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当最后期限来临!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07-01 07:20:06 围观 : 评论

作者:印闲生
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

7月9日是美国政府暂停征收所谓“对等关税”90天的截止期限,随着时间临近,囤货效应推升美国与其他地区的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今年上半年贸易逆差或破纪录。

图片
临近截止日期,特朗普显得十分暴躁。他指责加拿大对美国科技公司征税是“公然攻击”,表示将在七天内告知加拿大“与美国开展业务需支付的关税”。

过去一两周时间,美方对于7月9日之后的关税水平频繁发出信号,有些甚至互相矛盾。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称:

“7月9日这个截止日并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这些(谈判的)国家拒绝在最后期限前与我们达成协议,总统将直接向他们提供协议——这意味着设定一个对美国有利的关税税率,或许也可以延长,但这取决于总统。”

财政部长贝森特向众议院筹款委员会表示:

“总统极有可能推迟原定全面实施对等关税的期限。”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称:

“对于正跟美国进行诚信贸易谈判的国家,预计将获得期限延长。在这种情况下,我看不出关税税率有回调的必要。”

不过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的表态仍然强硬:

“总统准备在未来两周内敲定一系列贸易协议,以配合先前设置的最后期限,届时将恢复4月暂停实施的高关税措施。

7月9日那天,各国会被适当归类,我们将优先完成十大贸易协议,其他国家随后跟进。总统也可能延长谈判期限,给予更多时间进行协商。”

卢特尼克没有具体说明“十大贸易协议”涉及哪些国家,但据他的讲法,如果没能及时谈成协议,美国会直接给各国发函,告知美方开出的贸易条件。

6月27日,特朗普似乎响应了卢特尼克的说法,他在白宫告诉记者,可能延长或缩短对等关税的谈判期限,将在未来10天左右通知各国它们的关税税率:

“我要向所有国家发出一封信:恭喜!你们得支付25%的关税。”

图片
特朗普在关税战中的“左膀右臂”,照相时二人身子均微微靠向总统。

事实上,贸易协定通常要数年才能谈成,而非短短数月;之前美国与英国达成的初步协议至今仍有多项未决议题,包括某些特定金属的关税优惠等。

因此坊间普遍猜测,特朗普政府短期内想要的并不是全面性的贸易协定,当务之急只是给选民一个交代。

至于说贝森特和卢特尼克这两位负责谈判的“大将”,一般认为贝森特立场更温和、渐进一些,而卢特尼克风格激进、比较毛躁、让人摸不着头脑。

财长贝森特过去一段时间担任着白宫与金融市场之间的沟通桥梁,接下来预计将持续扮演“白脸”——华尔街对他寄望甚深。

被华尔街骂翻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则扮“黑脸”,用来迎合MAGA支持者们。

图片
英国《金融时报》2024年11月19日的一则报道。卢特尼克和贝森特长期不合,二人在关税谈判中彼此竞争影响力,让日本等国家十分头疼。

当地时间6月23日,美国悄悄出台了一项引起各方高度关注的政策——将白色家电作为“钢铁衍生产品”列入了对钢铁和铝制品征收的加征关税对象。

简单来说,就是对多种钢制家用电器加征关税。

据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发布的通知,此次关税调整将包含冰箱/冰柜、洗衣机、洗碗机、烹饪炉、灶具、烤箱、微波炉、金属架等八大类家用电器及相关产品,统一适用50%的税率,征税金额将根据各类产品中所含钢铁组件的价值进行核算(一台冰箱的钢铝成本约占总成本的20%,具体由美方评估决定)。

受这项政策影响最大的为中国、墨西哥和韩国。

而在这一轮关税生效前,美商务部已经将约300种产品纳入钢铝征税清单,连螺栓、螺母、锅碗瓢盆和易拉罐都不放过。

美方这种无限制扩大解释范围的做法,让试图跟其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十分头疼,因为特朗普政府正不断扩大加征关税的适用对象范围,征税依据变得模糊不清,今后很可能随意增加品类。

图片
美国商务部大楼。经济统计局、国际贸易局、产业安全局、渔业局、气象局、海洋局、专利商标局等都由商务部管辖。

图片
美国财政部大楼,通常认为财政部长的地位高于商务部长。美国的部长为行政等级第一级、常务副部长为第二级,副部长为第三级、助理部长(相当于司局长)为四级。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钢铝关税是怎么来的。

钢铝关税并非“对等关税”,而是基于商务部“232调查”所设定的特殊行业关税——“232调查”负责跟国家安全相关的领域,调查过程相对封闭,总统裁量权大。

截至目前,美商务部已启动至少七个领域的“232调查”,包含已经实施的钢铝、汽车及零部件关税,还有正在进行中的半导体、药品、关键矿产、铜、木材等。

人们不禁要问了,“232调查”是出于保障国家安全目的,钢铝确实跟安全有点关系,可啤酒罐和微波炉与国家安全又有何干呢?也要劳烦扣这么大一顶帽子吗?

以此类推,届时所有的电子类产品都可以纳入“半导体关税”。

用不了几项“232调查”,七成八成的进口产品就能被全覆盖,那大家跟美国谈“对等关税”还有什么意义呢?

日本和欧盟都面临这种情况,越来越多日本与欧盟官员其实已经接受了特朗普10%的对等关税基准税率,他们在意的更多是钢铝关税、汽车关税,以及其他待宣布的特定行业关税。

比如:欧盟对美第一大出口商品为医药制品,占比22.5%,而目前美商务部的药品关税已是箭在弦上。

说来有趣,欧美对美出口前三大件为医药、机械设备和汽车,分别被纳入了美方的医药关税、钢铝关税和汽车关税,堪称“定制化服务”。

图片

简单做几点总结。

1、

以国家为单位加征关税是一种非常欠妥的行为,不仅得罪人,还发挥不了关税的效果,容易造成“洗产地”“换标签”等防不胜防的现实问题。

在对特定国家征收关税的情况下,即使发生产业转移也是到转移至临近低关税国家,而不会回到美国。

因此特朗普团队意识到,与“对等关税”相比,针对特定行业的关税效果更好,目标更精准,能真正起到一些引导“制造业回归”的效果。

而站在中方角度,只要美国对所有国家统一加征关税,对我们的影响就相对可控,反正要贵大家一起贵,中国制造还是有优势。

2、

现阶段特朗普实施对等关税的法律依据在美国国内受到了质疑,如果未来“232调查”成为美方贸易决策的主导工具,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的地位有可能升高。

232是行政权,不走立法程序,卢特尼克直接向总统负责,很符合特朗普快打、快赢、快谈判的思维偏好。

除此之外,美国惯用的“对外惩罚性经济工具”也多由商务部负责,包括实体清单、出口管制、投资审查等等。

如果特朗普强调贸易惩罚和产业重建,那么商务部长在关税战中的地位将变得愈发关键,财政部长则回归对内“经济大总管”的角色。

图片
上海港

3、

前文提到,中美经济互为镜像,两国结构性调整的方向就是“变得更像对方”。

美国人生产太少、消费太多,特朗普希望能重新成为制造强国;中国人辛勤劳作、但消费太少,如今要提振内需,转变成消费大国。

这一过程中,决定双方“去风险博弈”的一个根本因素是速度——中国替代“来自美国的消费损失”更快,还是美国替代“来自中国的生产损失”更快。

简单一点说,是中国扩大内需快,还是美国制造业回归快。

谁能抢先一步实现目标,谁就可以在双边关系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关文章

  • 泰国的危机!
    泰国的危机!

    作者:盛唐如松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掌柜的刀已获转载授权这些天的泰国呈现出一种山雨欲来的政治动向。泰国总理佩通坦的民意支持率仅有9.2%,执政党为泰党的民意支持率也跌到了11.52%、一般情况下,如果民意支持率跌到这个份上,离政府垮台也就不远了。很显然,他信家族推出的佩通坦女士的执政经验上严重不足。又没有得力的助手为她提供辅助。于是在泰国的那些政治军事老油子们面前,她就像一个小鸡雏那样软弱无力,毫无还手之力。佩通坦得以成为泰国首相,并不是因为他信家族的势力卷土重来,而是因为泰国军方政权和世俗政治力量远进党难解...

    2025-07-01 07:20:20
  • 当最后期限来临!
    当最后期限来临!

    作者:印闲生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7月9日是美国政府暂停征收所谓“对等关税”90天的截止期限,随着时间临近,囤货效应推升美国与其他地区的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今年上半年贸易逆差或破纪录。临近截止日期,特朗普显得十分暴躁。他指责加拿大对美国科技公司征税是“公然攻击”,表示将在七天内告知加拿大“与美国开展业务需支付的关税”。过去一两周时间,美方对于7月9日之后的关税水平频繁发出信号,有些甚至互相矛盾。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称:“7月9日这个截止日并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这些(...

    2025-07-01 07:20:06
  • 惨遭迎头暴击,美国人的爸爸快要当不成了!
    惨遭迎头暴击,美国人的爸爸快要当不成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每日怡见已获授权6月27日,针对川普政府试图通过行政令来限制“出生公民权”引发的诉讼。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定:联邦地区法官无权发布全国性禁令来阻止该措施实施,同时下令阻止该政策的下级法院重新考虑命令范围。美最高法院表示,全国性禁令“可能超出了国会赋予联邦地区法院的权力”。一句话总结这条新闻:禁令的禁令被禁令了。听起来有点绕,但是咱们拆解一下,你就明白是啥意思了。第一个禁令:今年1月20日,川普在上任首日就签署了废除“出生公民权”的行政命令。什么叫出生公民权呢?也叫落地公民权。法院来源是美国《...

    2025-06-30 14:08:33
  • 伊以战争最大的警示:未来战场主角变了!
    伊以战争最大的警示:未来战场主角变了!

    作者:肖仲华来源:肖仲华开讲(ID:xiaozhweixin)伊以战争最值得关注的不是谁赢谁输,也不是伊核问题能否解决,而是战场最残酷的真相,以及这些真相揭示的未来战争趋势。随着战后各种数据和事实的不断披露,这场12日战争的真相越来越清晰,几乎所有人的认知都要被颠覆了。真相之一,到底谁的战损更大?越来越多的数据和事实在说明以色列的损失可能远大于伊朗。伊朗损失了几个军事基地和核基地,还损失了一批革命卫队将领和核科学家,这看起来损失的确不小,但是,你知道以色列损失了什么吗?有意思的是,以色列居然在整个战争期间...

    2025-06-30 14:08:32
  • 武契奇面临严峻考验!
    武契奇面临严峻考验!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不得不说,武契奇正面临严峻考验。过去的这个周末,对塞尔维亚来说,是一个很不平静的周末。看媒体报道,6月28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抗议者要求解散议会并提前举行选举,随后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这也是几个月来塞尔维亚规模最大的一次抗议活动,矛头对准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与之前总体和平的集会相比,6月28日的活动显然更暴力。警方使用了胡椒喷雾、警棍和盾牌,抗议者则投掷石块、瓶子和各种物品。在激烈的冲突中,48名警察受伤。塞尔维亚内...

    2025-06-30 14:08:30
  • J20貌似更厉害了!
    J20貌似更厉害了!

    作者:纵横十来源:种花城(ID:hqsycn)这段时间看到一个消息,消息出自《南华早报》,说是中国雷达升级,新版J20的探测距离达到了1000公里。▲中国J20 视频截图如果此消息属实,J20这得多厉害。说2点:1, 系统组网早前,据说中国最新一代雷达使用的是氧化镓材质,探测距离也就三四百公里,美国则使用的是落后氧化镓一代的氮化镓。这次,J20使用的是比氧化镓先进一代的碳化硅,直接将探测距离干到了1000公里。一般预警机的探测距离也就几百公里,800公里左右,1000公里顶天了,J20一架战斗机的探测距离...

    2025-06-30 14:08:28
  • 防空体系被击溃,伊朗果然要买歼10了?
    防空体系被击溃,伊朗果然要买歼10了?

    原创: 徐吉军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微信ID:hantangzhiku在12日战争期间,包括本人在内很多中国网友都对伊朗老破旧的空军表达了强烈质疑,伊朗为何不提升空军实力呢?其实,或许大家冤枉了伊朗,小朗子有苦难言啊。近日,俄罗斯“工商日报”报道称,早在2015年,伊中双方曾接近签约购买多达150架歼10C战机,但因付款方式谈不拢而破局。中国当时不接受以石油或天然气作为支付手段,伊朗则受限于外汇短缺与联合国禁运令,难以成交。2020年武器禁令解除后,谈判一度重启,但最终也因同样原因中断。从这个角度看,美国西...

    2025-06-30 14:08:27
  • 以色列情报系统分析!
    以色列情报系统分析!

    来源: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6月23日,特朗普宣布以伊停火。从以色列突袭德黑兰到伊朗宣布开始重建,以伊战争以美以伊三方“全赢”的方式戛然而止。 短短12天,伊朗核设施被毁,科学家和高官被杀。F35千里奔袭,定点清除,伊朗毫无招架之力。 如果我告诉你,台积电的芯片出货量会直接影响以伊战争,你信么? 如何看待这一场AI和算法的杀戮? 一 德黑兰时间6月15日中午12时左右,以军突然通过X平台、电报(Telegram)波斯语频道及阿拉伯语频道发布针对德黑兰“第三区(District 3)”...

    2025-06-30 14:08:21
  • 扬之:“巨婴”加冕后,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悬了
    扬之:“巨婴”加冕后,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悬了

    特朗普第一任期时,旧大陆的精英们对这位政治“素人”相当不屑:他们认为老特没教养,只认钱,性格怪诞,情绪不稳;同时,他们也坚信,特朗普当选只是一个“黑天鹅”事件,西方这艘大船还会照常畅游四海,满载而归。这种“不屑”表现在他们对特朗普一系列“不规矩”操作(退群国际组织和协议,支持英国脱欧,对梅首相的对欧谈判策略指手画脚等)的抱怨、批评、抵触、甚至还有抵抗。2018年7月,特朗普参加完北约峰会后携夫人 ·泽连斯基周三(6月25日)在斯特拉斯堡与欧洲理事会签署协议,将设立特别法庭追究俄罗斯对乌军事行动的“侵略罪”...

    2025-06-30 09:11:29
  • 胡欣:特朗普军改,玩的什么“高端局”
    胡欣:特朗普军改,玩的什么“高端局”

    特朗普是个大刀阔斧、我行我素的“狠角色”,其第二任期开启以来,把大量精力花在对内精简政府机构、对外打关税战之上。而在军事领域,特朗普也已开始进行打上个人烙印的改革,涉及国防预算、军力结构、军队文化等方面,几乎每一项都是关涉国际竞争和国内党派分歧、社会矛盾的焦点,预示着他在军改上要打硬碰硬的“高端局”。资料图:《纽约时报》 更庞大的国防投入 在特朗普看来,美军虽被认为“装备最先进”“体系最完备”“ 当代军事革命正呈现加速革新与外溢扩散的双重趋势,特朗普的军事指向是带有“里根主义”烙印的“以实力求和平”,一方...

    2025-06-30 09:11:13