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民众“抵制中国”,小米华为都遭殃!胡锡进:我们早不玩这套
从中印军队在5月份爆发对峙以来,随着印度没有在边境对峙之中占取便宜,印度国内开始出现对于“中国制造”的抵制风波。不单单是小米华为等等品牌,目前印度国内的APP市场之中一款“删除中国应用”的APP也风靡起来,下载量已经达到了百万级别。
印度国内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开始兜售所谓的“印度经济圈”的概念,除了小米华为之外,联想、抖音等等产品全部被印度方面的民族主义势力列为了打击对象。然而,印度国内出现的针对中国制造的抵制浪潮是违背了目前的中印经济发展潮流方向的,正如胡锡进所说的那样,打砸和抵制这一套“中国早就不玩了”。
从宏观上看,中印两国经济的合作规模不大,而且基本上都集中在制造业方面。
对印度而言,来自于中国方面的资金和技术帮助印度方面实现了本地制造业的发展,以代工厂为例的制造业企业进入印度市场之中,使得印度国内的制造业开始向着现代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方向发展,假以时日,印度方面也有可能在高端制造业方面取得一定的的突破。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虽然印度民间方面在短时间出现了大量的不和谐声音和行为,但是中印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不是说抵制就能抵制得了的。
对于印度民众而言,来自于中国方面的资金和技术给他们带来了众多的就业岗位,印度民众在“要面包还是要抵制”上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方向来做出选择,从长期的角度,抵制中国产品给印度民众的收入带来的波动可能会更大。
也正是如此,印度想要实现所谓的“印度经济圈”更是不可能。
对于印度而言“印度经济圈”的打造计划实际上是吸收中国方面发展经验的结果。印度认为,同样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既然能够迅速完成在经贸领域的发展,那么印度也能够以相似的形式实现自己国家产业的发展。
可是,问题在于,如果印度真的想要实现“印度经济圈”那么印度就一定要在产品力上胜过中国制造,然而印度国内的抵制浪潮恰恰冲击了印度自身的制造业,这同提升印度产品制造业的初衷相违背。
从长远的角度看,中印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强化而不是脱钩,对于印度而言,中国可以实现对于印度国内制造业发展的拉动,而对于中国而言,印度未来的市场潜力不容小觑,这个集中了十几亿国民的国家为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印度政府方面目前需要做的,不是推波助澜进一步炒作不利于两国合作的话题,而是积极的利用媒体等等方式进行舆论降温,使得印度国内的民众能够以相对冷静的方式处理此次事件。
对于莫迪所在的人民党而言,现在最大的对手是在野党也是老牌政党的国大党。自中印边境出现对峙以来,国大党就一直在利用媒体煽动印度国内舆论向莫迪施压,使得莫迪政府进退两难。
但是,不论是人民党还是国大党,同中国的合作都同双方的长远利益密切相关,利益上的共同点将是印度国内局势缓和的关键因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