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瑞士谈判解读!
来源公众号:言他君
联合公报是这样写的:
(一)美国将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的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
(二)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
中国要采取的措施,和美国差不多。
很多人看到这个,感觉云里雾里。首先,我们要捋一捋懂王上台后,加的关税,一共有五次。
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是2月和3月,各加10%,理由是中国向美国输出芬太尼前体(材料),合计20%;
第三次是4月2日的“对等关税”,加34%,合计54%;
第四次是4月8日,加50%,合计104%;
第五次是4月9日,加21%,合计125%;
不少媒体后来说,还加了一次,达到145%,这个其实是理解错误,145%是算上2018年贸易战的,当时美国对华一通加关税后,平均税率达到19.3%,接近20%。
懂王拿两者相加,才得出145%。
后来,多个美国媒体进行了实测,也显示没有那么多,只是某些商品达到。
作为报复,我们也对美国加了五次关税。瑞士谈判,谈的是后面三次,也就是4月2日开始的部分,前面两次双方互相加的10%,不在谈判范围内。
联合公报(二)所说的,取消4月8日和4月9日加征的商品关税,许多人都能理解,就是美国取消第四次和第五次加的关税,我们这边也取消对应的报复税率。
如此一来,美国对华关税税率,就回到了4月2日的状态,也就是20%+34%。
但(一)的24%,很多人就无法理解了,其实就是34%减去24%,美国对华的“对等关税”,只保留10%,中国也取消对应的报复,只保留10%。
那么,美国对华关税的剩余,就是20%+10%,中国对美剩余关税,也是这个数字。
不少美国媒体说,美国对华关税降低到30%,而中国对美关税降低到10%,所以中国让步了。只能说,咱们就配合一下大统领吧。
毕竟大统领太需要“赢”了,老是戳破,也不礼貌。
当然,这个数字不算很严谨,因为第一次贸易战,美国加的许多关税也没取消,有些商品的税率,比这个大,而有些商品又有豁免(主要是电子产品),比这个小。
碍于篇幅有限,大家知道大概即可,就不展开太多。
总的来说,谈判进展比预期大,大很多。
外界在谈判开始前,就两种观点,大部分人认为,不会有任何进展,理由是懂王不让步;少部分人觉得,进展最多是取消后面两次关税。
“对等关税”部分,懂王还是不会让步。
看来都猜错了,懂王不仅让步了,还很大,充分证明他真的是压力山大,也印证了那个观点,面对懂王极限施压,你必须强硬回击。
当初一些人说,34%的“对等关税”虽然高,但生意还是能做的,不要反击。我们反击后,34%变成了125%,有的领域甚至是145%。
这帮人怨气冲天。
事实证明,反击能让145%,降低到30%,中国制造在许多领域,就是无可替代的。越反击,关税越少,某些国家不敢反击,于是关税维持在24%。
有牌不出,是为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