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美国为了组建"亚洲版北约"抗华 很可能只是黄粱一梦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25日刊发题为《由美国主导的四方安全对话能成为对抗中国的“亚洲版北约”吗?》的报道,作者系记者蕾切尔·张(音),报道指出,美国想在亚洲建立一种“亚洲版北约”的联盟,但是东南亚国家并不认可。全文摘编如下:
目前,“四方安全对话”仍只有四个成员。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成立了“四方安全对话”,这个非正式联盟最早受到讨论是在十多年前,但在近年来获得了新生。
美国现在不仅正推动建立一个正式联盟,而且寻求扩大该联盟,把该地区更多的国家吸纳进来。该想法被称作一种“亚洲版北约”,它仿照了二战后为对抗苏联集团而出现的跨大西洋联盟。
要使这样的联盟发挥作用,东盟成员国的支持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处于最佳战略地位,可以带来效果。
但观察人士说,东南亚国家对加入这样一个联盟持怀疑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几十年前吸取了冷战的惨痛教训,也是因为这些东盟成员国的未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与中国休戚相关。
东盟1967年诞生于冷战的最严重时期。东盟成员国宣布,它们既不会与世界大国结盟,也不会与它们为敌。
观察人士说,这种情绪今天依然存在,如今的东盟十国担心陷入“亚洲版北约”成立可能带来的超级大国对抗。越南外交学院副院长阮雄山本月早些时候在俄罗斯的一次会议上说,该地区对“亚洲版北约”这个想法不抱多少热情。
阮雄山在莫斯科智库瓦尔代俱乐部的会议上说:“亚洲不以零和眼光看待本地区的安全环境。”
他说:“东盟国家不愿加入任何针对中国或任何第三方的联盟。”他说:“即便美国有(建立“亚洲版北约”)这样的政治意愿,它是否有能力和长期承诺来维持它的政治意愿?”
东盟成员国还有另一项重要担忧。东盟更关注经济合作,既包括东盟内部的合作,也包括与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合作。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肆虐,东盟也在今年上半年超过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一位高级研究员说,美国的亚洲盟友不会与美国联手对抗中国,因为它们不想挑战自己最重要的经济伙伴。
他说:“加入‘四方安全对话’不会给东盟国家带来任何实质性好处。它们为‘四方安全对话’这个松散组织抛弃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毫无意义。”
华盛顿美利坚大学的著名国际关系教授阿米塔夫·阿查里雅也认为,成立“亚洲版北约”并不可行,即便是在“四方安全对话”之内。
他说:“即使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对中国感到担心,它们对建立反华联盟挑衅中国的代价和后果也会作出不同的考量。”
阿查里雅说,印度和日本等一些国家不希望像美国那样挑衅中国。他说:“这些国家可以加强包括演习、训练和武器转让在内的军事合作以及协同外交行动,而不是创建一个亚洲版的北约。”
据路透社11月30日消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当地时间12月1日将发布“北约2030”改革报告。报告称,尽管在未来十年间俄罗斯仍将是北约的主要对手,但该组织也必须更认真地思考如何应对中国及其军事崛起。
路透社报道截图
报道提到,这份名叫“北约2030”的改革报告将于当地时间12月1日发表,内容包含138项建议。
“中国不再是西方所期望的友善贸易伙伴,而是我们这个世纪不断崛起的力量,北约必须适应。”报道称,一位看到报告的北约外交官这样说。
这位外交官还援引该报告内容称,北约的部分应对措施应该是保持其技术优势,保护计算机网络和基础设施。报道提到,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11月30日称,“中国的崛起对我们的安全构成了重要挑战”。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资料图
他宣称,“中国正在大规模投资新武器。从北极到非洲,离我们越来越近。中国和我们的价值观不同......还试图恐吓其他国家”。报道称,他还敦促盟国就这一问题走到一起。
报道还提到,北约外长将在12月1日讨论该报告,然后于明年提交给北约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此前6月,斯托尔滕贝格就在演讲中表示,北约不将中国视为敌人或对手,但不能忽视中国的崛起,中国正在北极、网络空间等领域接近北约。
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对此表示,当今世界,虽然部分地区存在动荡和不稳定,但总体上和平、发展与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直并将继续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人均国防开支远远低于其他大国。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机遇,没有对任何国家、任何人构成威胁。
华春莹说,希望北约继续树立正确的中国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多做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事。中方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同北约加强对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