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又降了!
作者: 子木
来源微信公众号:子木聊房
已获授权转载
很多读者问我,如何看待今天的降息。
其实这是对前段时间,央行降息0.1%的补充,LPR下调10BP,正好也是0.1%。
有人开始计算,每个月房贷能省几百块钱。但我认为根本没啥必要。
因为LPR,大概率会脱钩房贷。
怎么理解呢?
时刻关注的利率的朋友,可能发现,最近一些城市的银行商贷利率又上涨了,涨的还不少,这是因为,银行的净息差处于历史低位,一直在亏钱。
过去银行想着通过降低利率,来促进人们的贷款激情,“薄利多销”,但发现买房热情一直不高,那还不如,提高“单价”,做一单是一单,勉强维持利润。
所以对于银行来说,已经不在乎LPR的调控了,只会根据银行的实际情况,调节利率水平。
当然短期内上涨,只是为了应对风险,长期还是下降的趋势。
因为只有利率不断下降,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才能刺激经济上涨,这是必然路径。
但前提首先要有组织有纪律的把“存款利率”降下来。所以今天比LPR下调更劲爆的消息是:
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最高达25BP。
1年期定存利率降到了可怜的0.95%。

银行真的是一毛钱的利息都不想给了。
但这就是大势所趋,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放水已经开启,适度宽松不是闹着玩的。很多人对此没有概念。稍微讲一下。
货币政策,就是钱的政策,一般分为印钱、降准、降息。
力度一共有4种级别,从紧、适度从紧、稳健、适度宽松。
适度宽松,历史上只在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时,提到过,即使2018年贸易战和大疫三年,只是用的“稳健”。
16年来,从来没有通过这个词,而现在,基本算是历史顶格,这就是力度。接下来,央行会不顾一切实现量化宽松。
先降存款利率,后降贷款利率,两者螺旋环绕,长期下降。所以未来三年存款利率下降到0,也有可能性。
当人们发现把钱存银行,没利息了,钱变毛了,那么就只能拿出来消费,换物资或者买资产,买啥都行,只要花出去,企业才有利润,员工才有收入。
你的消费,就是别人的收入,而别人的消费,就是你的收入。
为什么说房贷要和LPR脱钩呢?
一方面是上文提到的,银行已经不管LPR了,先保证安全。
另一方面是,整体资本成本下降后,银行就会推出“量大管饱“的低息贷款,而且管控力度会非常松。
当这些贷款比房贷便宜很多时,人们自然会用低息贷款置换高息贷款。那么以LPR为主的房贷,也就会慢慢失去效力。
总之,无论存量房贷,还是新增房贷,只会一路下跌,跌到什么程度,主要跟市场有关,也跟经济有关。
当资金成本足够低的时候,“考验”才真正来了,到时候比的就是谁先通胀。
如果国内经济先通胀,资产升值,那么人们就会把低息贷款,充值国内资产,如果国外先通胀,那么人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把钱投资到外面。
比如日本当年,一路降息到负利率,但经济依然没有刺激起来,持续性通缩,于是诞生了一个庞大的投资群体,“渡边太太”,就是家中妻子,从银行借出低利率日元,组团去购买国外资产。
这个行为虽然可以改善日本的国际收支,但会造成大量的资金外流与国内投资不足,以及贫富差距分化。
理论上讲,国内坚决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接下来,会想尽一切办法,将经济从通缩转变为通胀。
而前提就是,中国的消费能刺激起来。这也是今年大小会频繁出台消费政策的原因。
但消费,并不是靠发券和打折就能拉起来的,前提又是改善人们的收入预期,也就是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让人们修正预期。
于是我们又看到了,国家上调赤字率,举债花钱,启动大量的基建项目,同时,最近五部门又联合发声,加大马力推动城市更新,对老旧房子进行改造,钱管够。

2019-2024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惠及了居民4800万户、超过了1.2亿人。2025年,建部将和财政部将再选拔第二批20个城市,对更多住户提供改造。
说白了,接下来对楼市的政策是,一二线将继续通过棚改货币化刺激,而三四线城市以及更低能级的地区,通过大量老旧改造,带动消费。
这是符合逻辑的,因为三四线城市库存一大堆,再启动棚改造新屋,让居民背杠杆不太现实,还不如通过旧改,改善民生,又能刺激经济增量。
至于未来刺激经济通胀后,到底用房地产做蓄水池,还是股市做蓄水池。现在争议比较大,搞股市的说股市好,搞房子的说房子好。
其实我觉得无所谓,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只要有赚钱效应,搞什么都行,消费和经济好起来,最终的归宿,还是会表现在人们对生活的改善层面,而房子是跳不过的资产。
我一直坚持,以经济带动房价,而非用房价拉动经济。经济好起来,房价再高,都是价值,但如果经济比较差,再高的房价也只是价格。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什么都搞不起来……
这是一种比较负面的预期,却是当下很多人都赞同的。
我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心理,每天就盼望着房价下跌,股市下跌,他们根本不知道,当资产起不来的时候,消费就没有人会带动,消费起不来,盼望下跌的这部分人群,日子一定会一天比一天紧张。
因为有资产的人,到时候还可以抵押借低息贷款,做渡边太太,但0资产的人,只能背负经济下行的通缩痛苦,翻身更没有希望。
总之,我的建议是,两边做准备。
按照历史周期来看,国内的房价已经跌到了谷底,一二线的好房子,稀缺资产可以拥有1-2套,这代表着国运走向。
其他的资金,可以买一些“特殊资产”作为对冲,都没问题,至于是什么,接下来我会找时间帮大家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