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三十年大突围,中国反客为主,这个阳谋戳中美国七寸!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09-26 21:15:56 围观 : 评论

作者:戎评
来源公众号:戎评
已获转载授权

打败西方政治正确最好的办法就是树立更高标准的政治正确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在经历三十年大突围后,做出了一个反客为主的承诺:

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此言一出,举世震惊。即便是成天只会鸡蛋里挑骨头的一众美国媒体,在面对中国树立起如此高标准的态度时,也不得不秉承着“环保即政治正确”的原则,对此番表态做出高度的正面评价

——如果世界上有哪个国家能达成如此宏大的气候变化目标,那只有中国了!



划重点: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所谓碳中和,指的是国家、企业、团体或个人预测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新能源替代等方式,以抵消自身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换言之,中国将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全国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这怎么能不让世人震惊!要知道,我们可是全球工业产值最高和人口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


在华盛顿接连破坏全球环保大局的情况下,处于向现代化全面进军的中国作出CO2零排放的承诺,相当于站在比欧美更高的道德制高点上,对美国环球舆论的主动进攻和未来产业发展计划的狙击!


世界上最狠辣的反击,莫过于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而这一系列反客为主的背后,其实还有关于一场历经三十年的大突围....



全球气候变暖的真假陷阱


CO2O零排放永远少不了一个话题,即全球气候变暖,这也是大国们围绕气候博弈的关键核心。


按照国际惯例先简单介绍下全球变暖的含义:

即在某一段时间内,地球上的大气和海洋因温室效应而造成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由此造成的效应称之为全球变暖或全球气候变暖。


而在学术界,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争执存在着两个派系:一派认为全球气候变暖由近两百年来人类无节制的工业活动造成的,比如使用石油、煤等矿物燃料后排放出大量的CO2;另一派则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地球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并不起到决定性作用。


2007年,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发展委员会)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称:

全球普遍进入工业化100年来,地球平局气温升高0.74℃。全球气温如果升温1℃,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将全部死亡;若上升2℃,格陵兰岛的冰川将彻底融化,海平面升高7米。


基于以上结论,气候变化会议认为:相对于1750年工业化前的水平,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是人类社会可以容忍的极限


对此,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院士丁仲礼毫不客气的指出,这个2℃的结论是价值判断(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而非科学判断。原因很简单,IPCC的报告没有100%的肯定全球气候变暖就是因为人类工业活动产生的,也没有准确的数据支撑是CO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结论



不止是中国科学家,美国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伊瓦·贾埃弗也站在反对立场上拿出相关证据。


还记得我们在诺贝尔奖一文中提到的伪环保总统戈尔吗?


2007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推出了一部关于气候变迁的纪录片,名字叫《难以忽视的真相》。


在该片中,这位开着大排量豪车、住着年耗电量比普通家庭高出15倍别墅的总统先生带着苦口婆心的口吻提到:随着人类对汽车、石油、煤炭的消耗产生的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暖,它将对地球灾难性的结果。


为了使自己的言论更具说服力,戈尔还在记录片中抛出了一条重要曲线:从1860年到2000年的140年间,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8℃


1860年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以电力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人类对石油等矿物燃料的运用上升到全新的高度。从烧制大量煤炭的火力发电站到将铁矿石锻造成钢铁的铸钢厂,产生的CO2是上个时代的数千倍。因而可以确定:人类无节制的工业生产活动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


难以忽视的真相剧照一


答案真的是这样吗?


贾埃弗博士用了三组数据反驳:


第一组,从1860年到2000年,世界人口从15亿增加到70亿,算上如此庞大的增量基数,0.8℃的升温是稳定的。


第二组,戈尔的结论是工业活动产出的CO2导致全球气候升高,但这两者之间似乎没有直接的关系。


据统计,1940年前世界气温是处于上升状态,但二战结束后到1975年,世界气温是下降的。须知,这三十年间人类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集体性工业化建设,包括日本和欧洲的战后重建、中东对石油等矿物燃料的超强度开发,以及中国从落后农业国建成为工业体系齐全的工业大国。


第三组,1998年~2015年,世界经历了大战后第二波集体性工业建设,包括中国和东南亚进入高能耗、大污染的低端制造业。这十七年间,CO2浓度从280%上升到380%,但温度反而下降了0.5℃。也就是说,这时期CO2浓度和气温上升呈反比关系。


关于工业活动、CO2排放、全球气候变暖三者之间的联系究竟如何,作为非科班出身的我也难以给大家做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刻意淡化工业活动与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联系,而增强两者在普通民众心中存在必的价值联系,是西方等后工业化强国遏制新兴国家突围的最强杀手锏

——你不听话,就是与全人类利益作对,是人类社会的叛徒!


看,这是一顶多么杀人诛心的帽子!


难以忽视的真相剧照2


哥本哈根的刀光剑影


2007年,《难以忽视的真相》一经播出,便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那一张张被污染后触目惊心的剧照直击观众灵魂深处,并勾起对时代回忆的共鸣。


不消一个月间,对电影和戈尔的好评,如潮水般从世界各地涌来。


在豆瓣网上,这部纪录片的评分高达8.7——



我还是那句话:生活极尽奢靡的戈尔说环保,就像一群开着大排量豪车的富二代,指责厂房里工人们生产钢铁的行为破坏了环境。


何不食肉糜啊?


这部纪录片的立意本身就含有肮脏的政治利益:《难以忽视的真相》让环保的概念深入全球人民内心,而仅在其播出两年,一场决定各国发展权甚至生存权的会议,在哥本哈根刀光剑影的博弈中拉开帷幕...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该会议的主旨是:在《京都协定书》的基础上,明确各国碳排放权。


彼时,在西方媒体不余遗力以价值判断的宣传下,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越过科学结论,直接与人类工业活动产出的碳排放挂钩。所以,对于非发达国家而言,碳排放额度的多少,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根据IPCC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按升温2℃的阈值算,到2050年大气中CO2的最高峰值必须控制在450PPM以内。换言之,接下来四十年时间全球CO2最大的排放空间只有8000亿吨


对此,IPCC的方案是发达国家分走44%,发展中国家分走56%,如果排放量超出分得的额度,那就需要在国际市场上花钱购买。然而,这看似合理的分配机制存在着两个BUG:


第一、27个发达国家人口只有11亿,而发展中国家人口有55亿,后者的人均排放量只相当于前者的三分之一。


第二、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建设的进程中,其人均碳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的7.54倍。如今他们过上好日子了,却要用碳排放额这张明牌限制发展中国家过上好日子。


这合理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对中国尤其如此。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开始走大规模基建道路,而诸如钢铁、水泥、石油这类基建必不可少的材料,恰好是碳排放量最大的工业产物。在此基础上,按照包括IPCC在内的七个方案,中国的碳排放空间只能支撑10年。到

2020年之后,中国为维持正常的工业运转和人口就业,每年至少要花费1500亿美元到发达国家市场购买碳排放额度


欧美国家什么都不干,就用一张纸就能在束缚中国发展的同时,还能在道德制高点上每年躺赚一万亿人民币,这笔买卖怎么算都划得来。


于是,围绕着8000亿碳排放量这块蛋糕,与会国家分成四大阵营——


首先是强烈支持方案成型欧洲和日本:在8000吨CO2这个逻辑上,工业活动是罪魁祸首,成员国要想减排无非三种方案,一是砍掉部分工业产能,二是在工业活动中使用更先进的环保技术,三是用新能源代替CO2排放量多的化石能源。


砍掉部分工业产能无异于自断一臂,除了那些被白左忽悠到智商不够用的,基本上没有国家愿意这么干。


而在环保技术和新能源方面,当时欧日的成果在全球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比如火力发电厂和铸钢厂在烧制煤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NOx(氧化氮)污染环境,因此需要对煤进行脱硝处理(去除氧化氮的过程)。在这方面,德国ERC公司的烟气脱硝技术非常先进。


其次是美国:戈尔是民主党的代表,而民主党又和跨国金融资本勾连颇深,所以当时美国是比较支持欧洲的,一来可以打压中国,二来可以用碳排放权为筹码,换取更多的利益。


再则是中国:关于环保问题,中国多多少少还是有需求的。毕竟经过几十年粗狂式发展,生态破坏带来的治理压力日渐增加。但由于环保技术的限制,以及工业梯度的原因,无法立即做到,所以中国更倾向于“核协议”方案,等有实力做到了再签。也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反正死不松口。


最后是印度和巴西等次级发展中国家:战后第三次全球产业转移正初现眉目,印度等次级发展中国希望获得更多的排放量,来保证本国以后的工业生产。



按照剧本一贯的套路,本来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阵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但在中途却出现了一个大意外。


这个意外就是美国!


美国虽然在环保技术和新能源领域的成就也很高,但我们知道,立足于美国本土的主要利益集团,仍是像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这种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大亨,而他们的盟友则是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雷神、格鲁门等一众在华盛顿势力滔天的军火商。


毋庸置疑,一旦哥本哈根协议达成,在基于削减谈排放量的原则上,传统化石能源企业必然遭到重创。


更为关键的是,美元霸权的锚定物正好是石油这类化石能源!


所以,在一众本土利益集团的强烈游说和要求下,美国政府竟然破天荒的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向发展中国家靠近。现在看来这样做也没有错,如果当时美国和欧洲一道坑中国,那后来对白宫全球地缘战略至关重要的页岩油革命,很有可能腹死胎中


2009年12月19日,哥本哈根会议的最后一刻,中美印巴南五国达成初步协议。虽然这份协议被联合国所接受,但因反对国家众多,未能形成具备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三十年环保大突围,中国反客为主


时间来到2016年。


这一年10月5日,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喜悦难掩于表的声明中,《巴黎协定》最终迈过生效前所需的全部门槛,于11月4日正式生效。


这无疑是历史性一刻:

——巴黎协定书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协定书》之后,人类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它将引领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相较于哥本哈根协议,巴黎协定不仅具有法律约束力和广泛性,更终结了碳排放零成本的时代。而它的成功,离不开中、美、欧三大顶层力量的强力支持。

时隔六年,为何中国态度会截然相反呢?原因有三点:

第一、2015年前后,中国经济开始工业去产能模式,这与巴黎协定减排CO2的规定符合,既然需求相同,不如送个顺水人情。

第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国策。

第三、当年中国出台制造2025计划,全面向低污染的高端制造业进军。

有鉴于此,中国在接下来五年时间里,尤其是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用尽各种手段高速冲击去碳化发展:

1.植树造林

2016年,三北防护工程在退耕还林的基本国策基础上,强化对水源流域的治理。到2019年时,整个三北防护工程相较于40年前取得了卓越成就:

80%的沙漠扩张得到遏制、30%的沙漠变成绿洲、水土流失减少5000万亩、黄河年入沙量减少4亿吨

纵观整个人类历史,还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像中国这般取得对大自然恶劣气候入侵战的全面胜利。

2019年2月19日,一项逢中必反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发表图文称:过去二十年来,地球表面共新增超过200万平方英里的植被面积,相当于多出一快亚马逊森林,其中三分之一的增长要归功于中印,特别是中国的植树造林工程。


2.特高压输电技术


电力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能源。当前,除欧洲和日本等少数国家核电使用比例大外,世界主流发电模式仍然是以火电为主。而在火力发电的过程中,对煤炭的烧制会产生大量的CO2。


传统输电模式,受困于材料和技术的限制,在传输过程中会损失大量的能耗,这就意味着对煤炭的消耗会大幅增加。


而特高压输电技术,解决了长距离大规模供电的安全性和高能耗问题。


换言之,同样是火力发电站,输送同样的发电量,特高压输电技术对煤炭的消耗远低于传统输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CO2的排放。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中国在减排方面的措施还包括:大量使用风电、广泛、水电非火力发电方式;在民生能源领域,如出行方面,推广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推动制造业迈向更高梯度等等。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可能性是: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我国核聚变技术可能在未来四十年进入商用化!


毕竟中国人口和工业体量摆在那,通过间接手段实现零排放的困难还是不小。


当然了,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猜测!


文章最后,笔者有话说

不论如何,既然中国敢做出这样的承诺,就证明我们手里有足够大的底牌。对美国而言,这绝对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按照章程,正式启动退出程序的时间,是在2020年总统大选后。届时,不论美国是否留在协定内,都会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困境。


不退出,在经济产业计划上将遭到狙击: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美国现在面临两个困境,一是传统化石能源利益集团太强,长期压制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所以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能源消耗还是以化石能源为主。


二是美国正在致力于逆全球化和摧毁现有的全球供应链,这个过程中,美国必须在本土建立起一条足够强大的中低端产业链,否则就可能没有足够的零部件承载工业成品的生产。


在大国竞争的状态中,这个情况所导致的后果,尤为致命。


但问题是,中低端制造业,尤其是在供应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化工业,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美国在该协定中,要么实现不了产业回流计划,要么就会为此付出更高的发展成本(购买碳排放额度)。但不论哪种,都会大幅提高美国对华竞争成本


退出,在国际舆论上将遭遇滑铁卢:保护生态环境,阻止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国际舆论头号政治正确,地位不知道比人权、民主高到哪里去了。


瑞典那个环保少女大家都知道吧?


过去四年,桑伯格扛着环境保护的大旗,游走于各国的议会与殿堂,甚至把马克龙这样的大国总统喷得狗血淋头,底气从何而来?不正是全球气候问题在国际舆论上已成为头号政治正确了吗?


你明知道她在扯淡,但国际舆论就是把她捧得比真正的环保斗士还要高!


格雷塔.桑伯格


美国胆敢全面退出巴黎协定,那面对的国际舆论环境,基本和当年日本退出华盛顿海军条约如出一辙。不用中国做什么,西方那堆奉行全球主义的媒体,绝对把华盛顿那群官僚往死里喷。


现在中国作出2060年前碳中和的承诺,无异于提高美国的梭哈成本,跟不跟吃亏的都是你,反正我是站在技术和道德双层面的制高点上。


什么叫阳谋?这就是阳谋!


从1992年西方利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给后发国家设下工业发展的陷阱开始算起,中国在关于环保的国际博弈上,经历三十年大突围,终是以被动抗争者的身份逆天改命,反客为主。


世界上最狠辣的反击,确实莫过于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你捅我的刀子,原封不动的捅回去!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