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物理规律全宇宙适用吗?研究者给出答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特别是14世纪开始文艺复兴之后,很多杰出的科学家也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比方说开普勒、牛顿、哥白尼等等。各个学科兴起后,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开始被科学家们思考,比方说,地球上的物理规律到底是不是宇宙通用的?究竟是地球拥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律,还是全宇宙统一?
古希腊提出“地心说”
虽然我们都知道地心说是不正确的,可是这个理论却也是很多哲学家们研究了很久才确立的,而且统治了中西方人们的思想2000多年。直到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才逐渐被取代。当然,取代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包括哥白尼在内,很多人也因此付出了代价。不过,地心说却拉开了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序幕,从地心说的角度出发,人们也第一次意识到了地球上之所有存在万物的根源答案,那就是水。
同时,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开始思考更加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地球上的万物究竟是如何构成的?原子论和四元素说也都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当然,当时的说法与现在我们的认知完全是两码事,而著名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水火土和大气,组成了地球上的万物。
这个时候,亚里士多德最经典的学说之一“以太说”便被提出了。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个信仰完美主义的哲学家,虽然他也想要认同前辈毕达哥拉斯的观点,可在研究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却认为地球和宇宙各存在运行的规律。简单来说,就是宇宙和地球是完全不同的,包括元素在内。
爱因斯坦推翻以太说
在西方,以太说统治了数百年的历史,可以说在西方近代自然的科学发展史中,以太说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而且用以太说的确可以解释地球上很多超自然现象。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这个时期人类的知识还是很匮乏的,所以才会让以太说一次又一次的被“印证”。
直到17世纪,开普勒和哈维等科学家都认为太阳的热力是让地球上拥有万物的媒介。而牛顿和惠更斯等科学家通过研究,也让“光的传导”这个观点被人们所慢慢接受。最终,20世纪初,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横空出世,他用相对论彻底否认了以太说,这个科学家就是爱因斯坦。从相对论出发,人们对地球和宇宙也开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当然,早在爱因斯坦之前,就已经有“神人”将地球和宇宙之间的关系,完美的串联在了一起,他就是牛顿。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让人们意识到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地球是宇宙的一部分,处于宇宙中自然就需要遵守宇宙的规律。而地球上的物理规律,其实放在宇宙中也是同样适用的。更直白一点说,地球和宇宙之间的关系,就是大树和森林的关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