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20飞越布达拉宫,驾驶舱现神秘第4人,占住C位明显不是机枪手
这两天轰-20随着空军宣传片再一次引发了舆论的关注,其实轰-20再度爆红也体现了全体中国人对解放军“20时代”的期盼,而就在轰-20爆红网络的同时,同为20时代的另一位“前网红”直-20却悄悄干了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近日央视报道称,西藏军区的国产直-20直升机新年伊始举行大规模训练,并且以编队形式飞过著名的拉萨布达拉宫,展示了解放军陆军航空兵精湛的技艺。
(直-20编队飞越布达拉宫)
不过在央视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一个小细节:直-20的驾驶舱里居然挤入了4名飞行员,除了常说的正副驾驶,在两名驾驶员中间靠后的位置还坐了一名飞行员(C位的“老大爷”),另外在直升机左侧窗口还坐了一名似乎是机械师的飞行员。按照公开的报道,直-20是我国全新的10吨级中型通用直升机,具备先进的自动化飞行能力,为什么会出现4名飞行员共同操作一架飞机的情况?这实在有些令人惊讶。
(真正的“老司机”,都是要坐C位的)
其实仔细看央视的报道就会发现:坐在正副驾驶中间的并不是真的“老大爷”,而是一位资深的老飞行员,或者说是一位地道的“老司机”,是直-20的“飞行教员”,换句话说,他就是驾校的教练,正在训练年轻的飞行员驾驶直-20直升机。而在他左侧,坐在窗口的年轻飞行员,是一个以往在我国直升机上没有出现过的新岗位——机枪手。
(舱门机枪)
直升机配专用机枪手,是美军中流行的做法,而在解放军和俄军中比较罕见。这一点大概也跟美军的直升机实战经验多有关。直升机第一次大规模投入作战是在1960年代的越战期间。当时美军使用UH-1通用直升机作为载具,在越南浓密的丛林中来回调兵。但是当时的运输直升机有一个问题就是自身缺乏支援火力,特别是在执行机降任务时,很容易遭到埋伏在树林中的越共武装的轻武器打击。
当时美军的UH-1直升机没有尾舱门,都是用侧开式舱门,侧门打开后士兵只能一个一个的跳出来,这种情况下,只需要一支AK-47持续射击就足以封住UH-1的侧门,并有效杀伤士兵,越共的游击队经常这么干:使用3支AK-47轮流射击,封锁1架UH-1直升机的舱门,直到把所有美军全部消灭。
(舱门机枪五花八门,图为越战时期美军给UH-1安装的M2重机枪)
为了压制越共单兵轻火力对直升机的威胁,美军将UH-1直升机机舱两侧的第一个舷窗拆除,分别在机身左右两侧各安装了一挺M60通用机枪,专门在直升机机降时负担火力压制任务。这一经验后来被美军推广,成为美国直升机部队的标准装备,如今美军的UH-60直升机在出厂时已经不再安装第一块舷窗玻璃,并且在机身上预置专门的机枪座,可以用于加装各种武器,除了M60、M249这类通用机枪外,更有安装六管加特林机枪的火力增强型。
(目前美军通常安装M134系列六管加特林机枪,以增强火力)
其实除了美军外,苏军当年在阿富汗战场上,也经常把米-24武装直升机的第一块玻璃拆除,安装PKM通用机枪等武器,用途和美军一样:在执行机降任务时,用于压制直升机周边携带轻武器的单兵。因为米-24本身就是一种相对奇葩的直升机,它在执行传统的武装直升机对地火力打击的同时,还带有一个可以容纳8名士兵的机舱,在压制住地面火力后,可以直接进行兵员投放。
(航展上的直-20直升机,红圈内是机舱武器接口,黄圈内是短翼安装架,可见中国军工在研制直-20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改装武装版的需求)
在央视的报道中,不难看出,直-20直升机在出厂时就汲取了美苏两军的实战教训,在舷窗下方已经设计了武器座接口,可以安装枪架,并且把舷窗改为推拉活动式,这样可以方便操作武器。换句话说,直-20在制造时已经综合考虑了未来安装机身武器的需要。而且从视频上,直-20不但预留了舷窗武器接口,还专门在直升机侧门前方预留了改装机翼的接口,最近曝光的武装版直-20就在这个部位直接加装了一对短翼,这样最多一次携带16枚AKD-9反坦克导弹,火力和专用武装直升机无异,堪称是“火力不足恐惧症”……晚期,已经基本没救了。
(目前直-20已经大规模服役,为陆军插上一双钢铁的翅膀)
直-20是解放军“20时代”的一位重要成员,由于其10吨左右的最大起飞重量,因此通用性非常好,而且该机使用了新式的国产1600KW涡轴发动机,功率强劲,且冗余较大,能够适应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环境,将来不仅是陆军航空兵的主力运输直升机,还会发展出空中指挥型、战场救护型、特种作战型、舰载反潜型等多种型号,成为一个繁荣的大家族。
(直-20海军版CG图)
新年头一摔!印度米格-21坠毁,去年没“达标”今年会补上吗?
环球网1月6日报道称,印度空军一架米格-21战斗机于1月5日晚在拉贾斯坦邦的苏拉特加尔地区坠毁。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本次坠机事故发生在当地时间晚上8时15分左右,米格-21战斗机升空后遭遇“重大技术故障”而坠毁,不过飞行员成功跳伞逃生,虽然飞机坠毁的具体原因目前还在调查,但是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超期服役是本次米格-21坠毁的最根本原因。
(印度媒体报道的,5日晚上坠毁的米格-21战斗机)
印度空军的规模大概是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但是规模虽大,印度空军的组织作战效率却不怎么样,根据统计,印度空军在40年中,足足摔掉了1000架各型飞机,几乎相当于摔掉一个航空强国的全部家底。以至于网友们都习惯于称印度摔机是有“指标”的,每年摔十几架、平均每月摔一架谓之“达标”等等。但是有一件事情却让人很意外:2020年全年,印度空军只摔了1架飞机,这大概要颠覆我们以往对印度的印象了。
(2000~2020年印度空军坠机数据统计,2020年对于印度空军而言,确实是一个“安全年”;去年坠毁的米格-29K是海军的舰载机,没算在里面)
根据印度空军自己的统计,从2000年到2020年这20年中,印度空军一共有176架飞机坠毁,其中79架米格-21、26架米格-27、16架米格-23、26架“美洲虎”。由此不难看出,印度空军的实际保养飞机的能力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而坠毁的这些飞机绝大部分是早已经超期服役的二代和三代战斗机,真正的米格-29、苏-30MKI和幻影2000这样的四代精锐战斗机坠毁非常少。
(印度最后一批接收的米格-21还是在1980年代,到现在已经快40年了)
在过去,由于印度斯坦航空经手维修过的飞机几乎都坠毁了,所以我们认为印度的飞机维护水平很糟,但是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个问题的核心依然是飞机的实际使用寿命。通过分析印度空军飞机坠毁的消息不难看出,当印度采购的战斗机处于正常的使用寿命期内时,飞机的出勤率和安全性基本都在设计范围之内,但是如果战斗机超期服役,机体寿命已经消耗殆尽,那么就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坠机事故。
由于印度本身其实并不富裕,其庞大的军事力量又主要依靠外购,虽然规模大,但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缓慢,以至于很多武器装备都处于超期服役的状态,因此印度的战斗机频频坠毁,也就见怪不怪了。因为任何武器,特别是战斗机,都是有正常的使用寿命的,一旦超期使用,哪怕保养再好,各种坠机事故也是难以避免的,何况印度本身就不是一个工业国,所以对于飞机这样的精密武器,其维护保养能力只能说一般般。所以在印度就形成了“穷导致武器更新换代慢,所以飞机超期服役,超期服役导致频繁坠机”这样一个怪圈。
(苏-30MKI战斗机都是2000年以后才陆续交付,一直到2019年才全部交付完成)
2020年是20年来,印度边境局势最紧张的一年,这一年中,印度连续挑起中国、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等三个国家和印度的边境纠纷,并且在印巴和尼印两国边境还爆发了武装冲突,以至于形成了网友们所津津乐道的“3D打印”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印度空军的出勤率也远远超过了一般年份,不但包括印军当前主力的苏-30MKI、米格-29和幻影2000H战斗机大举出动,连自产的LCA“光辉”和法国进口的阵风也被部署在边境地区,参与边境对抗和巡逻,但是在如此高强度的实战对抗条件下,印度空军2020年全年仅坠毁1架飞机(不算海军),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大部分的米格-21、米格-23、米格-27等飞机已经相继退役,没有了这些老爷机“拖后腿”,所以印军的坠机数自然就下降了。
(印度米格-27的退役仪式)
由于印度空军超期服役的老式战斗机已经基本被替换,所以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印度空军的坠机数量可能会有大幅度的下降,不过这并不是印度空军自身管理和素质提升的结果,仅仅是因为老飞机已经“摔光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