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本官方曾打算让战舰公然驶入中国领海!
日本共同社21日援引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的说法独家报道称,为防止中国军舰和海警船驶入日本领海,日本政府2016年曾提出一项行动计划,让海上自卫队的舰船驶过南海中国领海海域。
该计划被认为是美国“航行自由”行动的日本版,但由于当时安倍晋三政府担心此举可能导致中日关系极度恶化,因而最终没有实施。
报道称,2016年6月9日,中国海军舰船首次驶入“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赤尾屿东北的毗邻海域。
同月15日,另一艘中国海军舰船驶入鹿儿岛县口永良部岛的日本“领海”。日本政府认为,中方的行动“上升了一级”。
为此,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开始探讨针对中国公务船驶入钓鱼岛等一系列行动的对抗措施。
日本防卫省海上幕僚监部随后制订计划,让海上自卫队舰船驶过中国在南海建造的人工岛周边,特别是中国声索主权的领海海域。
据称,日本当时曾派遣海上自卫队舰船在非洲东部索马里近海打击海盗。基于此,日本政府内部曾探讨,让执行任务的海上自卫队舰船在往返之际驶过中国领海,同时为了避免过度刺激中国,拟不对外发布消息。
日方认为,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非正式地向中国传递日本的态度。但由于日本政府当时正积极推进日中关系改善,所以最终放弃实施该计划。
关于中国海警船巡航钓鱼岛,中国外交部此前已多次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无论日方怎么说、怎么做,都改变不了这一事实。
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中方维护钓鱼岛领土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
作为曾经拥有亚洲最强大海军的日本,因为二战的战败不得不接受,不能拥有海军的命运。然而最近几年,随着美国对日本的管理越来越松,日本那颗不甘寂寞的心,再次跳动起来。除了不断给亚洲其他国家销售先进防御武器外,日本也没有忘了在造舰上下功夫。
据中国国防报报道,北京时间11月19日,日本海上自卫队30FFM型新型导弹护卫舰在玉野造船厂下水。
日本军政要员系数到场,该型号军舰下水仪式非常隆重,这在最近几年的日本,很难见到。
按照日本海上自卫队传统,该型护卫舰应该以二战日本海军护卫舰舰名命名。然而日本方面却一反常态,用“熊野号”给其命名。而熊野号是旧日本海军的一艘重巡洋舰,这种跨级命名,说明日本海上自卫队对该型舰艇的期待,也为了达成两个目的。
第一是预示30FFM型新型导弹护卫舰不简单,二战前期,熊野号巡洋舰一直被认为是轻型巡洋舰,然而二战开始后,它却通过换装203毫米舰炮,摇身一变成为重型巡洋舰。
这招也打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如今日本海自会不会故伎重施?这个值得我们警惕和注意。
第二是对30FFM型新型导弹护卫舰的认可与期待,从外观上看,30FFM型新型导弹护卫舰和中国055型驱逐舰相似度极高,二者都采用隐身设计,拥有很好的隐蔽性。
此外,30FFM型新型导弹护卫舰满载排水量达到5500吨,已经和中国052D型驱逐舰不相上下,单从吨位上看,30FFM型新型导弹护卫舰已经具备和驱逐舰掰腕子的能力。
武器系统方面,30FFM型新型导弹护卫舰装有16联装MK41垂发装置,可配备“先进海麻雀”防空导弹或07式反潜导弹,另外还装备有8枚17式反舰导弹和127毫米舰炮。
此外它还装备有4面有源相控阵雷达,这在护卫舰上并不常见,反倒是驱逐舰会装备这种雷达。而这也成了30FFM型新型导弹护卫舰能对抗驱逐舰的又一力证。
按照日本军方说法,之所以建造30FFM型新型导弹护卫舰,是为了应对周边国家海上力量的不断增强,归根到底,30FFM型新型导弹护卫舰是用来近海防御。总之日本军方核心观点就是,这款导弹护卫舰人畜无害。
然而,通过分析30FFM型新型导弹护卫舰的武器系统、排水量和雷达系统。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款军舰已经具备远洋作战能力。也就是说,30FFM型新型导弹护卫舰是彻头彻尾的攻击武器,而并非日本军方说的防御武器。
事实上,单看武器系统,30FFM型新型导弹护卫舰吊打绝大多数驱逐舰毫无压力。因此有朝一日30FFM型新型导弹护卫舰如果出海作战,它一定是日本舰队的急先锋和核心。
只不过到时候,日本海自大概率会对其做改装,换装更强大武器也说不定。再次上演一出戏,叫做狸猫换太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