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这位外国人买来乾隆的龙袍,还穿着它,出席一次化妆舞会
在1931年时,一位名叫肖尔的外国人,曾在盛大的化妆舞会上,公然穿着一件清代龙袍,令在场之人无不为之一惊。这件龙袍为何会沦落到外国人的手中?它又是哪位清代帝王的袍服?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19-20世纪前后,印度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少英国军官都被派往印度地区,实行异地集训与统治,其中就包括一名叫约翰·肖尔的中年人。约翰·肖尔,是英国当时军队中著名的文官,早年曾前往印度,并担任东印度公司的重要文书。
在此之后,约翰·肖尔先后担任过波斯文翻译、政治委员、税收监督等职,是一位年轻且干练的军官。在任职印度总督多年,后卸任后回国,受封为田茅特男爵。
不过话说回来,约翰·肖尔的这些资历,并不足以令他被世人皆知,真正令他名字享誉世界的事件,还是他在化妆舞会上的一次“壮举”。1931年时,英国驻印度大使官邸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化妆舞会,当时所参与的人士,都是英国高层贵族宾客,这些人穿着奇装异服来此赴宴,真可谓是千姿百态。不过有趣的是,当约翰·肖尔出现在舞会中时,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开始注视着他。据当时的在场人员称,约翰·肖尔所穿的衣服,是一种“夜、金、银”的衣服,上面还绣有九条张牙舞爪的东方金龙。毫无疑问,约翰·肖尔此次出席舞会的服装,正是一件清代时期皇帝所穿的龙袍。
谈起这件奇怪的龙袍,其实还有一小段有趣的故事。在1912年3月,还是英属印度服役的英国准将肖尔,在北京闲逛的时候,突然被一家店铺的掌柜拉进店中,肖尔定睛一看,发现此人正是经常向自己兜售古董的李掌柜。此时的李掌柜一脸神秘,小心翼翼地从箱子中拿出一件蓝色龙袍,并比划着要卖给肖尔。肖尔平日里有收藏古董的习惯,见此龙袍做工精细且异于其他龙袍,便心生爱慕之情,当即掏出银两将其买下。
据李掌柜称,该龙袍并非凡品,而是乾隆皇帝御用的龙袍,全名为“清乾隆御制蓝绸捻金银绣金龙十二章吉服袍”,龙袍尺寸长144.5厘米,全身呈午夜深蓝色,绣制五爪金龙九条,以及江崖海水图案及十二章纹图案。按照正常情况而言,这件午夜深蓝的龙袍并非是乾隆皇帝上朝所穿,而是他前往天坛祭天时,用于祈谷和祈雨的专用服饰,基本上一年只会穿两次。
肖尔对这件龙袍爱不释手,每到夜里都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发出啧啧赞叹之声,这得益于他对中国文化的痴迷与向往。作为一名外国人,约翰·肖尔身穿乾隆皇帝龙袍出场,并不是刻意要卖弄,反而是因为自己深爱着这件“奇装异服”。在他看来,乾隆皇帝是清王朝最奢侈的帝王,其御用物品都是质量上乘的宝贝,收藏在家中,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独特爱好,而且还能够在价格上具有上升的空间。
肖尔的想法确实靠谱,他的后人正是因为这件龙袍而获利。2018年11月,此时正值伦敦亚洲艺术周,肖尔的后人向拍卖公司寻求帮助,请求帮忙拍卖这件祖传的龙袍。在此后的拍卖会上,拍卖行对这件“清乾隆御制蓝绸捻金银绣金龙十二章吉服袍”进行了拍卖,起价是9万英镑。经过竞拍者的激烈竞争,最终这件龙袍以464750英镑(约合人民币422万元)被拍卖,成为了当时拍卖会上令人瞩目的一件珍品。
肖尔的后人向拍卖会透露,向外界拍卖龙袍是祖先肖尔的遗愿,因为在他看来,这件龙袍为真丝所制,百年之后必然会难以保存,所以必须要将其转让给其他的专业人士收藏,否则便是暴殄天物,白白毁坏了珍品文物。
从专业的文物修复角度而言,历代皇帝的龙袍,属于最难仿制文物系列,即使有人对其仿制成功,也难以达到原来的成色与形制。正是因为如此,龙袍文物也显得十分珍贵,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大力度对其进行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