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

作者 :中华军事 2021-02-11 16:48:18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一栋建筑至少有22个角度可以拍出完全不同的感觉来,其中必然有一个角度可以让它看起来摇摇欲坠y6p曹操读书网

最近,由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纪录片《重返湖北》在中国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y6p曹操读书网

网友质疑BBC纪录片里的武汉郊区,天空总是“雾霾灰”: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而刀哥朋友随手拍的武汉天空是这样的: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BBC在纪录片中使用了各种移花接木、闪转腾挪的拍摄和剪辑手法,比如一段“警方用网蒙头拘捕民众”的画面,实际上剪自去年疫情期间的一次高速反恐演习。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有一些自媒体就此总结了BBC拍摄记录片的手法,比如“阴间滤镜”,故意把明暗对比调的跟“阴间”一样: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或是故意使用不正常的拍摄角度造成“偷拍”效果: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或是有意引导问题和剪辑,当采访素材不满意的时候,就加画外音: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或是故意选取一些场景: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应该说,这些自媒体的视频都拍得不错,也获得了相当数量的关注。y6p曹操读书网

不过,刀哥还想给他们“挑个刺”,他们造成了一个“错误”印象:BBC的纪录片=“阴间滤镜”+“移花接木”,只要会PS,就能拍好BBC纪录片。y6p曹操读书网

1y6p曹操读书网

BBC拍不好纪录片吗?y6p曹操读书网

到明年,BBC就将迎来自己的百岁生日,作为世界上第一家由国家成立的广播机构,第一家电视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闻媒体,除新闻报道外,纪录片也是其王牌产品。y6p曹操读书网

BBC的纪录片题材广泛、制作精良,上至浩瀚宇宙,下至深海地心,很多画面定格后也是非常漂亮的摄影佳作。豆瓣评分排名前15位的纪录片,除了演唱会外,大多数是BBC拍摄的。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那么,BBC纪录片是只能拍动物星球,拍不好人文社会题材吗?y6p曹操读书网

这个答案首先就被我们自己人给否了,有“国内资深纪录片从业者”直言:BBC纪录片通过个体命运描述宏大题材,“国内纪录片是幼儿园级别的”,是国内教育多年灌输“中心思想”的结果,不像国外父母都是睡前给孩子讲故事。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那么实际情况呢?y6p曹操读书网

BBC曾拍摄过一部经典纪录片《英国铁路纪行》系列,由前英国国防大臣迈克尔·波蒂略所主持,坐着各式各样的火车,游览英伦群岛。片中的英格兰城市乡间风景秀丽、生机盎然,一点也不“阴间”。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尽管英国的天气出了名的阴雨绵绵,但BBC里的英国永远是晴天。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即便是这样明显的阴天,画面的对比度也非常高,看起来一点也没有灰蒙蒙的感觉。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资本主义的建筑工地美美的。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社会主义的建筑工地大家自己品。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后来,BBC摄制组还远渡重洋踏上盟友土地拍摄《美国铁路纪行》,同样风景如画,随便截一张图都可以做桌面。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所以,刀哥在此要给BBC“辟谣”“正名”:y6p曹操读书网

BBC纪录片并不是只有“阴间滤镜”+“移花接木”,BBC并不总是歪着脖子斜着眼扛摄像机,并不是拍不了“正常”纪录片,你们不要再“抹黑”它!y6p曹操读书网

2y6p曹操读书网

有网友用一张图说明神奇的BBC“滤镜”是怎么用一个镜头表现五大洲四大洋的: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事实上,通过影像来进行情感操纵,甚至进行意识形态宣传,在影视史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同一个场景,采取不同的角度拍摄,可以获得不同的结果)y6p曹操读书网

一个画面在拍摄时的时间会影响其光照和对比度;使用的镜头焦段会对观众造成不同观察视角的心理暗示;而后期处理可以在色温、色相、饱和度、伽玛曲线等参数上做手脚,使画面展示出不同的风格;甚至可以通过剪辑加入一些无法单独从画面中获取的信息,即蒙太奇欺诈。这些都是影视专业的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基本知识。y6p曹操读书网

举例来说,降低整个画面的色饱和度,然后让亮度映射整体偏向暗部调整,再将白平衡的标准色温设低一点,你可以让任何画面看起来都像是寒冬中遭纳粹围城的斯大林格勒;而压低红蓝色饱和度、将整个画面的亮度提那么一点点,你就能得到一个核战后植物欣欣向荣、动物苟延残喘的末世。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或是故意选取一些场景: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同一部影片里根据不同部分的需要,在焦段、美术配色、饱和度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可以高效精准灌输意识形态。这玩意可比文字效率高多了)y6p曹操读书网

而BBC在冷战时期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使得其制作人员可以在策划阶段,就可以根据每部分素材的情感需要,来挑选拍摄器材和统筹摄制时间。对于想要美化的拍摄对象,自然要运用专业知识来进行调整——如何把画面拍好看,是摄影部门的基本功。y6p曹操读书网

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y6p曹操读书网

(就算时间不够,紧急情况下拍下来的素材,也要在后期加一吨特效,哪怕画面整体出现了偏色和明显的加工痕迹)y6p曹操读书网

而相应的,有多少种办法把一个画面拍好看,就有多少种办法毁掉一个画面。在BBC针对盟友以外的世界拍摄时,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知识的反向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显然,这些用着“繁体英文”的帝国遗老依然觉得,大众应该按照他们给定的视角来认识这个世界。y6p曹操读书网

3y6p曹操读书网

作为公营机构,BBC在全球媒体行业中是非常特殊的存在,它几乎没有商业广告收入,收视费是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依据英国法律,未缴纳收视费却收看电视节目将构成刑事犯罪,违法者将被起诉,须出庭受审,并面临最高1000英镑的罚款。因此,收视费也被称为“BBC税”。y6p曹操读书网

我们可以从其特殊制度当中,窥见老牌英帝国遗存的色彩:富人读《泰晤士报》,穷人读《每日邮报》。中世纪留下的“贵族德性”决定了,一些人与另一些人相比有“特殊天赋”,能够准确地看世界,其他人需要通过他们的眼睛才能清晰地认识世界。y6p曹操读书网

这种精英政治思维,混合“西方中心论”+自由主义,构成了BBC等一些西方媒体特殊的意识形态。当它们自身变成了一个独立的权力来源,并通过操控信息牟取利益,用艺术化手法牟取特权时,它们既是特定集团利益的喉舌,特定意识形态的喉舌,也是西方自由世界的喉舌。y6p曹操读书网

冷战结束后,与其他知名西方媒体一样,BBC也有了神话。这套神话,建立在西方世界曾经客观上表现出的优势,以及凭借优势掌握的传播学标准上。在这种优势的加持下,欧美媒体实践被正当化,变成了规律,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能挑战。y6p曹操读书网

然而我们发现,依靠滤镜赢得冷战的BBC,变得越来越离不开滤镜。中国的天必须是“雾霾灰”,南美的天必须是“沙漠黄”,当现实世界一日千里超出BBC的理解,BBC就要用滤镜把“世界”给调回来,把自己的心理巧饰回来。y6p曹操读书网

所以,刀哥在这里要为BBC“正名”:y6p曹操读书网

它有时是个“骗子”不假,但更多是在自欺欺人,不透过滤镜看到的现实世界,已经没办法为它所接受,它不仅仅停留在诋毁它国,也是在麻醉自己的受众:“你们看,外面的世界还是那个乱糟糟的样”。y6p曹操读书网

所以,BBC的滤镜是一剂“精神鸦片”。y6p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终于,世卫专家组在武汉调查有了结论!下一站该去美国了吧?
    终于,世卫专家组在武汉调查有了结论!下一站该去美国了吧?

    来源微信公众号:补壹刀已获转载授权执笔/刀剑笑 无影刀9日下午5点多,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联合专家组新闻发布会在武汉举行。发布会开了2个多小时,围绕疫情源头很多尖锐和敏感的问题,都在这次发布会上得到了答案或是部分答案。专家组经过在武汉实地调查,发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比如华南海鲜市场可能不是最早发生疫情的地方等。更详尽的报告也会在之后释出。但这些,显然不是西方媒体想听的。那么,专家组还发现了什么?1在这场发布会上,无论是专家组中方成员还是外方成员都说,没有证据显示2019年12月之前病毒就已经在武汉...

    2021-02-10 06:50:07
  • 搞假新闻,BBC是专业户!
    搞假新闻,BBC是专业户!

    来源公众号: 侠客岛微信ID:xiake_island应聘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记者需要哪些技能?最近,有网友给出了一份“满分答卷”:1、有一定话题制造能力,能够遵循“先有结果、后有证据”原则;2、熟悉BBC拍摄技巧,擅长以低机位、抖动营造“偷拍感”;3、熟练掌握各类后期剪辑技术,能利用画外音曲解受访人语意、以暗色滤镜及背景音乐渲染“阴间特效”。民间应聘标准公布后,不少视频博主纷纷上传了自己的BBC式“代表作”。有网友坦言,这些镜头太让BBC上头,是否录取先不说,他们可能会情不自禁直接引用。网友发布应...

    2021-02-09 06:52:34
  • 后沙:BBC:论造谣,我们是专业的!
    后沙:BBC:论造谣,我们是专业的!

    英国最大的新闻机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也就是“久负盛名”的BBC。这段时间以来,对中国的诋毁和抹黑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以假乱真、无中生有……为达政治目的,BBC正在加班加点生产针对中国的谣言。BBC制造的谣言包括:中国疫情、中国香港、中国新疆、中国经济、中国科技、中国政治、中国外交……用“假新闻”已不足形容BBC的丑恶。当然,BBC制造的谣言也不仅仅针对中国,还有俄罗斯等国。我们以前都听过一种说法:在西方作伪证是重罪!言...

    2021-02-07 11:48:09
  • 武汉清白了!世卫专家组详查6天6夜,结果让美国冷汗直流
    武汉清白了!世卫专家组详查6天6夜,结果让美国冷汗直流

    长津湖战役打的有多惨烈?美陆战1师又是如何溃逃的 《亮剑》中楚云飞的358团,要真有5000兵力,该给啥编制? 抗战中如何缴获大炮?精锐突击队夜袭日军,夺得一门75山炮 从《山海情》回想《亮剑》和《团长》,灰头土脸却能火炎焱燚 比原子弹还残忍的“李梅烧烤”,烧死50万日本人,800万人没家回 世界上最短命的航母:二战日本“信浓”号超级航空母舰 走出研究所,专家组的结论,让西方某些人——大失所望。01这是疫情发生后,世卫组织第三次来中国。对新冠溯源,西方不少人真是“热切”,很多国人还不知道世卫要来呢,甜瓜...

    2021-02-07 09:52:03
  • BBC:论造谣,我们是专业的!
    BBC:论造谣,我们是专业的!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英国最大的新闻机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也就是“久负盛名”的BBC。这段时间以来,对中国的诋毁和抹黑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以假乱真、无中生有……为达政治目的,BBC正在加班加点生产针对中国的谣言。BBC制造的谣言包括:中国疫情、中国香港、中国新疆、中国经济、中国科技、中国政治、中国外交……用“假新闻”已不足形容BBC的丑恶。当然,BBC制造的谣言也不仅仅针对中国,还有俄罗斯等国。我...

    2021-02-07 06:50:33
  • 报道涉华疫情假新闻死不认账,BBC的回应让网民骂得五体投地
    报道涉华疫情假新闻死不认账,BBC的回应让网民骂得五体投地

    英国广播公司(BBC)长期自我标榜“报道真实”,然而从去年12月在新疆通过剪辑嫁接刻意歪曲事实、抹黑中国,到近期在涉新冠疫情的新闻视频中“移花接木”,BBC在涉华报道中假新闻频出。对此,中方已多次点名这家英国媒体。2月4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就BBC涉疫情假新闻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对方停止蓄意抹黑中国,然而得到的回复却是该媒体在推特上一纸“死不悔改”的声明。声明中,BBC依旧否认自己制作假新闻的事实 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蔓延一年多,近期,BBC的新闻团队在中国频繁采访,制作涉及疫情的新闻报道。此前,在采访过程...

    2021-02-06 09:53:43
  • 中国中程反导拦截测试,点亮了整个天空!这一武器到底有多重要?
    中国中程反导拦截测试,点亮了整个天空!这一武器到底有多重要?

    据中国国防部4日晚间宣布,4日中国成功进行了又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测试,并实现测试预期目的。这一试射,到底有何重要性呢?据国防部公告称,这一反导测试是防御性的,并不针对任何国家。从战略角度而言,在世界上多个国家获得了核打击之“矛”之后,研制防御核打击的“盾”成为战略价值极高的军事装备科研项目,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先后进行了类似的试射。反导试验之中的这枚导弹,再次在天空中留下了壮观的发光棒槌状云团 抗战中如何缴获大炮?精锐突击队夜袭日军,夺得一门75山炮 从《山海情》回想《亮剑》和《团长》,灰头土脸却能火...

    2021-02-05 10:10:00
  • 世卫专家组:武汉P4实验室设备精良制度严密,没有泄露条件
    世卫专家组:武汉P4实验室设备精良制度严密,没有泄露条件

    2月3日上午,世卫组织专家组走访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其间,专家组参观了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P4实验室)。新冠病毒如今肆虐全球,而一些西方政客宣称病毒是从此实验室泄漏出去的“阴谋论”更是不绝于耳。虽然武汉于2019年12月最先报告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但这并不能说明新冠病毒起源于此。参观后,专家组中的俄籍专家弗拉基米尔·戴德科夫(Vladimir Dedkov)对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 “当然,我们的任务是参观该设施(实验室),与专家组同事互相交流,并了解这里的一切组织方式,这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

    2021-02-05 08:50:35
  • 加拿大居然这么解释“武汉蝙蝠文化衫”,那就是真不要脸了!
    加拿大居然这么解释“武汉蝙蝠文化衫”,那就是真不要脸了!

    近日,一名中国网民爆料说加拿大一名外交官曾找中国的商家订制了一批印有“WuHan”字样和疑为“蝙蝠”图案的文化衫,并怀疑该外交官是不是想要迎合西方国家存在的一个歧视中国人的传言,想将新冠病毒说成是“武汉人吃蝙蝠招来的”。随后,此事不仅在中国网络上引起了强烈争议和不满,中国外交部也向加方提出了抗议,要求彻查此事,给出一个明确交代。然而,加拿大方面于昨日给出的解释不仅颇为怪异,更奇怪的是,多家加拿大 路透社也进一步帮加方辩解说,那个被中国人当成蝙蝠的“W”图案,其实源自美国知名嘻哈乐队“武当帮”(Wu-Tan...

    2021-02-04 11:57:26
  • 加拿大对“武汉蝙蝠文化衫”的辩解 件事就是一派胡言
    加拿大对“武汉蝙蝠文化衫”的辩解 件事就是一派胡言

    在有关新冠病毒的问题上,无论是中方还是国际社会早已明确指出,借此污名化某地某国的做法都是违背公理且不得人心的。然而,近期一名加拿大驻华使馆人员却引发了一场争议。2月1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到,加拿大外交官被举报曾于去年7月“定制带有污名化意味的武汉蝙蝠图案文化衫”。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向加驻华使馆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加方立即彻查此事,给中方一个明确交代。然而,就在一天 加外交人员形迹鬼祟,主观恶意明显事实上,这起外交事件也受到了加拿大国内媒体的关注。加媒《环球邮报》(The G...

    2021-02-04 08:48:51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