至会以为英国政府是...

    2020-03-14 08:53:42
  • 一个团装备100挺机枪,抗日战争时,真的有部队能做到吗?
    一个团装备100挺机枪,抗日战争时,真的有部队能做到吗?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武器较差。不光缺乏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甚至连迫击炮都十分短缺,以至于轻重机枪成为了很多部队唯一可以依赖的“重武器”。在不少抗日剧中,有很多机枪集中使用的场景,那么真实历史上一个步兵团能装备100挺机枪吗?抗战时的步兵团,一般是2000人左右,少的有一千多甚至大几百,多的也有超过3000人的。虽然各部队在机枪的装备量上多少不一,但还真有部队可以基本达到100挺的标准。首先是 而且中央军的弹药供应相对充足,机枪不会因为缺乏弹药而沦为摆设。36师在淞沪和南京作战期间,其消耗了轻机枪弹86...

    2020-03-09 18:27:06
  • 性命要旨
    性命要旨

    性命要旨    如果您也觉得《性命要旨》还不错的话请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哦!您还可以复制本书的网址分享给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们与他们一起分享!...

    2020-03-09 03:36:11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